百年前聊城人听什么戏?这处戏楼上的“涂鸦”告诉您

来源:聊城晚报

2018-03-06 20:05

发表于山东

在聊城山陕会馆戏楼的墙壁上,留有满满的墨迹,有些已模糊,有些依然清晰。这些墨迹并不是正式的规章、文件,而是艺人当时随手即兴一写,与今天“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几乎无异。但是,戏楼上的“涂鸦”今天已被玻璃封闭保护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上的“涂鸦”,记载了当时在此演出的戏班名称,这些戏班有外地的,也有聊城本地的,如“同治六年五月初六日春台班在此一乐也”“东昌府万庆班在此一乐也,咸丰四年”“咸丰六年正月初一日本城盛凤班在此一乐也”。

戏楼上的“涂鸦”还记载了当时演出的剧目:“光绪十四年六月廿六日茌平县城北冯官万庆班在此一乐也。头天:□□堂记、其(棋)盘会……二天:林(临)童(潼)山、桃花寺……三天:闹坤(昆)阳、黄河阵……”“涂鸦”甚至还有打油诗,流露了对“戏东”“班主”以及时局的不满。

今天,我们跟随这些戏楼上的墨迹回到百年前,一探戏曲在聊城的发展历史。

缘起:山陕梆子来聊城落地生根

自明代以来,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从聊城穿过,古老的东昌大地迎来了崛起的契机。长达400年间,运河之上货船林立,沿岸商贾云集。当时,最活跃的当属山陕商人。

京杭大运河不只带来了经济的繁盛,也促进了聊城文化如戏曲的发展。聊城山陕会馆便是山陕商人为休息娱乐而建的,在这里,他们享受着在异乡难得的乡情,并因思乡而带来了家乡的戏曲——山陕梆子。

可以说,山陕梆子(秦腔)是如今山东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豫剧)等剧种的源头。聊城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韩银亮称,这些梆子声腔均来源于山陕梆子,是戏剧界的共识。

韩银亮说,“秦腔”要流传,需要一些原动力。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通商、征战(移民)、民间习俗活动。因山陕商贾经商,促进了家乡戏曲传播到各地。这是普遍认可的一种重要传播形式。也就是说,商路即戏路。山陕客商怀着对乡音的眷恋,经商所到之处,都带着家乡戏。

山陕梆子传入聊城、菏泽、济宁等运河沿岸城市后,与本土方言和风土民情相适应,与本地原有土腔小戏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山东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山陕梆子经过聊城等地本土人演唱后,往东、往南、往北传播,向南发展是河南梆子即豫剧;往北发展是河北梆子,在临清较为流行的吹腔便是受此影响;在山东本地则发展为山东梆子,唱腔高亢,并发展出不同的流派分支,如莱芜梆子,在鲁西南一带则称为枣梆子。”韩银亮说。

见证:墨迹多处记载聊城本地戏班

山陕梆子传至聊城后的发展情况,在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墙壁上的墨迹中可寻找到相关踪迹。

需要说明的是,清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因为艺人不慎导致舞台失火,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及两侧的钟鼓楼被烧毁。

所幸,清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山陕商人从山西聘来工匠,从陕西运来材料,对戏楼进行了重新修建,并于当年竣工。此后,戏楼虽然进行多次修缮,但内壁一直未缮饰。

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戏楼墙壁上的墨迹,便起自道光二十五年,历咸丰、同治、光绪、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总计百余年。其中,这些墨迹有的已模糊不清,不过,多数依然可辨。

从这些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戏曲尤其是梆子戏在聊城的发展。

“演出结束后,艺人晚上就住在戏台两侧,以及戏台上面的阁楼上。”聊城山陕会馆馆长林虎告诉记者。因此,演出之余,艺人喜欢在戏楼的墙壁即兴写上一笔,或作备忘,或就是单纯的“涂鸦”,与今天“到此一游”几乎无异。

戏楼墙壁上的墨迹中关于聊城本地戏班演出的记载便有不少,如,“东昌府万庆班在此一乐也,咸丰四年”“咸丰六年正月初一日本城盛凤班在此一乐也”。再如,“光绪十四年六月廿六日茌平县城北冯官万庆班在此一乐也。头天:□□堂记、□□店、其(棋)盘会……二天:林(临)童(潼)山、报(抱)凌(灵)牌、桃花寺……三天:闹坤(昆)阳、黄河阵……”

这些墨迹记载了百余年间各地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以及演出的各个传统剧目。戏楼墨迹还写下了艺人对“戏东”“班主”甚至是朝廷和时局的牢骚和不满的打油诗。据了解,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迹中能辨识的戏班名称共29个,各地戏班演出剧目可准确辨认的近150个。这些剧目,对于研究中国戏曲有着重要的价值。

传承:聊城豫剧“二度梅”享誉全国

根据戏楼墨迹记载,聊城本地戏班如咸丰年间的“本城小三班”“本城盛凤班”、光绪年间的“茌平万庆班”都曾在这里演戏。

据老艺人回忆,上世纪三十年代,聊城最著名的戏班是李家班,剧种便是河北梆子。常演的剧目是《辕门斩子》《桑园会》《喜荣归》《牧羊圈》《八蜡庙》《铁公鸡》《三岔口》《长坂坡》等。该戏班的艺人有的也会唱京剧,这在戏楼墨迹中有所体现。

民国初年,聊城京剧十分盛行,连小学生都能唱上几句,有的学校甚至开了京剧课。

另外,清末民初,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省的戏班都曾来聊城山陕会馆演出,其中有些是戏班路过临时安排演出,但多数是山陕商家为满足自己的思乡需求、联络乡情、答谢地方乡绅民众而约请戏班演出。

这样的演出活动,加强了各地区间的戏曲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戏曲文化在聊城的发展。

其间,缘起于山陕梆子的梆子戏,尤其在聊城等地得到了极大发展,其影响覆盖了晋冀鲁豫边区的广大地带。各地梆子戏互相影响,而又各有特点,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齐头并进之势。豫剧(河南梆子)名家马金凤便是山东人。在山东、河南一带,有一句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扒了房子卖了砖,也要听桂花的《桃花庵》。这说的便是豫剧名家张桂花。

聊城市豫剧院党支部书记张玉臣告诉记者,该院的前身便是原寿张县山东梆子剧团,1998年正式改为现在的名称。2012年根据省有关部门要求,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在聊城市豫剧院正式挂牌成立,旨在推动山东梆子这一地方戏曲的发展。

如今,聊城市豫剧院院长章兰是豫剧“二度梅”大奖得主,在全国戏曲界有较高知名度。近年来,该院原创山东梆子大戏《海源阁》《萧城太后》等影响巨大,多次进京演出,登台梅兰芳大剧院,收获业界赞誉。

“山东梆子戏在聊城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张玉臣说,章兰院长的父亲章兆林是山东梆子戏名家,作为花脸演员的他有“黄河两岸第一黑、平原一声雷”的美誉。记者 林志滨



来源:聊城晚报

聊城新闻

阅读量:61.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