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第二届生态文明海葬亲人相送 54名逝者入海为安

来源:潍坊晚报

2018-04-18 10:35

发表于山东

4月17日,“情归大海”潍坊市第二届生态文明海葬活动在青岛八大峡海域举行。海浪卷着菊花瓣,54名逝者的骨灰起起伏伏,最终沉入大海。从2017年下半年起,市民政局等部门面向全市居民组织开展海葬服务活动,参加集体海葬活动的基本费用由政府买单。今后,我市会将海葬活动常态化,每年举行一至两次

54名逝者在青岛魂归大海

4月17日天刚蒙蒙亮,参加此次海葬活动的家属已赶到集合地点,分乘三辆大巴赶赴青岛。

上午10时30分,大巴车稳稳地停靠在青岛八大峡码头旁,由潍坊市民政局、潍坊市财政局、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潍坊市灵山仙庄管理处、青岛市殡葬管理所承办的“情归大海”潍坊市第二届生态文明海葬活动在这里举行。54名逝者的骨灰被统一装入可降解的骨灰盒,上边写有逝者的名字,由灵山仙庄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送到了这里。在现场,家属依次领取了亲人的骨灰,每人还领到一条黄丝巾和一束菊花。

“海在魂在,千秋万代……”登船前,举行了一场公祭仪式,主持人深情宣读了海葬祭文,家属们集体行了默哀礼。

简短的公祭仪式结束后,家属们登船。10多分钟后,轮船抵达指定海域,骨灰入海仪式正式开始。家属们深情地抚过骨灰盒,之后用白色绳子系住骨灰盒,伴随着纷纷扬扬的花瓣,慢慢放入大海。在海浪和花瓣簇拥下,骨灰盒在海面漂浮一会儿后缓缓下沉。

花甲夫妇第二次参加海葬

在为已逝亲人送行的队伍中,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去年我市举行的第一次海葬活动中就曾出现她的身影。这位老人姓裴,今年63岁,老伴与她同行。

裴女士说,去年她在这里送走了外公外婆,今年来送父亲母亲。她的外公外婆生前是老师,思想开明,在世时曾提出像周恩来总理一样将骨灰撒入大海,由于当时条件受限,没能完成他们的遗愿。去年,在《潍坊晚报》上看到我市将首次举行海葬的消息后,便报名为外公外婆举行海葬。

当时,裴女士的父母也已去世,她本想带着他们的骨灰一起海葬,由于家人比较忙只得作罢。今年得知我市举行第二届集体海葬,她又一次报了名。在裴女士看来,海葬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受传统观念影响,了解并接受的人并不多,他们积极参与给大家做个榜样。

在为亲人送行的队伍中,奎文区的万女士心情不像其他人一样沉重,她是来给奶奶送行的。万女士说,奶奶已去世10年,在家人的观念里,不愿去世后埋入地下,奶奶的骨灰一直存放在纪念堂里。今年看到我市举行集体海葬的消息后,便报了名。

舍弃土葬

魂归大海更自由

今年36岁的张先生是专门从青州市赶到青岛来参加海葬仪式的,他送走的是自己的母亲。与其他送行的亲属不同,张先生的神情一直很悲痛。去年,他的母亲遭遇车祸去世,他一直没能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如今手捧母亲的骨灰,再次唤起了他心底的伤痛。

之所以选择让母亲魂归大海,张先生对记者说,他母亲年幼时曾经在上海待过几年,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之前他们母子闲聊时,母亲表达过海葬的意愿。母亲去世以后,张先生曾上网查询过关于海葬的消息,查到今年我市将举行集体海葬活动,便提交材料报了名。

张先生表示,如今他在青岛工作,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到海边来看看,就当作母亲还在身边。

市民齐女士的母亲在2017年11月份离世,因间隔时间不长,此次为母亲送行时,她多次偷偷擦拭眼泪。齐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去世以后,家人曾看过多处墓地,最终还是决定将她的骨灰撒入大海。

“即使有墓碑,再过几十年,可能也没有人给她上坟了,而且上坟也没有意义,不如去往海里干净、自由。”齐女士说。记者 周晓晴

来源:潍坊晚报

潍坊新闻

阅读量:36.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