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和忠实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8-07-19 16:08

发表于山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理想信念标识着政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没有远大理想的激励和引领,再崇高的事业也可能会失去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党员干部要认识清楚共产主义这个我们党始终不忘的“初心”、永远奋斗的“纲领”和坚定不移的“远大理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衡量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标志

谈及共产主义,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共产国际、国际歌、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觉悟、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式的共产主义战士等,这是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朴素认知。也有人在谈及这些话语时,不是从心底里去理解这一共产主义话语体系,不是用心体悟共产党人那些感人肺腑的事迹,而是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不能做到在思想上信仰共产主义这一初心,在行动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将共产主义“庸俗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共产主义内涵的理解过于肤浅,存在片面化;另一方面,共产主义本身也在承受着自由主义、“普世”主义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这些“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对待科学理论必须有科学态度,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是要科学认识共产主义。形成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我们在宣传和教育上下功夫,通过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共产主义话语权建设,对共产主义的本义加以普及宣传教育,增强共产主义话语阐释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既通俗易懂,又真经正道,真正让人们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共产主义,严肃认真地对待共产主义的优秀传统和先进人物,将学术性和生活性有机统一起来,不上纲上线,不回避问题,用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事实来说话。共产党人要坚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要保持理想追求的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共产党人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矢志不移实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二、共产主义的理念是在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从历史上看,共产主义实践模式遭遇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低潮。特别是20世纪末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及20世纪中叶我国所犯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超越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错误,都对共产主义造成了很大损害,为诋毁共产主义提供了土壤。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认为,社会主义的兴起只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现象,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过是来去匆匆的历史过客;宣称资本主义将在20世纪末对社会主义不战而胜,21世纪将是以美国为主宰、资本主义制度重新一统天下的“美国世纪”。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在《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中断言,共产主义到下世纪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将不再与人类状况有什么关系,它将作为20世纪最反常的政治与理性畸形物载入史册。美国政治学者福山提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如此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误读乃至偏见。

共产主义的理念是在科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存在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对抗性矛盾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一种不断地制造着对抗、危机、冲突甚至战乱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一种以攫取财富为唯一目的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一种把少数人和少数国家的富裕建立在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国家的贫困之上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一种在生产着财富的同时也生产着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是注定没有前途的。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兴旺发达,不过是在为它被新事物取代铺平道路,而这个新事物必然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化、劳动异化、人的奴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共产主义如今在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或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潮”现象。德国、匈牙利、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也日益掀起一股“怀念东欧”的热潮,很多西方人士在“金融风暴”过后愈加怀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在全球政治、网络政治、生态政治下,共产主义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上,无论是理念还是实践上都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活力,那些诋毁共产主义的论调已逐渐失去生存的空间。

《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已经170年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体上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共产主义处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信念和实践之间,既是主观认知,又是客观必然。在理解共产主义这一话语上,既不能离开欧洲背景、俄国背景,更不能离开中国实践;既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深入阐释,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切实走出对共产主义的认识误区,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始终牢记共产主义这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远大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和推动人类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三、共产主义是客观的历史运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当前,有的人质疑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虚无缥缈,认为共产主义是无法到达的“彼岸”。这种共产主义的“虚无化”论调大体上有三重思维逻辑:其一,共产主义是遥远未来的事,与自己无关,我如何相信它?其二,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按需分配”,要什么有什么,你相信吗?其三,理想很美好,然而现实不会迁就理想。今天的现实是,社会主义阵营早已瓦解,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还有不小差距,共产主义的实现还很遥远,叫人们如何相信?从本质上看,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因为没有看清共产主义的现实性、超越性和过程性的辩证统一。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简单地要保障人的衣食住行,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对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来说,仅仅是低层次的阶段,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早就指出了共产主义是客观的历史运动,是历史的必然,它是要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共产党宣言》明确向世人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之所以值得信仰,是因为这一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其现实性和超越性是统一的,既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认为共产主义“虚无化”是不自信和不自强的表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历史也警示我们,共产党人如果共产主义这一精神信仰垮了,就会导致红旗变色、亡党亡国。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自身信仰的坍塌。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共产主义作出时代化的诠释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与时俱进,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直不忘共产主义的初心,继续使共产主义的信念、制度和实践更加定型、更加成熟。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7期)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新时代

阅读量:31.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