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这些食品曝出“致癌“风险 无印良品赫然在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3-15 08:00

发表于山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又至,“舌尖上的安全”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仅今年以来,瓶装水、饼干、槟榔、花生酱等多种食品频频传出有“致癌”风险,其中不乏无印良品这样的知名品牌。

无印良品资料图

无印良品“致癌”风波再起

无印良品日文中的意思为“没有商标的优质物品”,然而近日的“致癌”风波无疑狠狠打脸了这一品牌形象。

无印良品运营公司2月22日宣布,去年7月4号起到今年2月21日之间销售的两款“天然水”、一款“碳酸水”中检测出致癌物溴酸盐超标,决定采取下架和召回措施。

据媒体报道,无印良品客服表示,这款“碳酸水”曾在中国大陆售卖过,目前已经“全店全部撤柜”。另据无印良品中国总部方面的回应,以上两款规格的“天然水”在中国大陆从未销售过,而“碳酸水”目前并未在中国大陆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为溴酸盐所订的标准为每公升含百万分之零点零一。若大量摄入溴酸盐可能会出现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腹痛,严重者可能影响肾脏和神经系统。

为什么瓶装水中会含有溴酸盐?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撰文指出,臭氧杀菌是瓶装水中主流的杀菌方式,臭氧会把溴元素氧化为溴酸盐。水中的溴酸盐含量跟水质和杀菌工艺密切相关,通常是在每升几到几十微克的范围。一旦产生,就很难去除。

溴酸盐与癌症又有何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致癌物清单,溴酸盐被定为2B级致癌物。不过也不必见“癌”色变,所谓2B致癌物指的是:对人可能致癌,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人们常吃的“红肉”(即猪牛羊肉)致癌等级是2A类,而加工红肉制品(比如腊肉香肠之类)是1类致癌物,等级都比溴酸盐更高。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发布的公告也指出,虽然有证据显示溴酸盐可能令动物患癌,但仍未有足够资料确认它会令人类患癌。当然无论危害程度如何,摄入溴酸盐毕竟对人的健康有害无益,对检测超标产品下架召回、促进企业整改,都是食安监管必须做到的。

51种饼干被检出含致癌物

今年以来,瓶装水召回事件已经不是无印良品第一次与“致癌物”关联在一起。

1月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称,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从香港多地购买了58款饼干类食品,其中51款发现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无印良品一款产地为马来西亚的榛子燕麦饼干同时含有这两种致癌物,并在非预先包装或获豁免营养标签的预先包装样本中含量最高。

1月18日晚,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发布情况说明称,“无印良品榛子燕麦饼干”原产国马来西亚,公司进口并在中国大陆进行了销售,涉事产品“未添加任何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剂”。

说明还称,缩水甘油(别称“环氧丙醇”)在油脂精炼过程中形成,目前国际上关于缩水甘油的限量值尚无参考规定。丙烯酰胺在煎、炸、烘烤等高温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目前国际上仅欧盟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进行限定,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出含量低于该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沸沸扬扬的“星巴克咖啡致癌风波”中所涉及的致癌物也是丙烯酰胺。事实上,丙烯酰胺在食品中很常见,任何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薯片、薯条、油条、油饼、饼干、面包、蛋糕等,多少都会含有丙烯酰胺,家里炒菜也会有。

动物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不过,目前的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多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国际卫生组织目前将丙烯酰胺和环氧丙醇均列入2A级致癌物:对人很可能致癌,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槟榔被指成口腔癌“元凶”

今年2月,一篇自媒体文章《千亿“软性毒品 ”槟榔,和正在上瘾的6000万中国人》一文刷屏朋友圈,作者痛陈“在世界所有食用槟榔的国家和地区,槟榔都已成为当地口腔癌的罪魁祸首”,让“槟榔致癌论”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中国湖南、海南、福建等南方地区,多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有关这些地区口腔癌疾病发展的多项研究表明,经常咀嚼槟榔会明显增加口腔黏膜病变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口腔癌的发病率增高。关于槟榔的致癌原因,有专家指出,槟榔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通过亚硝基化作用变成硝化衍生物,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调研湖南省群众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当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

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槟榔果认定为1类致癌物,与吸烟的致癌性同一等级。今年2月份,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方案第二部分“具体行动”第三条提到: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值得注意的是,槟榔企业近日还遭遇了广告叫停。3月7日,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下发《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指出,所有企业即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此项工作必须在3月15日前全部完成。不过,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勋对媒体回应,叫停槟榔广告宣传并非像大家联想的是出于槟榔致癌的考虑。

这款花生酱所含致癌物超标一倍多

2月2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12批次食品不合格的通告,其中某电商平台销售的标称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京府黑芝麻小磨香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生酱,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通告附件中解释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检出限量为20μg/kg。此次花生酱抽检发现,该批次样品黄曲霉毒素B1项目检验结果为41.5μg/kg,超出标准限量值一倍多。

该附件还指出,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黄曲霉霉菌污染,企业在生产时没有严格挑拣花生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等。

花生制品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新闻并不鲜见。1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2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贵阳云惠万家生鲜超市有限公司盐务街店销售的标称贵州长顺八妹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熊八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值为265μg/kg,超标12倍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黄曲霉毒素被归为1类致癌物:对人为确定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包括B1、B2、M1、M2等二十多种。其中B1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最常见,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如果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诱发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

闪电热点

阅读量:36.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9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