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 | 人工智能讨债,看着“温柔”,但合法吗?

来源:齐鲁网

2018-06-12 13:49

发表于山东

人工智能.jpg

文 | 吴玲

提到代人催债的“职业讨债人”,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形象。“呼死你”软件骚扰债主,一群肌肉男上门围堵进行侮辱和恐吓,送花圈、泼粪等极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使用暴力……不过好消息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职业讨债人有可能会渐渐成为历史。一种新的讨债手段—— 人工智能应运而生。

据报道,在中国,利用智能催收正逐渐取代传统讨债公司,一些P2P借款平台正在试验这种偿还债务的新技术。机器人会在互联网上寻找债务人的联系方式和个人资料,在社交网络上寻找他朋友的资料,并给所有人打电话,发短信。

人工智能利用语义分析和大数据处理方法,绘出债务人的心理肖像,以选择最具说服力的讨债战略,请求亲朋好友对自己熟悉的债务人施加影响。

众所周知,活跃的民间借款尤其是高利贷,成为“讨债”江湖野蛮生长的源泉。职业讨债人通过手机定位、到老家“宣传”、限制人身自由、言语侮辱等“软硬兼施”的手段来逼你还钱实际上这是严重侵犯欠债人的隐私、名誉权和人身自由的违法行为,严重者甚至涉嫌犯罪。

其实早在1993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发布了《关于停止办理公、检、法、司所属的机关申办的“讨债公司”登记注册问题的通知》。

1995年,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发布通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设讨债公司。2000年,两部门再次明令取缔各类追债公司,禁止开办讨债公司。

从职业讨债人到如今的人工智能讨债,表面上“暴力型”正在转化为“温柔型”。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文本,找到最合适的语气与债主对话;它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到债主的地理位置,或者联系债主的亲朋好友,让好面子的债主自知理亏。

和传统的职业讨债人相比,智能讨债似乎在从“黑道”转为“白道”,欠债人少了被威逼恫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

那这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讨债就具有“合法性”呢?鉴于其与传统讨债公司业务的重合,其合法性恐怕依旧存疑。界限在于,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响到其他与债务无关的人。

对于网贷平台来说,通过打电话和发邮件等方式提醒债务人还款,本是业务的一部分,无可厚非。但人工智能催收不能限制或影响到其他与债务无关的人。倘若利用非正当手段采集数据为债务人画像、通过通讯录向债务人亲友进行电话轰炸或者发骚扰短信,这类智能讨债同样涉嫌违法。

债务人最基本的隐私权、名誉、人身自由等,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鉴于此,人工智能讨债显然也不能超越法律边界,而当务之急要查处一批涉嫌违法的人工智能讨债案例,不可容其“信马由缰”。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来源:齐鲁网

地评线

作者:吴玲

阅读量:75.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