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是否要给老师送礼?老师:更看重家长的信任

来源:沂蒙晚报

2018-09-10 06:47

发表于山东

话题缘起

 曲女士的纠结:要不要给老师送礼

在单位里从不会讨好领导的曲女士,最近几天一直在绞尽脑汁地琢磨一件事——是否给儿子的老师送礼。

7岁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前几天,曲女士送孩子入学的时候,发现孩子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排,而且是单独一个人坐。瘦瘦的儿子孤零零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场景时刻在她脑中浮现。“儿子本来就内向,眼睛又有些散光,自己一个人坐最后一排一定害怕得不行!”她鼓起勇气请老师给孩子换个靠前的位子,可老师指着全班学生排成的队伍说,“你看,这孩子确实个子最高啊,而且我们现在是临时座次,过两天还需要调整。”

洁净的校园,神圣的课堂,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合力呵护。(资料图片)

老师说的在理,曲女士无话可说。办公室里一些“过来人”纷纷为她支招:给老师表示表示。可曲女士有些犹豫,送礼这件事,真的好吗?

晚上回到家,曲女士和爱人一合计,爱人觉得这礼必须得送,“别让老师觉得咱不懂事!”可“送什么、怎么送”成了摆在夫妻二人面前的难题。她申请加入了几个小学生家长微信群,隐藏了实名后提问:“给小学老师送礼,该送什么好?”

没多久,这个话题引起了群里的热烈讨论,一位昵称“竹林风”的网友给出了一个这样的答案:“500元起步,1000元行价,2000元就比较厚实了,而且要送的话,一年至少两次。”而且,很快就有家长附和,“这个价不算高,要送就要一步到位,少了还不如不送。”

另外,还有网友好心提醒曲女士,也可以留心观察老师平日里背的包、用的化妆品等,从细节判断老师的品牌喜好和消费水平,送等价礼物也可以。

采访中,曲女士坦言自己并不想送礼,可确实有所顾虑,“只要开上了头,就得年年送,再说了,现在还不清楚孩子老师的脾性,万一人家不吃这一套,反倒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再连累到孩子就得不偿失了。”

行业规矩

 教师职业自有规范,家长何必自寻烦恼?

心意送与不送究竟有没有差别?一位家长坦言,孩子上一年级时,为了让老师多照顾,她的确想方设法给班主任语文老师送了礼物,“送购物卡被退了回来,送了小首饰人家也没收,最后我打听到她刚刚要了二宝,就给办了张婴儿洗浴卡直接快递到了她办公室。”

一段时间后,这位家长有意无意地问孩子,“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哪个对你更好一些?”可孩子却说,“都挺好的,没觉得有什么差别。”再后来,孩子还因为数学成绩优秀当上了班里的数学课代表,这位家长就更无语了,“我可从来没给数学老师表示过。”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讨好老师的歪风必须坚决抵制,“送礼的钱,还不如多给孩子报几个辅导班呢,不需要求人,成绩也不会差。”

事实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早已是被列入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文件中严令禁止的内容。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送礼也被明文禁止。比如“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或是参加由学生或家长付费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一道道紧箍,已经为各种违规行为划出红线。市教育局几乎每年都会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点下发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持续净化节日风气,杜绝“节日腐败”,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大力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自觉抵制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的不正之风。

老师有话说

 更在意学生的进步,更看重家长的信任

“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我能理解,但真的不愿意收礼。”采访中,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表面上似乎家长主动示好与老师更亲近,而实际上却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微妙,甚至更加紧张,“如果老师收了礼物,影响的是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师道尊严,彼此之间从此失去了信任”。

确实有一些家长,一方面呼吁给所有孩子公平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又期待通过金钱或人情交易对自己的孩子有所“偏爱”。而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并不会因为家长送不送礼,就格外优待某个学生。而个别家长费时费心又费钱给老师送了礼,最后却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可能会心有怨气,让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反而导致负面效果。

而实际上,即使有个别老师想因此对某个学生格外“偏袒”,也并非易事。采访中一些校长也表示,为了杜绝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如今各个学校无论从选拔班干部,还是评选三好生,都需要将学生的综合情况全部公示并接受家长监督,“要想光靠送礼获得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们建议家长和老师都能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高效沟通,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让校园回归一片净土。比起送礼,老师期待的是孩子的进步和来自家长的一份信任。

 ◎记者手记

 送礼,送不出孩子的前途

家长给教师送礼,无非是希望老师给予孩子差异性、优先性地“重点关注”和“特殊关怀”,担心不给老师送礼会给孩子带来不公平待遇和不利影响。家长送礼为难,不少老师要不要收礼也左右为难,不收吧,觉得伤了家长的“脸面”,让人觉得“不近人情”;收了吧,又觉得“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客观中立。其实这些都缘于某些如今重物质激励,轻权益保护,少人文关怀的社会风气。

低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何让他们成为一幅美好的画卷,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师节送礼的问题上,说到底是家长焦虑情绪的投射。

实际上,那些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也并非父母送礼送出来的。每一个都是家长、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实际上,学习能力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学习需要内生动力,通过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形成开阔的眼界和探索的兴趣,最终让自己变得更为优秀。绝对不可能因为家长给老师送礼了,孩子就会学习得更好。

给老师送礼,送不出孩子的前途。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别盲目跟风,把握住立场。学校的事,应该尽量相信老师。家长更应该把精力用在家庭教育上,发挥示范作用。让孩子看到父母身上的正能量和闪光点,如此才能激发孩子不断正向成长。

记者 衣方杰

来源:沂蒙晚报

临沂新闻

阅读量:72.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