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解析

来源:人民网

2019-02-15 10:10

发表于山东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七大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了“七大战略”之中间位置,将乡村振兴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足见乡村振兴战略充满了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和时代性。这一战略全方位描绘了一幅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新图景。2018年2月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中央第20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发布。这份文件围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内涵就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的总要求精准发力,精辟的概括了乡村发展、乡村文明建设以及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首先,就乡村发展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达到农业振兴、农村兴旺、农民富乐的目标,还要实现协调配合,更要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乡村发展生产力和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同步进行,乡村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顾此顾彼,达到全面兼顾。其次,就乡村文明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不单单满足于建设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而是要上升至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可以这么形容,“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就等于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就等于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生态宜居”就和建设生态文明同等,“治理有效”即是建设政治文明。总的来说,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总目标。最后,就乡村现代化建设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都要实现。也就是说“产业兴旺”就是农村各类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生活富裕”就是农村产业发展后备资金充裕,农民用于消费享受的物质资源充足,农民无需为“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担忧;“乡风文明”就是乡村风俗习惯和农民信仰均符合社会主流精神文化要求,农村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生态宜居”就是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也要紧跟其后,追求各种精神生活,思想觉悟高,居住环境优美舒适,公共设施齐全便利,生态环境绿色和谐;“治理有效”就是乡村各方面均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社会秩序井然,安定和谐,无不良社会因素干扰,农民安居乐业。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布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它将在中国乡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面对不同地域,不同村情,经济、政治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有差异的现实,如何将这一战略具体实施,从而融入我们乡村日常的方方面面中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乡村在探寻发展道路上从未止步,也出现了小岗村、华西村、韩村河、裴寨、官桥八组、海龙村、得利斯村、鲁家村、南庄村、前进村这样的“明星村”,但这些只是个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我国所有的乡村都能腾飞。笔者认为统筹协调好以下几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面临的现实状况有机协调统一,才能让这一战略实现初衷,发挥最大效力,让我们的“明星村”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一)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城镇化的本意应该是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前提下,配合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使城市与乡村达到双赢的目标,而事实上,城镇化正在脱离步伐,与初中背道而驰。1、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一方面使城市数量增加,另一方面第二第三产业急速发展,城市空间扩大了三到四倍,城镇化率达到58.52%,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2、城镇化不可否认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道路要适时变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下,旧的城镇化道路与乡村振兴战略或多或少产生了冲突:(1)城镇化下农村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动能。城市在不断地发展,一些乡村却保持原地不动,甚至于日渐破败、萧条,很多农民纷纷搬离乡村,乡村空壳化、边缘化日渐严重,导致很多人产生错误的观点:乡村就是要为城镇化做出牺牲,以后农村将不复存在,城市将同化并取代乡村。(2)城镇化下产生了严重的城乡差距。城镇化下城乡经济差距日渐拉大,部分农民羡慕城市生活,不愿意务农,一心想往大城市跑。城市群体歧视农民群众,2.6亿农民工无法在城市落户,就业住房得不到保障,无形中为农民贴上了“穷、脏、素质低下”的标签,强烈的阶级差异充斥着整个城市,部分农村人变得自卑、怯懦,这些都不利于乡村的振兴。(3)城镇化下农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踏脚石,肆意无节制的拮取资源、破坏环境、毁坏乡村建筑、利用廉价农村劳动力,城市变得“自私”,只一味追求自身发展,毫不顾及乡村是否愿意承受这样的破坏,认为乡村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是“理所应当”。3、这些问题的产生应该让我们认识到,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应该是同等的,不应该厚此薄彼。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概念,即坚持城乡一体化才是乡村振兴之根本途径,城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才是王道。我们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将乡村和城市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对待,不是要将乡村绝对城镇化,更不是将乡村发展与城镇化对立起来,在这个战略背景下,没有互相同化、互相对立,只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农村为城市提供发展的资源、粮食储备、劳动力,城市相应的要为农村的振兴提供硬件设施的建设、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人才储备以及资金来源,这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二)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2015年1月、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云贵地区调研时强调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2015年起精准扶贫工作在中国的西部、西北部、北部地区大规模的展开。已然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不少省市主要领导签订“军令状”,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本意就是要解决乡村贫困问题,这就与我们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的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不谋而合,可以说扶贫是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为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近几年的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带给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实惠大家有目共睹。(1)贫困范围缩小,贫困户数量锐减。近几年扶贫工作在我国各个贫困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积极落实“八个一批”政策,中央对扶贫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扶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户 人,2016年脱贫 户 人,在册 户 人,2017年脱贫 户 人,2018年 户 人,贫困户数量逐年降低,截止2018年底共有 县实现了脱贫摘帽,照此趋势发展我们有望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2)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因为扶贫而得到了关注,各类政策倾斜,资金的注入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饮水、医疗、住房、教育等配备,互联网、电器等进入偏远地区农民的生活,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进入城市也可以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政策带来的实惠,贫困户不会陷入“一病穷三代”的泥沼,农村的孩子辍学不被允许,贫困户没有安全住房国家帮你出钱盖,饮水不安全国家帮忙打井寻找安全水源,总之提高贫困户满意度,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质量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3)精准扶贫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为了给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建立长效发展产业,为村集体发展建立产业链,相应的扶贫项目资金、互助资金、小额贷款等相继投入,农村相机建立起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链条,长效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功能性日渐凸显。2、精准扶贫不可否认带给乡村的是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与矛盾。(1)识别不精准。最初的识别存在偏差,农村裙带关系、家族派别区分下或实行平均主义减少矛盾等识别方式下使得不贫困的人成为贫困户,真正贫困的户无法得到救助,以致后期扶贫工作开展中困难重重,扶贫干部自相矛盾的行为让村集体矛盾更加尖锐。(2)干部在政策把握与宣传上不到位,上传下达出现偏差,导致工作出现重复性返工,扶贫工作效率不高。(3)部分当权者思想觉悟欠缺,将扶贫资金挪至他处,并未全部投入到关键领域建设上,产业发展停留在表面,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不为长远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只为重点贫困村投入,非重点贫困村不闻不问。精准扶贫成为了当权者为表彰政绩的途径,存在工作走过场,做表面功夫的形式主义。(4)扶贫干部干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在“白加黑”、“五加二”的高强度扶贫工作下对扶贫失去本心,各类督查、巡查让扶贫干部疲于应付,深陷补资料、填表格、拍照片的完任务中,没有精力再实际工作中投入。不上心,不用心。干群干系日益紧张,群众满意度不高,上级督查不满意工作,由此陷入无限循环的死胡同。(5)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差,以作为贫困户为荣观念,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再加上各类政策均无条件向贫困户倾斜,使贫困户形成了依赖性,害怕脱贫没有利益享受,不想也不愿意脱贫。3、发现问题就必须寻求办法解决,找到解决办法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目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1)形成奖惩机制,对于优先自主脱贫的给与奖励,并在社会各界宣传,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并将这项荣誉纳入子女优先就业以及父母享受养老政策优惠之中,只有全家人的切身利益与脱贫挂钩,才能调动起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为贫困户建立长效产业时应该将侧重点以及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产业技能的培训、学习上,特别加强对于回乡青年、毕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这部分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加大宣传与培训教育的力度,而非停留在“投钱-购买生产资料-销售”这一政府包办循环往复的产业模式上,产业失去发展的前景与生机,只能是昙花一谢。(3)为扶贫干部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减负,督查考核可以有但要保持适度,专管部门负责检查督查即可。(4)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大对扶贫资金流向监管的力度,要深挖深究,对于挪用扶贫资金的行为严厉打击,扶贫资金建立专门账号,流向建立台账明细,定期向社会各界公示说明,让资金流向“阳光之下”。(三)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近年来生态保护日渐被社会所关注,各类生态保护政策也相继出台,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公开场合多次阐述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著名论断,而占据我国疆土大半的乡村生态保护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乡村生态得到有效治理,我们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目标。1、乡村生态现状令人堪忧。现如今的乡村虽然也在积极整治环境卫生,但大部分乡村面貌还是有待改进,生活方面表现在:巷道破败不堪,房屋参差不齐胡乱建设,门前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粪便随意排放。生产方面表现在:工业品下乡,农药化肥污染,白色塑料垃圾污染(反光膜、温室塑料膜、果袋、拉枝绳等废弃物)。种种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实现。2、可见要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解决生活污染、生产污染,保护资源,整治环境卫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方可实现终极目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生态环境制度保障机制,针对生产生活污染以及破坏环境等行为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专项负责,奖惩严明,因村制宜。(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册,制作文化墙,定期组织观看环境保护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起到了宣传教化的作用。(3)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优势,依托农村“天蓝、山青、安静、空气好”的优势,吸引人才返乡,在农村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度假村”等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绿色乡村产业链,既改变了乡村面貌,保护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了现有资源,也实现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乡村剩余劳动了,一举多得。(四)乡风重塑与乡村振兴我们讲城乡一体化、讲精准扶贫、讲生态环境保护,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环节---乡风建设,可以这么说,前三个内容只能是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外因,这三方面的完善只能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起关键决定作用的应该是乡风建设,乡村整体风气上升需要农民思想觉悟、精神世界丰富到一定程度,而人是实施一切政策方针的主体,只有人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行动起来,一切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是农民,所以说乡风建设,通俗的说就是农民素质、认知、价值观、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幸福感得到增强。这些“软实力”建设好了才能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是空谈。1、现如今的乡村乡风面貌应该这样描述:农村传统的家族派系纽带下村集体利益划分不均,农村本该是一个亲密的集体,但现下的农村,农民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孝”日渐淡化,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传承日渐没落,传统节日失去了该有的氛围,农民将精神追求寄托在了打麻将、传闲话、玩手机、刷视频等低俗文化上,农民失去了精神寄托,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世风日下,懒散低迷,败坏道德,破坏农村社会安定团结,影响农村健康发展的因素层出不穷。2、乡村乡风出现现在这样一个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政府、乡村干部的思想意识不高,乡村干部大多只有威望缺乏知识,乡镇干部大多是年纪大的老干部,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接收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有限,虽然近几年有年轻力量加入,但年轻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工作开展存在困难,这就导致基层干部在开展乡村治理中起不到提升的作用。(2)农村环境复杂,农民文化素质低,认识水平有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也需要时间和一个过渡的过程。(3)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从深处挖掘传承优秀文化。农村文化阵地未建立完善,大部分农村缺少文化阵地,硬件设施,把精神文明建设当做了一个口号空谈,起点高落点低,教化的效果不明显。(4)农村陈旧保守的传统思想依旧残留,很多年龄大的老人固守旧思想,抵制新思想,封建迷信的残余依旧存在,不利于乡风的重塑。(5)农村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整治。农村居住环境、农民个人卫生等个人习惯还未养成,乡村风貌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6)还有部分农民存在“坐吃山空”、“好吃懒做”的思想,靠着一些资源、拆迁款或者国家优惠政策等就开始不求上进,沉迷赌博,不务正业,其他人有样学样,导致乡风败坏。3、分析了现状,找到了“病因”,笔者认为重塑乡风,需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的目标:(1)基层应该转换治理方式,将自治、德治、法治有机结合起来,这三种治理方式在现今的农村缺一不可,基层干部老少搭配,年轻干部负责李论宣传,老干部负责拉近干群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治理有效,重塑良好乡风。(2)向网络媒体报道的典型形象、典型村庄学习,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定期组织农民收看老电影,关注新农村变化,忆苦思甜的同时看到现代科技引领下时代的变迁,领略“明星村”的发展富裕状况,激发农民积极向上,为自身,为集体谋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不忘传统,不忘历史,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集体组织作用,在村中心地段配备完善的文化设施,组织开展传统技艺、传统文化学习展示活动,组织村民跳广场舞,建立老年活动室,成立月嫂、手工、美发、美甲、美容等培训机构,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精神,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来源:人民网

新时代

阅读量:47.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8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