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 东营精耕海洋经济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1-01 09:54

发表于山东

利津县双瀛水产苗种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引进花鲈产业化项目,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和技术探索,成功解决了野生花鲈的人工繁育问题,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花鲈繁育基地。  “科技是我们发展前进的制胜法宝。”10月29日,在1万立方米水体鲈鱼苗种繁育车间里,该公司总经理陈守温介绍,花鲈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优势品种,但人工繁育存在养殖成本高、室外越冬难等问题,一直没有形成产业,现在终于获得了成功。除了花鲈鱼,双瀛公司还繁育了南美白对虾、半滑舌鳎等多种海淡水苗种,形成了苗种研发、繁育、养殖、销售一条龙。

作为当地渔业“领头羊”,仅花鲈一个项目就带动周边发展养殖水面10万余亩。“我们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了博士生研究生工作站,实施了20余个海洋渔业科研项目,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陈守温说。  无独有偶,在海洋牧场项目上,今年鲁鑫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在采用筏式养殖、网箱养殖的基础上,投资1020万元建设海洋牧场平台,不仅能够在安全管护、环境及生物监测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还是休闲垂钓、海上观光的好去处。今年,东营市“海洋+渔业”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3处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建造和安装工作,完成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建造安装及苗种投放工作,为发展东营市休闲海钓打下了基础。

截至目前,东营市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198万亩,捕捞渔船1471艘,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车间30万平方米,建成省级海洋牧场3个,一个百万亩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渔业基地正在崛起。  以海洋这一优势资源做基础,东营的“海洋+”产业越做越大。利用渔港渔船和现代化渔业生产资源,东营市推进“海洋+渔业”融合,统筹整合滨海湿地、浅海滩涂、沿海防潮堤等资源,推进“海洋+旅游”融合,重点培育湿地观鸟、泥滩采贝、海上垂钓、渔区观光等旅游业态,举办了全国休闲垂钓比赛、十届赶海拾贝旅游节等活动,开发形成黄河口虾皮、黑陶、苇编等品类丰富的海洋旅游商品,全市休闲渔业基地达到35处,A级景区达到34家。依托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采、石油炼化、石油装备制造等优势资源,充分挖掘现代油城文化内涵,推进“海洋+石油”融合,建成东营胜利石油科技馆,规划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实施品牌强市战略,东营市还着力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充分把握东营市作为全省唯一河海交汇之地的垄断性优势,全市以观河海交汇奇观为核心吸引要素,加快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入海”海洋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  持续举办黄河口十大名优水产品牌推介活动,黄河口大闸蟹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行列,成为“中国十大名蟹”,2017年品牌价值达到19.92亿元,成为东营“绿色名片”。积极利用全国第二大油田所在地的产业集聚优势,重点支持发展海洋工程设计、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工业景观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打造中国石油装备名城。

此外,东营还规划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海洋宣传教育基地,全面系统展现海洋知识和海洋文化,被国家海洋局批准设立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加快推进16000平方米的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增加了海洋规划、海洋科普、海洋文化等专项内容。持续组织开展6·8海洋宣传日、海洋科普进校园、海洋文化进社区等一系列宣教活动,推动海洋执法船、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增强公众的蓝色国土意识、海洋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浓厚氛围。

来源:大众日报

东营新闻

阅读量:70.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7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