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 涨知识!胶州秧歌的起源你知道吗?

2018-09-18 14:40

发表于山东

据悉,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将于2018年9月19日至21日在胶州市隆重举行。

众所周知,胶州市有"中国秧歌之乡"的称号,自2008年诞生第一届中国秧歌节,胶州便作为中国秧歌节永久举办地。说起中国秧歌节,就不得不提胶州秧歌。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创作元素,许多成功民舞作品,时常出现它风格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学院将胶州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学院必修课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采用胶州秧歌舞蹈形式,电影《红日》主题曲借用胶州秧歌曲调。

胶州秧歌起源

胶州秧歌最早诞生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据秧歌老艺人口碑称:“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清初,东小屯村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因天灾兵祸,弃家出走流浪关东。逃荒路上,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种兜售妇女用品的包裹),儿媳、孙女则以团扇、彩巾做道具,边舞边唱,沿路行乞,十二年后两家人返回胶州,这种表演形式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

据《胶州志》乾隆版(成书于1752年)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胶州志》中的“杂剧”应为胶州秧歌。

清代胶州文人、咸丰已未进士宋观炜(1838——1882)在家乡时作《秧歌词》十二首,对秧歌的行当、服饰、道具及表演形态都有形象地描述:

《膏药客》

罗伞高擎笑拍肩,

铃声喧处压场圆。

凭谁管领春风坠,

让与壶中买药仙。

《翠花》

钗荆裙布髻盘鸦,

缓步长街卖翠花。

几度相逢还一笑,

今年春色属谁家。

《扇女》

窄窄红襦稳称身,

女儿妆束更怜人。

纤腰倦舞娇无力,

团扇轻摇满袖尘。

《小嫚》

宫扇罗巾学拉花,

巧将艳曲按红牙。

汗流香粉纷纷落,

箫鼓喧阗日未斜。

《棒槌》

登场骤听鼓声哗,

簇拥人从面面遮。

就里阿侬偏出色,

淡红袄子满头花。

《鼓子》

小鼓轻摇号货郎,

当筵袖舞太郎当。

两行红粉生相妒,

唐突歌场恁他枉。

以上描述与现代秧歌极为相似,可见当时的胶州秧歌已臻成熟。宋诗中还有“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谱求”的句子,可见当时胶州秧歌已派生出戏剧形式。

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1834——1918)收生坐科,教习秧歌。称为“安锅”这是胶州秧歌走向规范化的最早记述。同年,胶州马店中村人纪鸣珂(约1834——1914)、殷洪琴(约1840——1898)口头创作了小戏剧本《裂裹脚》,这是有记载最早的秧歌剧本。此后,人们把胶州秧歌舞蹈部分称作“小调秧歌”,把戏剧部分称作“小戏秧歌”。

自刘彩成立第一个“安锅”点起,此后的70多年时间里,胶州境内相继成立了近百个“安锅”点,并影响到高密、胶南等周边区域。“安锅”形式的出现,使胶州秧歌开始了营业性演出。演出形式受当地风俗影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式。首先,当地村民为表示对秧歌的喜爱和与邻村的和睦,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秧歌队则狂舞进村,称为“迎秧歌”;秧歌起源本无宗教色彩,但秧歌艺人为祈求神明护佑,都要到当地庙宇焚香叩首,称为“拜庙”;为表示对当地人表示尊重,并得到好收入,秧歌队要到大户人家门前表演一番,并由“膏药客”即兴念颂词,称为“拜爷”;演出时先演“小调秧歌”(舞蹈),后演“小戏秧歌”(戏剧),称为“演出”;最后由当地人把“赏金”用红纸包好,放在摞起的桌子上(最多有摞4张桌子),由秧歌队派一名武功最好的演员翻跟头上桌、领赏、谢赏后翻跟头落地,称为“领赏”,是演出的最高潮。

解放后,胶州在数年内成立了150多支秧歌队,但基本上都不采用“安锅”的方式了。1951年,山东省组织专家对胶州秧歌进行挖掘、整理和宣传推广,使胶州秧歌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出夺目的光彩。1954年,胶州秧歌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先后在首都工人俱乐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海等地演出多场,自此胶州秧歌享誉全国。

胶州秧歌共有六个行当,两种表现形式,两种流派和一整套演出习俗。

六个行当:

1、膏药客,又称伞头,不介入舞蹈和戏剧表演之中,打浑逗趣,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因其出口成章,善于即兴发挥,被群众称之为“卖狗皮膏药”,因此而得名,现在演出已不再用。

2、翠花(老旦、青衣、彩旦),因身背“翠花包”的得名,代表中老年女性,动律特点是泼辣幽默,开朗大方。

3、扇女(青衣、闺门旦),代表青年女性,动律特点是细腻多姿,温柔俏丽。

4、小嫚(花旦),少女形象,动律特点是活泼俏丽,含蓄柔韧。

5、棒槌(武生、小生),代表青年男性,因手舞两只木棒而得名,动律特点是英武矫健,利落挺拔。

6、鼓子(老生、筹),代表中老年男性,因早期表演身背腰鼓而得名,动律特点是幽默诙谐,粗犷豪放。

两种表现形式:

1、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打击乐有“出场锣鼓”、“掂包妞子”、“三段”、“菠萝翠”等牌子;唢呐牌子有“得胜令”、“水浪音”、“打灶”、“小白马”、“斗鹌鹑”等;民歌小调有“挑媳妇”、“绣花灯”、“上庙”、“赶集”、“对花”等200余首。

2、小戏秧歌由小调秧歌派生出来,其舞蹈动律、曲牌演唱、表演行当与小调秧歌基本相同。演唱曲牌有“扣腔”、“西腔”、“老腔”、“东坡”、“叠断桥”等;伴奏曲牌有“八板”、“扇簸萁”等。小戏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打灶王》、《锢路子杀妻》、《砸机》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大部分年久失传,现能回忆起的仅有35出,已整理出20出。解放后新创作的小戏秧歌《三月三》、《七月七》两出,大型胶州秧歌剧《清风明月秧歌乡》一出。

两种流派:

1920年,秧歌艺人陈銮增(1852——1936)把武术动作技巧揉进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群众称之为“武秧歌”,又称东路秧歌。把以刘彩为代表,以妩媚抻展细腻见长的秧歌称为“文秧歌”,又称西路秧歌。十几年内,文武两派相互竞争,又相互学习,逐渐融为一体。

一整套演出习俗:

胶州秧歌是广场艺术,都在村落的空地演出。每到一地的习俗为:

1、迎秧歌,当地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秧歌班狂舞进村。

2、拜庙,秧歌班到当地的庙前“跑场”,班主焚香烧纸,表示对当地神灵的敬重。

3、拜爷,秧歌队到大户人家门前表演,由膏药客即兴念颂词,以求得好的收入。

4、演出,先演小调秧歌,后演小戏秧歌,中间穿插膏药客的即兴发挥和民歌小调演唱。

5、领赏,由当地人把赏金用红纸包好,放在摞起的桌子上(最多有摞4张桌子),秧歌队派一名武功最好的演员翻跟头上桌、领赏、谢赏后翻跟头落地,这是演出的最高潮。

演出分早、中、晚三场,一场3至4个小时。解放后,“安锅”的方式逐渐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演出习俗也随之消失。


闪电热点

阅读量:74.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6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