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张衡地动仪未被删,但应加上“质疑”部分

2018-10-10 10:51

发表于山东

didongyi.jpg

#张衡和候风地动仪(资料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那个被印在教材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由王振铎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

此前,记者曾向人教社求证,人教社明确回应,张衡及地动仪内容并未从统编版教材中消失,只是教材编排上做了调整。

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内容被删除,许多人为之叫好,认为此举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表现,然而,这只是闹了个“乌龙”,并没有从教材中消失,而只是作了调整。不过,这次“乌龙”却让人深思。

张衡和候风地动仪的确是我们的骄傲,且流传甚广,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古代科技文明的结晶。然而,对张衡及地动仪的质疑一直都在。毕竟王振铎虽然根据古籍记载复原出了地动仪的模型,但是因为模型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所以其龙口中的铜丸无法吐下来,也就无法检测地震。

这么多年来,不仅外国地震学家的质疑之声不断冒出,而且在国内的地震学界也有不少质疑。王振铎的老朋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当面指出了1951年模型的原理性错误并说道:“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还曾经发生一件尴尬的事。在1988年这尊“张衡地动仪”访问日本奈良时,中方解说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捅一下,龙口中的铜丸才会掉到下面蟾蜍的口中。

科学的东西本该经受得住质疑,从某种意义上说,质疑声越多,越能够质疑出新的东西,也越接近科学。许多人之所以对张衡地动仪删除拍手叫好,就是觉得质疑声太多,也难以达到放入教材让孩子们学习的程度。不过,从历史的角度看,张衡地动仪放入教材也未尝不可。

除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骄傲,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科学的一些思考。但同时,却不该淹没“质疑”的声音。如果在教材编排调整的同时,加入一些“质疑”的声音,这样的价值意义就更大了。

科学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科学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准确的答案,从某种角度而言,科学本身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标准答案的东西就不是科学了。而科学的发展也伴随着许多质疑声的。

张衡地动仪是否删除不是关键,关键这个“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更明白科学,因此,张衡地动仪未被删不该失望,也不是坏事,加上“质疑”部分,则更科学了,也更符合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文/王军荣)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地评线

阅读量:74.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