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李敏善: “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我一辈子”

来源:聊城晚报

2018-09-10 12:43

发表于山东

李敏善忆恩师 记者 张目伦

记者 张目伦 通讯员 谭宪华

冠县武训希望小学,坐落在“中国名镇”柳林。她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前身,是千古奇丐清末平民教育家武训于1888年创办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

今年,冠县武训希望小学成立130周年。今年73岁、老家是东昌府区斗虎屯镇薛李张村的李敏善曾在这所学校上过小学。这位国务院国资委退休的老党员,还是一位书法家,教师节前夕,他为母校准备了一份礼物,并回忆了自己6年的小学生活。

当年学校里的老师多是支教者

柳林镇位于冠县县城东北部,武训希望小学就坐落在这里。

李敏善10岁时曾在冠县师范附小求学,该校曾名为柳林完小、堂邑师范附小,也就是现在的武训希望小学,从1955年到1961年,时间长达6年。

他告诉记者,当年的小学主要课程是语文和算术,有两个班,一个是经学班,另一个是国学班,共20多个学生,都是当地的穷孩子。

这是清末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的故乡。武训精神影响了很多人,也让柳林名声大振。柳林历史悠久,还发生过许多革命故事,都给李敏善留下深刻印象。他说,特别是尊师重教的风气,当年老师们一心扑在教育上,毫无功利性的情怀,让人至今难忘。

李敏善回忆说,当年,学校里的老师有十七八位,有河北人,有北京人,有天津人,还有老师来自济南和南方一些城市。其中有4位支教老师令人敬佩,分别是郭连奎、张建华、刘福山和关兆伦,他们都是优秀共产党员,对学生非常负责,很多河南、河北的孩子都来此求学。

当年,聊城人耳熟能详的老革命家徐运北也曾在该校当语文老师,同时发展党员。

李敏善告诉记者,当时教师资源比较缺乏,学校只有一名专职音乐老师,名叫王英贵。可是,学生的课外生活很丰富,各种游戏都是“自创”的,且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一辈子

这些老师当中,给李敏善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班主任周宝英。李敏善回忆称,周老师一头长卷发,衣服陈旧但很整洁。这是一位来自天津的女老师,随丈夫王英贵来到柳林,教语文,口才好,学生都爱听她的课。

李敏善还记得,周老师讲《保卫延安》这篇课文时绘声绘色,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他说,周老师是大家闺秀,来自大城市。他们下乡、支边,就是为了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发展当地的教育,由此可见,当时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是很大的。

1957年至1959年,李敏善担任学校少年队大队长,大队辅导员汤洪祯告诉大家,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要好好学习它的意义,绝不能给它抹黑。

李敏善的大哥李义善也曾在此教书,每月只有19元的工资,但他仍经常拿出钱来让李敏善去买书。即使是2分钱的小人书,也给了李敏善丰富的文化滋养。

李敏善回忆说,他在任中纪委三室一处处长时,有一年冬天,他和同事去甘肃省古浪县一所学校对教育专用资金进行监察,发现校长挪用公款10万元。对方以多种方式讨好他,希望能网开一面,但他坚持严肃处理,初衷就是要为当地的教育做点实事。他认为,假如当时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伤害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孩子们。

李敏善表示,好的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支柱,中国强起来、人民富起来之后,如何培养人才更是一项根本性工作。这份纯净的事业,要依靠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发展得更好。

来源:聊城晚报

聊城新闻

阅读量:56.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