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32岁的他拯救6岁女孩

来源:齐鲁网

2018-11-26 10:25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德州11月26日讯 日前,在打过最后一针动员剂,进行了最后一次采血化验后,郭立斌走进了济南军区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开始一场“生命的接力”——他要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4个小时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一名年仅6岁的血液病女孩点燃重生的希望。

43.jpg

病床前,妻子赵娜为郭立斌一字一句念完感谢信,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今年32岁的郭立斌是德州市公路局353省道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5个月前,一声电话铃的响起,两个命运就被牵连在了一起。郭立斌接到了来自德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您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6岁的患者初配成功,您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不等对方问完,郭立斌的一句“愿意”,让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放下了心,更让远在2000公里外的患者父母放下了心。

巧合的是,这位患者和郭立斌的女儿同龄,在他自己看来,这就像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这种几十万几百万分之一的神奇缘分是多少人可遇不可求的。”郭立斌告诉记者,自己从2008年开始献血,2014年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挽回生命,这次的配型成功他极为重视,“而且这个患者跟我女儿同龄,更让我特别想救这个孩子,所以自从知道配型成功,我就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体,就怕感冒啥的,影响捐献。”

郭立斌在朋友程浩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济南市军区总医院,为捐献“生命之种”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上午8:30,郭立斌躺在采集床上,等待着,一股股鲜血从管子里无声无息地流进了采集机,经过机器的分离,分化成红、黄两种颜色,一股又回到他的体内,而另一股便收集进了透明袋子,而这袋子暗红色的液体,就是等着救命的造血干细胞。因为两只手臂都扎了针管,郭立斌无法行动,妻子赵娜和朋友程浩静静地陪在他身旁,他的家人和单位领导也前来为其鼓劲加油。

随着时间的推移,郭立斌感觉良好,一开始的各种紧张也在慢慢消散,赵娜也长舒了一口气,从接到通知到昨晚就一直提着心,看着采集时,丈夫没有丝毫异样,心里才慢慢踏实了。她相信:帮助他人,总会有福报的。

11:30,受捐者所在医院派来医生,领取“生命的种子”,同时给郭立斌带来一封信:“致远方的你!由衷的感谢您,我们互不相识,不曾谋面,您却如此厚爱,相助爱女。作为父亲,我万分感谢您的无私奉献……等幼女康复之后,肯定好好教育她,让她如您一样做一个心中有爱、乐观、积极向上的人……”赵娜替丈夫将这封信念完时,已是眼流满面,而躺在床上的郭立斌也已红了眼圈。

7,35,684,7806,郭立斌的成功捐献,让这些数字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郭立斌是德州市第3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第7例,全省684例,全国7806例。”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他的大爱让患者有了重生的希望,更消除了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德州红,奉献美’红十字精神。”她告诉记者,近几年,德州市很多志愿者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像郭立斌这样热心无偿捐献的80后并不少见。在我们组织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集中采样时,80后几乎占了50%,日渐成为造血干细胞的中坚力量。”

工作人员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来说是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对健康也不会有影响,而且它是可以再生的,“也就是说我们捐完以后还会有新的细胞再产生,而捐献者所捐献的干细胞对病人来说是非常重大有意义的,能够让他们重新回归到社会上去。”她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到我们捐献者的队伍来,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一同建设德州“志愿者之城”。

据了解,德州市现有11950人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已有35例成功捐献。

来源:齐鲁网

德州新闻

作者:闪电新闻记者 王佳亮 通讯员 张春青 德州报道

阅读量:73.7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