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解放路丨宜昌解放路:见证生态新城崛起

来源:齐鲁网

2019-08-06 09:23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8月6日讯 一条路的变迁,一座城的传奇,

几代人的故事,梦开始的地方。

全国70家电台联合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

腾讯新闻、芒果动听APP制作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国正在热播!

今天让我们走进湖北宜昌解放路,听听宜昌解放路生态新城崛起的故事。

宜昌古称夷陵,依长江而建,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江边景图(吴延  摄)

宜昌解放路就偎依在长江母亲河的身边,住在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都与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4年,公私合营时的解放路(徐达 摄)

曹卫东是宜昌解放路的老居民。他亲身体会了长江生态文明带来的种种好处。
1978年,29岁的他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解放路集贸市场,用门板、画板支起架子摆起了条纹布、格纹布等各式各样的布匹小摊儿。

曹卫东:因为我们生长在长江边,总担心长江水到我们身边来,随时会泛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的服装和布匹,就自己用木桩,用木凳,用石块垒高,加高摊位的高度,保护商品不受到洪水的侵蚀。

81年洪水淹没二马路路口(徐达 摄)

1981年7月,长江上游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致使长江上游干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洪水,这场大洪水令解放路上的商铺损失惨重。曹卫东他们修建的这些简陋的“防护工程”根本抵御不了长江汹涌洪水的侵袭。

曹卫东:我记得当时很多商铺的东西都被水冲走了,最低一般都是损失上万,有的甚至损失了上十万。

长江三峡(曹卫东  摄)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达到坝顶185米设计高程,开始发挥防洪作用。三峡工程,就像给长江干流装上了一个总阀门调节器,可以将中下游10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宜昌解放路近照(陈灿  摄)

据长江三峡水文资源勘测局邹涛介绍:“据统计,上世纪,在三峡大坝建成前,长江宜昌段40多次超53米警戒水位,每一次都给长江中下游的老百姓带来惨痛记忆。自从三峡大坝建成后,尤其是2009年175米蓄水以来,上游洪峰有两次超98年特大洪水,但通过三峡水库削峰调度,没有发生过一起超警戒水位,守护了长江安澜,也让宜昌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的老百姓安居乐业。”

宜昌解放路近照(陈灿  摄)

曹卫东:自从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我就感觉这方面的担心就少了,洪水再也不会淹到我们街面上来,所以当时就放心的做生意,就不用担心。

三峡大坝(吴延  摄)

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发挥了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中平均年发电量接近千亿度,输送到湖北、河南、江苏、广东、上海、重庆等九省二市,大国重器“点亮”了半个中国。

2018年4月24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宜昌考察时表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

不仅我们能建出现在的三峡,培养出一批人才队伍,我们掌握了全面的自主创新、技术,我们现在又开发了一个一个的三峡,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我们中国有这样的能力感到自豪,信心倍增。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上下同心,13亿多中国人齐心合力共圆中国梦。

随着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兴建,宜昌实现了由峡江小城向中等城市、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两次历史性蝶变。至此,宜昌成为中国“动力心脏”和世界水电名城。

近年来,宜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号召,在长江生态治理修复上实施综合治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壮士断腕。对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实施关、改、搬、转措施,取缔、关闭非法码头216个,腾退修复港口岸线近39公里,实施生态复绿1213亩,为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宜昌江边夜景(曹卫东  摄)

宜昌市生态环境局汪晓鸣介绍:“2018年底,长江宜昌段纳入国家监测考核的三个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宜昌段三个断面总磷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10%、12%、26.7%。”

长江边的夕阳(曹卫东  摄)

随着宜昌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江水更清了,江岸更绿了,江景更美了,长江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修复,有着“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又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解放路经商四十余年曹卫东亲身经历了解放路的发展和宜昌的蜕变。如今,享受这岁月静好的曹老经常和老伴儿在解放路江边走走看看、吹吹江风,喜爱摄影的他,用照相机记录了长江两岸美景如画和当下的美好生活……

曹卫东:“我经常喜欢在长江岸边散步,并且看见了以前很稀有的江豚,成群结队的在江面上出现,所以就感到很欣慰,我们走在江边,生活在这个城市,非常高兴,非常欣慰的。

宜昌解放史料链接  

1949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了南京、九江、武汉、上海,国民党的长江中下游防线全线崩溃。长江中上游的江陵至巴东沿线两岸,仍由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的第十四兵团盘踞,指挥机关设在宜昌城,重点布防沙市至宜昌的长江两岸。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的长江中游防线和所谓“西南联防计划”,打通大西南的通道,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第三十八军、四十七军、四十九军,并配属第十四兵团的第三十九军、湖北军区独一师、独二师和宜昌军分区的两个独立团等共18个师、56个团约25万余人,在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的统一指挥下,发起宜(昌)沙(市)战役。

7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一师四二三团在当阳淯溪观音寺与敌九师二十五团遭遇,宜(昌)沙(市)战役打响。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路军第四十七军在当阳观音寺歼国民党第二军第九师一部。7月10日晨,在宜昌县南垭与国民党第一二四军一部相遇,敌不支,西逃。驻远安国民党第一二四军第六十师和驻当阳国民党第二军第九师开始向宜昌城方向撤退。11日,解放军奔袭宜昌县宋家嘴,全歼守敌第六十师第一七九团,击毙正、副团长,并重创由远安撤回的敌第六十师一部。12日,第四十七军在当阳双莲寺西北郑家畈歼国民党第九师一个营,俘敌300余人,占领了宜昌县龙泉铺后继续朝宜昌城方向推进。当夜,四十七军一部连夜奔袭古老背,次日凌晨全歼守敌国民党第二军第一六四师两个营俘敌663人。7月13日,远安和当阳两座县城率先获得解放。14日,第三十八军奉命将江北阵地移交给第四十七军,准备强渡长江。  

自7月15日凌晨起,三十八军所部分别从王家河、临江坪、白沙垴、磨溪口、古老背、白洋等6处强渡长江。至15日晚,解放军已从南部至伍家岗、杨岔路攻占了云集寺;从东部攻占了峰宝山、谭包、茶巷山敌军阵地;从北部占领了小溪塔、南津关、镇镜山,切断了城内之敌沿江北西逃之路。至7月16日晨,第三十八军所部控制了宜昌城南岸下游数十公里沿江阵地,攻占了敌军的炮兵阵地,并向西北推进。宋希濂乘军舰溯江西逃,国民党第二军趁解放军尚未控制南岸上游之机,急忙渡江往南撤退,继而往西向白云山、三斗坪等地逃命。7月16日凌晨,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湖北军区独一师,分别从镇镜山、北东门、铁路坝、北山坡、杨岔路等处进入宜昌城区。为了不扰民,战士们都睡在大街上。至此,宜昌城宣告解放。

宜昌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对于老宜昌人来说,解放路承载着忘不掉的乡愁,又孕育着无限可能的未来。解放路最初叫通惠路,其名出自《左传》:‘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是连接旧城区和商埠区的主要通道。1938年,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从宜昌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通惠路作为当时的主要通道承担了物资、人员转移的巨大使命;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通惠路改名为解放路。英国女探索家艾米莉·乔治亚娜·肯普在1909年出版的《晚清中华面貌》一书中的记录:“宜昌有相当大一片欧洲人的聚居区,这些欧洲人渴望在镇子(注:即宜昌城)外修一条好路以便做礼拜。在去参观网球俱乐部(注:解放路文化广场附近)时,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条路(注:也就是现在的云集路中段、解放路下段和二马路)。”

进入新世纪,宜昌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商业中心逐渐往铁路坝方向转移。2004年,宜昌最大旧城改造项目——宜昌商业步行街正式启动,“一站式”的消费新体验受到全城瞩目。2016年,“解放路环南片区棚改”动工,根据规划,该地块将建设具有宜昌本土巴楚文化的特色历史风貌区,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古城新韵,打造一处集游、购、娱、吃、住为一体的新景点。在紧邻解放路的环城南路,将还原宜昌墨池院、楚汉戏台、夷陵戏台、天官牌坊等八大景,把这一片区打造成“老夷陵的底片、新宜昌的客厅”。作为宜昌最早形成的商圈、曾经最繁华地段的城市地标,解放路虽历史悠久,却也紧随城市发展大势,一直向前,融入新的时代。

山东经济广播财富Radio在《财经第一线》《新闻大屏幕》《金钱树》栏目中同时播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报道《我家住在解放路》。

明天,将刊播上海解放路上的“白玉兰”

《财经第一线》 

周一——周日  8:00播出

《新闻大屏幕》 

周一——周四 每天中午12:00播出

《金钱树》 

周一——周四 17:30播出

还可以通过下载 芒果动听APP/闪电新闻app/51听app收听

来源:齐鲁网

山东经济广播

阅读量:83.3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