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遏制伤医违法行为,要普法也要普及医学常识

来源:齐鲁网

2018-10-15 10:59

发表于山东

医患.jpg

西城警讯13日发布北大医院妇产科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案件的情况通报。通报称,2018年9月22日21时50分许,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生一起妇产科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案件,产妇孙某丈夫郑某宇就能否剖腹产问题,挥拳击打赫医生,随后,郑某宇和女儿郑某蕊再次对赫医生进行殴打。

北京市西城公安分局对郑某宇依法刑事拘留,考虑到郑某蕊系在校大学生,得到了赫医生的谅解,对其采取取保候审。

对此,首都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消息称:经初步调查,该生确为我校大一新生。学校对受伤医生表示深切慰问,将严格依照校规校纪对涉事学生予以严肃处!中国医师协会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一切暴力伤医行为。打人者的身份被曝光后,网友纷纷表示谴责,“今后如何为人师表”等质疑。

女大学生不顾待产母亲安危,对医生大打出手,违德违法。在自己的父亲开始殴打医生时,非但没有制止,还一起加入了施暴的行列;全家人丝毫没有顾及身边苦苦相劝的产妇。不过,女大学生只是参与殴打医生的患者家属之一,也无需放大她大学生的身份。倒是“伤医案”再现,才更值得高度关注。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令人愤怒不已。伤医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五花八门,有人认为医生不好好看病,有人觉得医生是在欺骗患者,有人认为医生故意没有把病治好,还有人主观认为自己的亲人不治身亡是因为医生没有尽力……上述想法纯属无稽之谈。而以任何暴力手段侵害医生,都属于违法行为。

然而,“伤医案”频发不仅是伤医者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还在于行凶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定位存在模糊认知。医生只是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本职岗位上正常工作的人。医生不是神,不可能都手到病除。遗憾的是,很多人对医生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出了医学所能及的范围。医患也算是一种交换关系,但这种交换存在很大风险。

医疗行业的专业性极强,不是花了钱就能办到。如不改变“花钱就能治病”的旧观念,那么造成的恶果就将被平均分摊到包括患者在内的每个人身上。

医患之间,本是救助与被救助的关系,也是一种温情关系。可伤医案频发,不停挑衅社会的伦理底线,已超越医患矛盾范畴。频繁发生的伤医案,给广大医护人员的心理蒙上了很大一层阴影,使其工作时如履薄冰;行医简直成了高危行业,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当医生,谁还为我们救死扶伤?如不有效遏制和严厉惩治伤医违法行为,损害的将是包括医护人员及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的权益。

有人说,伤医案频发,也源于医患信息不对等。的确如此,但“不对等”并非医生的过错,而是大众对医学缺乏了解,对医生存在偏见。医学是发展中的实践科学和经验科学。哪怕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都有很大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那些不可医治的疾病,医生也束手无策,还有待医学上的突破。要求医生什么病都能治,就是违背科学规律。

而本次伤医案,就是因为患者家属对赫英东医生做出的孕妇在尚未具备剖腹产特征时要求手术给予拒绝的情况下,才动手打人的。这既是患者家属法律意识淡薄,也是无知的表现。殊不知,不具备条件不可能手术,这是医生的职业底线,更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可见,对大众普及医学常识,增强法律意识,避免医患纠纷乃至伤医案再现,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刘天放)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来源:齐鲁网

地评线

作者:刘天放

阅读量:65.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