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奎现身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首先我必须要道歉

来源:闪电新闻

2018-11-28 14:21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11月28日讯 (记者张皙明、柴欣)《调查》栏目发自香港的报道:11月27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香港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峰会有超过5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基因编辑区权威及相关人士出席,七点半开始已有大量参会人员到场。

28日12时50分左右,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的千人大会堂内,贺建奎现身。

风波初起的周一上午,贺建奎用英文在网络发布了数段视频,穿着浅蓝衬衣,语气轻快而自信——他说,两个能抵抗艾滋的女婴在几周前健康诞生。

“科学狂人”贺建奎现身,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致歉。

贺建奎演讲现场图片,摄影:调查栏目记者张皙明、柴欣

这个人站定,会场里安静异常。荧光闪烁,此起彼伏。随后,贺建奎用英文发言:

“非常感谢,首先我必须要道歉。我的整个实验结果呢,由于实验的保密性不强,所以数据被泄露了。所以我必须要在今天这个场合,跟大家分享这个数据。那在这个会议开始两天之前,这个话题变得很火爆。这个研究,是已经递交了。整个的伦理委员会来进行监管,我非常感谢。我们整个团队做出了努力。以及对整个研究结果的一系列总结。同时,我也想要感谢我的大学,我的大学完全不知道我的这个实验。我也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来进行研究。”

贺建奎演讲大屏现场图片,摄影:调查栏目记者张皙明、柴欣

现场图片,摄影:调查栏目记者张皙明、柴欣

新闻背景

近日,科学家贺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一消息引发各界广泛质疑。27日,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先后回应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明令禁止、坚决反对。

三部门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部长茶座”活动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7日发表声明:坚守科研伦理道德底线,坚决反对违规开展基因编辑婴儿,全面调查涉事机构并予以处罚。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27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其中提到,“我们高度关注此事,坚决反对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在理论不确定、技术不完善、风险不可控、伦理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我们愿意积极配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和地区开展联合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呼吁相关调查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进展和结果。”

122名科学家联名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宣布后便立刻引来多方质疑,当晚,122位中国学者通过@知识分子官方微博发布“科学家联合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我们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面临多重质疑

目前学界和公众对于基因编辑婴儿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质疑一:敲除CCR5基因后对两个婴儿来说是否安全?

质疑二:这一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

质疑三: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质疑四:为什么选择HIV?是否是为了出名或吸引眼球?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已经很成熟,为何还要选择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但贺建奎本人并未对此回应,目前他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贺建奎曾撰文称“基因编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对于贺建奎宣布的基因修改婴儿实验,媒体注意到,去年2月贺建奎还在科学网博客上发布《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尚待解决》的文章,文中称: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的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但是,根据时间倒推,就在他发表这篇文章一年后,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人体胚胎,就已经被植入到人类母体中。

此外,11月25日,美联社的一篇贺建奎此次实验的报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一位美国的科学家说,他参与了中国的这项工作,这种基因编辑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因为DNA的改变会传递给后代,有可能危害其他基因。

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研究的声誉或受到影响

此次事件已不是中国基因编辑研究第一次因为伦理问题遭到质疑。2015年4月,中山大学教授黄军就在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称,他的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次在人类胚胎进行的基因修改实验。黄军就原本希望将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先后被拒绝。两家杂志拒绝透露评审细节,但承认顾虑到了人类基因编辑背后的复杂伦理问题。

那时正是首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峰会最终发表声明,为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早期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开了绿灯,但同时指出被修改的生殖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那时起,中国基因科学的伦理准则为国际学术界严格审视。

3年前,许多中国科学家曾站在黄军就一方,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就是其中一位。她表示,黄军就的实验属于前研究(pre-research),“完全谈不到临床试验”,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团队使用的是医院废弃不用的胚胎三原核,仅能存活几十个小时。国家法律规范允许,这也符合国际生命伦理准则。她曾走访数个国家,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基因编辑的现状,消除“对黄军就试验的误解”。

在27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翟晓梅本来计划要介绍中国在生命伦理方面的发展,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但会议前一天这则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让她感觉是一种打击。

在翟晓梅看来,贺建奎试验的性质与黄军就截然不同。“就是学术失范,有很大的问题。”她说,“孩子都生出来了,才跟学术界报道,太过分了!而且我们国家的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是禁止这么做的。”

2003年,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其中第六条规定,不得将“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于人或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而在贺的实验中,经过基因修饰的胚胎被放入了子宫,诞下了一对双胞胎。

网友:潘多拉魔盒已经被打开

此事在网上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规模讨论,下面是央视新闻网友的留言↓↓

@顺其自然:支持科技部回应!坚决反对违反伦理法规明令禁止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临床应用!

@Lobsangwangmu✨:科学研究确实需要建立在伦理与法律的基础上,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础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可能就不是福祉而是灾难!支持科技部的回应!

@湖海散人:霍金预言的超级人类,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

@空谷幽兰:别做违背伦理的科研!那是毫无价值的,也是人力,资力的浪费。

@亚男Joanna :如果人类开启基因编辑模式,那么未来将会有更多基因改变,那么就违背了大自然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原理。

@大莹:这是个简单粗暴的实验,仅靠一个基因就能免疫多种疾病,即使单细胞的生物也没有的,而基因敲除在体外也会有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这个贺某人不仅挑战伦理,也无科学性,实验也不创新,只是把人当成小白鼠,让国际上对我国科学界不信任,负面影响严重。

@YUE:科技的进步本应该是好事,是造福人类,基因编辑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一些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一旦脱离了法律的束缚,加上利益的驱使,科技的成果很容易就会被坏人利用,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在科技进步的同时,要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体系,并严格执行,让科技进步的成果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Mr. 姚:支持不能随便编辑基因。如果这个都可以随便编辑,是对人类自然发展的一种潜在威胁。

未来事件会如何发展,《调查》栏目将持续关注。

▌山东卫视调查综合整理,部分资料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刷屏的基因编辑婴儿 最新进展都在这儿了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11月26日,一则“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消息,引起热议。消息称,上述成果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带领团队完成,并由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通过伦理审查。

27日晚上9点10分,山东公共频道《闪电舆论场》栏目将邀请山东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王云岭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敬请关注。

11月26日

贺建奎讲述试验过程:用“基因手术刀” 关闭HIV病毒入侵大门

“这次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即艾滋病,下同)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报道中写道。

报道称,贺建奎将在目前正举行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现场展示他领导的项目组在小鼠、猴和人类胚胎的实验数据。50枚人类胚胎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未发现脱靶现象;而所有人类正常胚胎里面,有超过44%的胚胎编辑有效。贺建奎还将展示此次基因手术婴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证明基因手术成功,并未发现脱靶现象。他表示,结果仍然需要时间观察与检验,因此准备了长达18年的随访计划。

11月26日晚间

南方科大:对基因编辑婴儿不知情,贺建奎已停薪留职

11月26日晚间,南方科技大学官网就此事发布声明称,有媒体报道贺建奎副教授对人体胚胎进行了基因编辑研究,校方“深表震惊”。南方科技大学还称,在关注到相关报道后,学校第一时间联系贺建奎了解情况,贺建奎所在生物系随即召开学术委员会,对此研究行为进行讨论。根据校方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

对于贺建奎本人宣称的研究成果,校方在声明中表态道: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我校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南方科技大学声明原文南方科技大学官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声明称,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但根据澎湃新闻获得的一份来自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显示,该项目为贺建奎在该医院申请的CCR5基因编辑科研项目,项目时间从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也就是说,项目时间与贺建奎本人在校供职时间存在重叠,项目启动约一年之后,贺建奎开始停薪留职。

官方介入

11月26日

国家卫健委针对此事作出回复:依法依规处理


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此事作出回复,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深圳医学伦理委:已启动对“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

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注册信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项目的申请注册人为覃金洲,研究负责人为贺建奎,申请人所在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

因“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而被卷入漩涡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回复称,刚知道此事、目前正在了解,唯一可以确定是,“孩子不是在医院出生,也不是在医院做的实验”。

11月26日晚,深圳市卫计委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启动对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问题的调查》,落款为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

这份通报回应了媒体报道的《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一事,称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此外,据“健康中国”微信号消息,国家卫健委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11月26日

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坚决反对、强烈谴责人体胚胎基因编辑

当天晚间,有逾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坚决反对、强烈谴责人体胚胎基因编辑。

联名信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及其带来的脱靶效应科学界内部争议很大,在得到大家严格进一步检验之前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巨大风险。而科学上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及其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上百名中国学者认为,该事件对于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在全球的声誉和发展都是巨大的打击,对中国绝大多数勤勤恳恳科研创新又坚守科学家道德底线的学者们是极为不公平的。

他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并对此事件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并及时对公众公布后续信息。

贺建奎在一段团队视频中曾回应争议:

我知道会有争议,但我愿意为有需要的家庭接受指责

在海外社交网站YouTube上,记者发现了一段由“The He Lab”于11月25日上传的一段4分43秒的视频。该视频详细用中英双语字幕介绍了贺建奎的这项研究。

贺建奎本人出镜演讲称:“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几周前诞生了,他们的名字叫露露和娜娜,现在他们和妈妈葛女士和爸爸马先生一起平安出院回家。”

贺建奎在视频中称,葛女士通过常规试管婴儿技术开始怀孕,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将丈夫的精子注入卵子后,贺建奎团队还注射了一点点蛋白质和指引信号,去做基因手术。在露露和娜娜还是单细胞的时候,去关闭艾滋病毒感染的大门。“简单说就是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她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安全和健康。”

贺建奎在视频中还说,当马先生看到他女儿的时候,他说,“我先下半辈子有了牵挂,也有了期盼,要为太太和女儿好好生活。” 贺建奎说,马先生并不想要定制宝宝,只想要让孩子能预防疾病,并且平平静静茁壮成长。

贺建奎也在视频中坦言,“我知道我的工作会有些争议,但我相信这些家庭需要这个技术。为了他们,我愿意接受指责。”

11月26日 

贺建奎回应:“设计婴儿”是误解,坚信伦理将站在我们一边


贺建奎

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贺建奎的助手通过转发一条视频对记者进行了回应。贺建奎在视频中表示,“设计婴儿”是一种误解,“相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

附贺建奎视频回复原文:

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这是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关于如何帮助这些家庭,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坚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一如七十年代的露易丝·布朗(首例试管婴儿——编者注),同样的恐惧和指责将再次出现。既然,现已公认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况且, 无论是胎儿还是成人的基因编辑,都不会减少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与责任,无论孩子是疾病或健康。

我们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因为这并不能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我们草拟了胚胎基因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分别为:悲悯之心、有所为更有所不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康权,对应的英文为: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Only for seriousdisease, never vanity/ 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 Genes do not define you/ Everyone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编者注),并诚挚邀请您评论这些准则,去确保这些技术将会被用来做有益的事情。

请您在听到指责声音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许多沉默的家庭,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饱受遗传疾病的痛苦。没理由让他们继续承受苦难。他们可能不是伦理中心的负责人,没办法让纽约时报去援引他们的话,但是,他们人虽微,言不轻。因为,他们命悬一线。

11月26日23时30分

贺建奎团队回应“基因编辑婴儿”:将于本周三公开基因编辑数据

“基因编辑婴儿”风波仍在发酵。今日(26日)23时30分左右,贺建奎团队负责媒体事宜的工作人员陈远林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贺建奎将于本周三在香港会议上公开该项目数据。

贺建奎曾在微信朋友圈多次发表基因编辑相关言论

记者从贺建奎朋友圈发现,他本人是基因编辑的坚定支持者,曾多次发表相关言论。



基因编辑原来是这么回事,一张图看懂了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澎湃新闻、央视新闻消息)


来源:闪电新闻

闪电热点

阅读量:75.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