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又有新套路?“培训贷”了解一下……

来源:小溪办事

2018-04-13 23:02

发表于山东

每年的五六月,都是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

经过多年的学习,人人都想在毕业之前,签下一份满意的工作,给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让家人父母替自己高兴、骄傲。

可是,往往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有些同学或者因为盲目,或者因为法律知识淡薄,被有些颇有心计的人钻了空子……

(小贾(化名) 烟台南山学院)


小贾(化名) 烟台南山学院:“这就是个骗局,专门骗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

琳琳(化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我觉得就是带有欺骗的性质。”

眼前这几位年轻人大多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自山东省内的不同院校。

为了找工作,几位同学均在一家网站发布了求职信息,又先后收到济南市高新区一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面试邀请,通过面试,他们与该公司签订了入职协议。

职位方向为:新媒体运营,协议显示三个月转正后,薪资能达到五千元左右。

可是实习期还没过,这几位同学就察觉到自己似乎是上当了……

(小鲁(化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小鲁(化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按说三月十五号该发工资的,我倒是发了,但是公司说周转困难,只发了30%,只发了七百块钱,说是剩下的周三发,结果周三也没发。”

小倩(化名) 山东职业学院:“我入职两个月,只给我发了六百块钱。”

因为公司连2000多元的实习工资都无法正常兑现,几位同学便陆续向这家公司提出辞职,可是在办理辞职手续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不仅薪资没有保障,他们身上竟然还背负着一笔庞大的债务!

小贾(化名) 烟台南山学院:“他们说,我们这边有专业的培训课程,转正之前需要岗前培训三个月,但是这个培训是要收费的,需要花一万九千八,我们请专业的培训老师给你们上课。”

这几个学生说,在他们与公司签订入职协议的同时,还被公司要求与一家培训机构签定了一份培训合同。

(签订的培训合同)

实际上这个培训课程的购买,是通过一个叫找我学的app进行的,学生们说他们个人并没有主动注册过这个app,但是通过手机号却可以直接登录,而且还显示他们的个人信息。

(APP上显示的个人信息)

这个app不仅提供课程服务,而且还有贷款功能,在他们的订单里都有一笔贷款需要偿还,从一万九千多到两万多不等。

虽然他们在该学习平台上的贷款利息在不断增加,但是只要还在这家信息科技公司工作,公司还是会定期替他们还款,可是当他们提出离职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小贾(化名) 烟台南山学院:“我们打电话去了解的时候,发现这个贷款在我们个人名下,如果你想要离职,这个贷款就要你自己还,要不你就把之前培训的费用还给公司,这个培训费是按天算的,只要你一天来打卡,就算你来培训了,一天平均下来是220元,但是我们一天的工资才100多,这就等于我给他们发工资。”

小倩(化名) 山东职业学院:“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个人贷款,而且我们并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培训。”

如果现在离职,公司就要求他们支付已经产生的课时费,或者自己承担偿还贷款,可是对于还未毕业、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而且几位同学认为公司不应该利用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更不应该由他们偿还。

对于学生的这些质疑,公司方会如何回应呢?特派员来到这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该公司法人。

(公司法人张总)

张总 公司法人:(是岗前培训是吧?岗前培训的费用为什么要让学生们出呢?)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这个要问马总。(那您找一下马总行吗?)马总在外地开会,我刚才联系他了。”


知识链接

按照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这部分费用应该由用人单位提供,但是可以约定服务期,在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但是从这家信息科技公司和几位同学签订的入职协议来看,并没有约定服务期限。

张总 公司法人:一是咱们都有就业合同,应该还有一个合同,就是约定必须干多少长时间的一个约定。

特派员:你们手里有这份合同吗?

求职学生:我们没有,我们没签过,什么都没给我们看。

特派员:那您能拿出来嘛?

张某 公司法人:我现在拿不出来。

特派员:也是马总在管?

张某 公司法人:对,业务上的都是他管。

面对特派员的提问,企业法人无法回复,随后我们约定在第二天到公司,和负责人事业务的马总直接面谈,那么这次是不是对于这些问题,同学们能够得到明确的解答,他们的问题能够解决呢?

 按照昨天的约定,第二天上午的十点,特派员再次赶到这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此,特派员也专门邀请了齐鲁频道法律服务团徐江涛律师,希望在他的帮助之下,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

张总 公司法人:“昨天我跟马总沟通了,他还在外地,不行就电话沟通。”

这位马总还在外地出差,无法来到公司,特派员只能通过电话和对方进行沟通。

马总 公司人事负责人:(这个培训是岗前培训对吗?)不是的,我们只是和这个(培训)公司是一个合作关系,只是让他们给我们带入职的员工做培训,能够符合我们要求的,我们就会留下。不是必须要经过他们,如果能力达到,我们直接录用。”

马总否认这是一个员工入职后的培训,按他的意思,这个培训和社会上的其他自费培训学习性质一样,只不过是他们公司替自己的实习期员工选择了这家方谷科技,而且还一并选择了在一个能贷款的学习平台上进行购买课程。

可是学生们却不这么认为。

学生:“我们已经在这个公司入职了,签了入职协议了,是他说我们必须需要做一个岗前培训。”

关于这笔培训费用呢?是不是由单位承担呢?马总也做了回答。

马总:“不是我们贷的,是学习平台和金融公司有合作,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学费由学员自己偿还。”

现在这家公司的说法就是:实习员工自愿参加培训,自愿进行贷款。

可是就像学生们说的那样,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公司的要求,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参加这样一个培训,更不会去主动背负贷款的负担。

这种自愿和变相的强制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之所以会去贷款,去培训,愿意来入职,就是因为公司为他们勾画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马总 公司人事负责人:“有些人已经通过我们的考核,已经成为我们的员工,那么这样,整个就是由我们来承担,综合薪资有五千块钱左右。”

那么真的如马总所说,培训完成,符合要求,可以顺利入职,并获得五千元的薪资待遇吗?就在我们和这位马总通话的过程中,有几位仍在公司工作的员工走进了会议室。

公司员工:“我们四个人都已经该转正了,可是就是不给转正。现在没有工作,天天玩。工资也是拖欠,一直在拖欠。”

这几位员工都是已经过了三个月实习期和培训期的员工,但是他们目前的处境和公司的许诺完全不同,迟迟不给转正,更拿不到转正工资。

公司员工:“我们现在怀疑这个公司诈骗,我们拍了照,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用了我们的信息去贷款,我现在就严重怀疑这个公司那我们的信息贷了款自己用,现在根本就是资金都没了,还发不起我们的工资。”

诈骗?为什么这几位员工会有这样的怀疑呢?

在现场,他们向我们提供了一条手机录像。


马总:“一万九千八,首先来说,这一万九千八里面包含着课时费,包括给到你们的薪资也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这是一些同学前期和公司进行交涉的录像,画面中这位就是马总,按照马总的说法,贷款除了交课时费,还拿来给员工发工资,这不等于是员工自己贷款给自己发工资吗?

有些同学便开始怀疑这家公司根本不是为了招聘人才,发展业务,而只是为了使用他们的身份信息,进行贷款。

可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晚了!

因为现在他们身上都有贷款,在职,公司偿还贷款;离职,自己偿还贷款。

他们害怕一旦选择离职,就要自己偿还贷款,所以这些同学就等于是被紧紧套牢了,既不敢走,又无法转正,更加拿不到给有的薪资待遇。

现场,一个刚毕业同学说:上学时候老师说千万别碰校园贷,我听了。可是谁想到躲开了校园贷,却没躲过培训贷。

而没躲过这个所谓培训贷的又何止三个五个,十个八个呢?

在这家信息科技公司的一间培训室里,还有十余位刚毕业,甚至没毕业的学生,也面临着想走但是不敢走的问题。

特派员:你们正常转正是多长时间?

求职学生:三个月。

特派员:有到转正期的吗?

求职学生:有。

特派员:转了吗?

求职学生:没有。

特派员:现在外面这些同学担心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你们都面临着?

求职学生:是的,我们都是一个套路进来的。和我们签约的是这家公司,但是现在我们连自己是哪个公司都不知道。

据同学们所说,实际上,不论你是实习生还是已到转正期的员工,他们在这家公司里,根本没有具体的工作可做。


先是被招聘信息吸引前去面试,接着因为就业承诺而参加培训,最后使用手机软件申请贷款,其实这批大学生所面临的不是岗位能否转正的问题,更不是简单地拖欠薪资的问题,而是一种新型套路,早在其他媒体上被曝光过:


(新闻播出视频)

视频中的大学生同样是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培训,但是最终没有实现就业承诺,却背负上了培训贷款。

根据媒体报道,类似案例近期更是层出不穷,但大学生在就业承诺的吸引下,盲目签署了培训合同,同时又是通过个人信息进行的贷款,所以很难能全身而退。

对于目前这些员工面临的问题,这家公司的马总如此回应:

马总:肯定会秉着合理合规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下周一或者下周二,我们见面把这些事都解释清楚。


徐江涛律师也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解决途径:


有这么几种途径可以去选择。一种协商,因为公司的领导还是愿意协商的。如果协商不了,就去劳动监察大队去反映。再一种,就去通过诉讼和仲裁的方式解决。

(徐江涛律师)

同时我们也将这家公司拖欠工资、没有为员工缴纳保险等问题反反给了济南市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

在劳动监察大队的协调下,这家公司负责人做出承诺:本月十三号(今天)将会发放所欠工资。但是对于学生们所承担的培训贷款问题,他们建议尽快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

但是,节目播出之前,小贾说,公司以暂时资金不足为由,并没有按照约定发放工资,只是给他们打了欠条。

因为求职心切,加上诱人的薪资承诺,很多大学生会被迷糊,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忽略培训贷款的部分。

再次我们也要提醒求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随意签署招聘单位附属的其他合同,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

在双方协商的过程中,我们会持续关注,并且继续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


来源:小溪办事

小溪办事

阅读量:43.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