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弑母后被释放 学生家长反对其返校

来源:央视网

2018-12-13 06:39

发表于山东

近日,一则“12岁男孩因不满管教持刀弑母”的骇人新闻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

案情回顾

12月2日,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泗湖山镇一名12岁的小学六年级男生吴某,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害在家中。

而杀害母亲的原因,是吴某在家中抽烟,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男孩不满母亲管教太严,心生怨恨,因此用菜刀,连砍母亲20余刀,导致其母当场死亡。

作案后当晚,吴某带着2岁的弟弟一直留在家中,他先是拿着母亲的手机假借母亲的名义向班主任请假:“胡老师,吴某明天请假行不,他感冒了”,甚至在外公登门时镇定的撒谎说“我妈去外面了,没在家。”

案情查明后,吴某仍旧表现得若无其事,他承认自己错了,但不是什么大错,“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12岁男孩吴某可怕的行为不仅引发公众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同时也让此案的后续处理结果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男孩已被释放,该不该回学校?

根据最新消息,由于男孩吴某只有12岁,还未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因此已经被释放。男孩家长通过讨论后决定把男孩送回校园继续上学,多接受教育。

这一决定却遭到很多同学家长的强烈反对,不少家长表示担忧:再杀人怎么办?才12岁就能狠心杀害自己的亲妈,事后还麻木不仁,毫无忏悔之心。假如在学校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是不是还要杀同学?

不仅是学生家长,记者采访了吴某家附近的居民,居民也对吴某被释放回家表示担忧:自从这个事情出来后,我们大人见着他,内心都有点发怵,担心他再杀人。

在网上,网友们也纷纷发表观点,不少网友认为:为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强烈反对男孩回学校读书!

不少网友建议:弑母男孩吴某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或由相关部门进行强制管理。

此外,随着“弑母男孩被释放”事件的不断发酵,还有网友质疑:《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还适用于类似情况?

基层监管为何缺失?

近年来,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犯罪年龄低龄化已经成为突出特点。面对这样的情况,网友提出的相关建议是否可行?

事实上,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应当由专门机构或者专职人员负责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但在实践中,往往都面临着 “基层警力严重不足”的窘境,让基层单位很难落实规定。因此,在基层警力缺乏的情况下,更多的只能依靠未成年人所在家庭进行教育。

少年犯罪收容机构为何形同虚设?

除去基层警力监督教育外,我国还有少年犯管教所及工读学校制度。

然而,少管所负责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改造,低于14周岁的低龄少年犯明显不包括在内。

由于工读制度的改革,不良行为少年送到工读学校需要监护人同意。但现实情况是,现在没有哪个父母同意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去,所以工读制度事实上就形同虚设。这也是为何“吴某被释放后,家长更希望他能回学校接受教育”的原因。

少年犯该不该回校接受教育?

专家:两难选择

那么,像“弑母男孩吴某”这样的少年犯,是否应该回学校接受教育呢?有专家指出:两个选择都面临潜在危险。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宋英辉介绍,北京检察机关曾统计:在学校,违法犯罪的孩子劝退率在60%,劝退之后的复学率是23%。劝退之后大部分孩子不能上学,这样下去他们的重复犯罪率就会越高。而且,如果社会和学校不接纳曾有犯罪记录的少年,这同样是把孩子推向犯罪的边缘。

因此,不少业内学者呼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设立专门的少年警务机构进行后续教育监督工作,或完善针对受害方和施害者双方的保护和救助机制。

未成年人犯罪入刑年龄是否应该下调?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应该进行调整的问题,社会观点则分为两派。

部分建议“从14周岁降低至12周岁”的学者指出,我国现在儿童辨认和控制能力有较大提高,部分施害的未成年人在作案时展示的辨识能力、心智发育程度甚至超过一般成年人的水准,因此入刑年龄应该下调。

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光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犯罪,而且可能制造出更多严重犯罪行为,因此“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矫正体系”更切实可行。

未成年人犯罪,该如何改造教育?

你的看法是?


来源:央视网

闪电热点

阅读量:42.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7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