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 宁夏百姓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宁夏日报

2018-09-16 07:51

发表于山东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消除绝对贫困,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历史书卷上的这一页让人铭记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当代共产党人对历史、对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

时光流转,这一幕对所有宁夏人来说宛若发生在昨天:2016年7月20日,宁夏银川,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向决战贫困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

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战略部署,把“精准脱贫”确定为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之一,强调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牢记总书记对宁夏的嘱托,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全区百姓作出庄严承诺: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小康路上,宁夏百姓一个都不能少!

用前赴后继的豪情,冲出贫困的阴霾

宁南山区,千沟万壑;中部干旱带,旱渴荒凉。

千百年来,宁夏人民始终在与贫困抗争、与命运搏斗。但真正的起点,却是1983年。

那一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宁夏吹响了扶贫开发的号角。

“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千村扶贫、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个节点接着一个节点、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宁夏历届党委、政府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竭尽全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目标、责任、政策、投入、监督、考核体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脱贫富民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对脱贫攻坚进行全面部署,先后制定了《推进脱贫富民战略的实施意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用35年的时间,宁夏实现了从输血式、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开发式扶贫转变,从分散帮扶、普惠扶持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变,也见证了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

35年来,我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30万人。到2017年底,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23.8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5%下降到6%,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193元增长到8347元,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用携手奋进的深情,共赴小康之路

步入中年,马志梅终于活出了新精彩。

40岁的马志梅出生于固原市原州区的大山里,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捆住了她所有的梦想。上完小学后,她和大多数山里的姑娘一样,一头扎进了黄土地。出嫁后,又从东边的山窝窝里搬到了西边的山沟沟里。

“我不想让孩子也像我一样,在大山里穷折腾!”马志梅搓着因常年干农活而粗糙的手,抬眼望向不远处。

不远处,是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农业科技大棚。36岁那年,马志梅成为原隆村的村民。

搬迁之前,马志梅多次来这个未来的家“考察”之后,才下定了决心:“这里特别好,有水、有电、有路,还有工厂。到了这里才知道,闽是指福建,宁就是宁夏,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起的名。”

马志梅不清楚的是,在22年前,闽宁镇也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并不比她的家乡强多少。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设计、亲自指导闽宁协作,闽宁两省区展开了一场跨越22年的倾情帮扶。

修建一大批水利水保、饮水等基础设施,集中建设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妇幼保健院、卫生院、学校和科技文化中心,引进建设培育一个个产业集群……在宁夏的各个地方,都有“闽宁一家亲”的深情。

现在的马志梅,在福建老师的培训下,已经成为了一名食用菌产业工人。

带给她新生活的闽宁镇,则经过22年闽宁两省区的合力建设发展,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见证了闽宁两省区从单向扶贫到互利共赢的携手发展岁月。

22年来,福建省及其对口帮扶市县先后为宁夏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2017年启动实施《“十三五”闽宁扶贫协作规划》,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4.2亿元,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农业、旅游等领域进行广泛协作,有力促进了宁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

以前所未有果敢,让移民搬迁成“民心工程”

人都说,叶落归根。张茂英却在近花甲之年,离开了养育她57年的土地。

人都说,故土难离。张茂英却把老家的房推成了平地,上车时头也没回。

“不是我‘心毒’,而是住在那里,祖祖辈辈没有出路。”张茂英是吃够了苦。在张茂英的老家,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只有两道山弯曲着伸向远方,那里常年干旱少雨,地里不长庄稼,村里人想进一趟西吉县城,都很难。

为了让这里的1300多人过上好日子,政府决定,把他们迁出来。

2017年8月17日,张茂英登上了专门为搬迁准备的大客车。在这之前,张茂英最远去过的是固原市区。

摇摇晃晃近6个小时,张茂英到了新家: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

一下车,张茂英心慌了,一把扯住儿子的衣袖:“儿子啊,这是咱们能住得起的地方吗?”

对于张茂英来说,眼前的新家比西吉县城的公园还要漂亮:青砖、黛瓦、马头墙,一栋栋徽派民居恬静矗立,整个村子景色宜人、干净整洁。

年轻的儿子紧紧握住张茂英的手:“房里东西都置办好了,进去就能住。这里离银川市区特别近,我明天就到附近工厂找工作!”

一转眼,张茂英已经在这里安家一年。儿子儿媳在附近工厂打工,一个月能挣近6000元,自己则在家专心照顾孙子,日子惬意。

“真是感谢共产党啊,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张茂英发自肺腑地说。

30多年来,在宁夏,和张茂英一样迁离大山的,有130万人。

上世纪80年代起,宁夏组织开展吊庄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插花移民等,先后实施了6次大规模移民搬迁,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解决温饱、逐步脱贫、发展致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下拔穷根的决心,不让一户掉队

抽出来一页蜂箱,蜜蜂挤挤挨挨、密密麻麻。

“这是我的‘甜蜜事业’!”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的陈泽恩看着这些蜜蜂,如同宝贝。

陈泽恩对贫困的感受是在考上大学那一年:兴高采烈拿回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笑中带着苦涩:家境困难根本凑不齐他的学费生活费。“后来我通过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顺利从大学毕业。但我想我不仅要让我父亲摘掉穷帽子,还要让更多的乡亲过上好日子!”

看到家乡脱贫攻坚力度如此之大、政策如此之好,大学毕业的陈泽恩执意回到故乡,并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退耕还林还草优质的蜜源,做起了中蜂养殖产业。同时,他又手把手传授养蜂技术,带动附近几百户村民养殖中蜂。

如今,孟塬乡中蜂养殖产业风生水起。

“今年,我一定能摘掉穷帽子!”站在自家牛棚边,海原县马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子花信心满满。

穷,对马子花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痛:“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就几亩薄地,种的只够自己吃。”马子花也想养牛、养羊,可数数口袋里的钱,也就灰心了。

去年,马子花有了机会。马堡村建立了“华润基础母牛银行模式”:海原华润购买西门塔尔基础母牛,设立“华润基础母牛银行”,将基础母牛以市场作价,采取三户联保的方式赊给贫困户分散养殖,每户贫困户可赊牛3至5头。企业还为每头牛提供3年期无息借款6000元,政府为赊购基础母牛的农户每头牛补贴2000元。

“我从华润公司赊了6头牛,去年就生了3头小牛,今年还准备再多养2头。”马子花喜上眉梢。

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一项项务实之举,兑现着为民的承诺。“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干部帮扶,成为不拔穷根绝不撤退的突击队。“两个带头人”的引领带动,最大限度激发着群众的内生动力。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拔穷根、摘穷帽。”这句话,响彻宁夏上空。

2020年的门槛,似乎已经能望见。

目前,宁夏还有贫困人口23.89万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必须赢得漂漂亮亮。

前不久,自治区制定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吹响最嘹亮的号角、打起最艰难的冲锋。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届时,千年追求的梦想,将终成现实。(记者 周一青 姜 璐)

来源:宁夏日报

新时代

阅读量:28.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