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言拉理】全面把握美好生活的基本特征

来源:宣讲时间

2018-06-26 06:42

发表于山东

  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是我们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紧紧抓住制约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极大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深刻分析社会矛盾的演化规律,准确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推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

  美好生活是民生发展的新要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是广大人民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3600多亿元人民币,农村贫困人口占比达到97.5%。不能有效解决温饱问题,也就谈不上追求美好生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物质丰裕基础上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2017年我国GDP总量已达82.7万亿元,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需要的新变化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不仅体现为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体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单纯的物质满足已经不能带来人民幸福感的提升。

  美好生活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人本性与人民性。一方面,美好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突出强调的是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美好生活。二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美好生活既体现为客观的生活条件,比如收入、教育、健康、环境质量等,又体现为个人或群体对于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和建构。三是一致性与多样性。基本的物质保障是美好生活的共同基础,每个发展阶段也都有某种美好生活的标准,这反映了美好生活的一致性内涵。但是,由于个人和群体社会身份地位、需求满足层次与文化价值观等的多样性,美好生活的实践形态是丰富多彩的。四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美好生活直接表现为个人的生活建构与实践,但是这种建构与实践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每个人的发展总是以他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条件。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6月25日文章《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和实现之道》,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宣讲时间

宣讲时间

阅读量:43.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