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能量丨推行“你不用跑我来跑”服务...济青烟“流程再造”有何不同

来源:齐鲁网

2019-10-09 16:14

发表于山东

123321.jpg

齐鲁网10月9日讯 7月21日至25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上海、雄安新区学习。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总结会议上强调,推进制度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抓好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怎么造?路在哪?过去两个月后,近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率先起步,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强势发力流程再造。

济南

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

9月23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 实现“在泉城 全办成”的实施意见》,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

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综合窗口或综合平台进行受理,建立“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实行一窗进

《实施意见》紧扣“在泉城,全办成”这一主题,安排布局了六个部分,也就是六个“办”。加快推进“综合受理、集成服务”,实现服务事项“一窗办”。政务服务事项通过综合窗口或综合平台进行受理,建立“窗口无否决权”机制,实行一窗进;

打通“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

推行“一个分转中枢、一个审批标准、一个联席制度、一个监控系统、一个绩效评估”的“五个一”运行机制,实施分类批;办理结果交由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出件,做到一口出。二是加快打通“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

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

推进网络通,形成市域一体化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推进数据通,实现市域公共数据全量归集共享;推进应用通,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推进上下通,实现国家、省、市、区县政务服务网络、数据、应用全面贯通。

建立“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服务事项“就近办”

加快建立“街巷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服务事项“就近办”。研究出台《济南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依托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建立市、区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常态化机制,推进权力下放、人员下沉、重心下移、窗口下设,解决“看见的办不了、能办的看不见”问题,做到各类服务事项即到即办。

减材料、减证明、减环节、不见面审批、减时限、减费用

加快深化“五减”改革,实现服务事项“简化办”。“减材料”,消除审批服务事项中的模糊条款;“减证明”,全面清理地方实施的证明事项;“减环节”,推广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减时限”,建立当场办结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减费用”,实行免费刻章、复印、双向快递等举措。

推行“你不用跑我来跑”服务,实现服务事项“舒心办”

加快推行“你不用跑我来跑”服务,实现服务事项“舒心办”。在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帮办服务、代办服务;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主题套餐”定制服务;健全定期上门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有求必应、随叫随到”的“保姆式”服务。

建立“找茬”监督机制,开通线上线下“找茬”通道

加快健全“服务好不好群众来评判”监督考评体系,实现服务事项“督着办”。建立“找茬”监督机制,开通线上线下“找茬”通道,持续推动服务效能提升;建立智能化政务服务“好差评”匿名反馈机制,实时公开评价结果;建立“末位”淘汰机制。

青岛

青岛市日前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推进流程再造必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的指导原则;明确了推进流程再造的重点任务,围绕决策、落实、督导三个层面,紧扣打通影响政务效能的痛点和堵点,建立九个方面的新机制,明确了每项任务的责任单位。

大刀阔斧冲破行政化的传统禁锢,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

意见指出,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认识市场、尊重市场、利用市场,坚决从“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大刀阔斧冲破行政化的传统禁锢,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

强化公务人员“公共事务服务者”的角色意识

坚持从企业、群众的需求出发,改革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强化公务人员“公共事务服务者”的角色意识,切实提高办事便利化水平和服务满意度。

实行重大事项“由上而下”顶格协调,减少决策层级和环节,需局长拍板的,局长开始就要牵头

对重大事项,传统决策方式是“由下而上”。顶格协调推进机正好相反,是“由上而下”。如,一件事如果需要局长最终拍板,从一开始就由局长召集相关方面研究决策,由局长分派任务,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推进落实。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的,也直接由局长明确责任主体,抓紧研究论证,限期反馈。实行重大事项“由上而下”顶格协调,减少决策层级和环节,缩短决策进程,最大化提高决策效率。

重大公共政策、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采取公开答辩、听证会等形式进行论证

过去,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往往是少数人研究、少数人决策、少数人知晓、少数人享受政策,没有实现效果最大化。

建立决策实施公开机制,就是对重大公共政策、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采取公开答辩、听证会等形式进行论证,提高决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青岛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建立决策事项公开答辩、听证会等制度,重大政策举措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一般事项可面向本部门本单位开展答辩,使决策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完善提升的过程。探索建立功能定位、土地规划等公共资源事先发布预告制度,形成公共资源透明化。

建立创意创新激励机制,主动对接在本领域本行业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企业家,鼓励企业家提出创意和想法

建立创意创新激励机制,就要广泛激发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想象力、创新力,将各方面创意创新导入党委、政府决策过程。主动对接在本领域本行业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企业家,鼓励企业家提出创意和想法,列出需要提供的政策和服务,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支持干部大胆创意、大胆变革,设立改革创新奖,营造激励广大干部创意创新竞相迸发的浓厚氛围。

建立促进市场配置资源机制,把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最高。政府要充分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轮机构改革中,青岛在17个经济管理部门都创新设置了市场配置促进处,目的就是要专门研究政府应如何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发挥作用,把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政府就去培育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则要更好地补位,发挥好政府作用。

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有关会议制度,充分赋予市场主体知情权、发言权。

建立促进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就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促进机构作用,在政府更好发挥事中事后监管作用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市场化配置资源新模式,把配置资源的权力真正交给市场。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有关会议制度,设置收发文“户头”,开辟信息“直通车”,充分赋予市场主体知情权、发言权。

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智能审批、不见面审批、秒批、“一链办理”

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更大力度放权力、减程序、减环节、减材料、压时限,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智能审批、不见面审批、秒批、“一链办理”,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全面提速。

建立平台整合资源要素机制,广泛搭建平台,善于运用平台

平台法,就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集聚配置资源、让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的一种市场化机制。有广泛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企业、中介机构和有关会议、展览等,都可以成为平台,都要尽可能做成平台。

建立平台整合资源要素机制,就是广泛搭建平台,善于运用平台,在更大空间整合资源、集聚资源、配置资源,让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用足用活大企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会议、会展等各类各层级平台,推动平台互联、信息共享、要素聚合。平台数量和质量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深入推进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去行政化,将功能区打造成为整合资源要素、实现高水平开放发展的高地。

突破传统部门工作割裂,推行首接负责制、协同责任制,突发事件、重大事项必须主动跨前一步、形成交叉

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就是突破传统部门工作割裂,推行首接负责制、协同责任制,突发事件、重大事项必须主动跨前一步、形成交叉。如,青岛围绕15个攻势等重点领域,建立一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改串联为并联,推动工作整合重构。再如,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各部门(单位)除常规性资金分配外,根据在15个攻势中担负的任务、实施的项目,分配相应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构建上下贯通、部门互联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通交互壁垒,解决部门之间“信息孤岛”问题,逐步实现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信息共享。

探索设立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数,定期邀请企业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建立依法倒逼政策兑现机制,通过向法律服务中介机构购买服务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宣传解读、适用咨询、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权益维护,促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探索设立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数,定期邀请企业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直接与各部门各单位考核奖惩挂钩,倒逼政策落实。

建立考核督查跟踪问效机制,打破“大锅饭”

突出关键指标考核、发展变化考核和差异化考核,拉开考核奖励差距,打破“大锅饭”。建立决策、执行、落实全过程督查体系,规定时限,明确标准,严格奖惩,跟踪问效。

赋予处长“退人权”,建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

以组织力、执行力为重点严管激活处长队伍,探索推行服务对象评分办法,处室人员评分总和作为评价处长优劣的重要依据,同时赋予处长“退人权”,建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层层拧紧螺丝传导压力。


烟台 

涉企审批领域

将企业开办时限全部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

对企业注册登记、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等必要环节,实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推广全流程、全范围网上办理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方式,完善公章刻制即时备案工作机制,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财务章、法人章等必要公章,将企业开办时限全部压减至1个工作日内。除涉及安全、生态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大力推行取消审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准入4种许可方式改革,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实行涉企政策“定向服务、靶向推送”“事前广泛征求意见、事后跟踪回访落实”和“进解促”制度,推动中央、省、市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满足企业所需所盼。

为优质客户提供纯线上、无面签、无担保线上“秒贷”

创新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抵押质押物范围,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行“互联网+小额信贷+大数据”等线上办贷模式,为优质客户提供纯线上、无面签、无担保线上“秒贷”。加快推进“首贷培植”行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实施涉企收费事项全公开

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支持企业引育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全面落实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以及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等政策。

对出口退税申报由“无纸化”向“免填报”演进

实施涉企收费事项全公开,建立举报快速查处、高效办理、联合惩戒等制度,推动涉企收费更透明、企业维权更便捷。对新办纳税人提供“套餐服务”,拓展“电子税务局”办税功能,加快“征前减免”税费优惠改革,对出口退税申报由“无纸化”向“免填报”演进,实现办税事项“一次办好”比例不低于90%。

把企业申报内容由105项压减至9项

推行大宗资源性商品“先验放后检测”,大幅缩减货物在港时间;完善“单一窗口”政务服务,提升电子口岸平台通关、物流、结算、支付等应用功能,推进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全面融合,2021年年底前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50%以上。实行“两步申报”,把企业申报内容由105项压减至9项,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推行“查检合一”,整合原海关和检验检疫的人员及作业流程,实现口岸查验、检验检疫一次作业。

把企业注销通过报纸付费公告调整为免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

完善企业注销“一网通办”系统,实现市场监管、税务、商务、海关等部门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并联办理、销项管理。把企业注销通过报纸付费公告调整为免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

建立审查材料、立案“快速通道”

建立审查材料、立案“快速通道”,确定专人负责审理,进一步加快案件审理进度。

为民服务领域

鼓励收养残疾儿童及简化收养关系诉讼解除程序

生育方面,探索“进驻医院、一事联办”方式,所有涉及新生儿的政务服务事项不出医院即可办理完成。收养方面,鼓励收养残疾儿童及简化收养关系诉讼解除程序。

把入园流程压缩为公开幼儿园基本信息、公开招生信息、组织报名录取、组织新生入园4个流程

规范小学初中入学证明材料,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一律予以取消。把入园流程压缩为公开幼儿园基本信息、公开招生信息、组织报名录取、组织新生入园4个流程。

推行微信查询和APP终端查询,实现失业登记即时办结

加快失业登记信息数据共享,在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增设失业登记信息查询打印业务,推行微信查询和APP终端查询,实现失业登记即时办结。

2020年年底前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

推行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制度,2020年年底前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医院提供挂号、缴费、查询等自助服务,接入“云急救”综合救治服务系统,实现急救患者一键报警、自动定位、“五屏联动”、快速急救等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等出院时即时结算

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补)助、退役军人医疗优抚补助、扶贫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结算,出院时即时结算。

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共享,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

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共享,建立网上预约、预审系统,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实现查封、抵押注销登记即时办结,异议登记、更正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他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

通过市住房公积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取消提供纸质要件复印件及相关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通过贷款业务“一窗通办”“一号办结”等方式,实现贷款业务即时审批。

户籍办理将通过“掌上户籍室”,实现手机提报、一次办结;

通过“掌上户籍室”,实现手机提报、一次办结;加快户政自助服务终端应用。

广泛应用出入境记录自助查询机、自助签注机、自助发证机等

出入境管理:实行远程预约、网上填报,优先办理。广泛应用出入境记录自助查询机、自助签注机、自助发证机等,实现自助服务贯通受理业务全流程、服务时间24小时全覆盖。

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办理

通过档案电子化、流程信息化、业务规范化,实行网上申办、网上审核,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办理。

城市管理领域

统筹安排雨污分流、水电气暖管线升级改造等项目施工周期

建立“问题发现、派发解决、反馈确认”闭环运行机制,及时解决路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井盖缺失、道路破损等问题。统筹安排雨污分流、水电气暖管线升级改造等项目施工周期,保持城市正常运行。

实现桶满即清、分类运输和处理

探索“智能环卫”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安装垃圾桶电子芯片等信息设备,推进垃圾清运处理机械作业“信息化”、清理运输“数字化”、日常管理“智能化”,实现桶满即清、分类运输和处理。

推行物业企业“红黑名单”制

推行物业企业“红黑名单”制,对信用档案、企业评级等实行动态监管。畅通网络、新闻媒体、信访部门受理等物业问题反映渠道,实行“社区——街道(乡镇)——县(市、区)”三级问题调解机制;充分利用司法、仲裁等手段,解决久拖不决问题。

实现供热、供气、供水、供电、物业、罚款等生活性缴费“一窗办理”“即时办结”

在政务网和手机APP设立用户服务窗口,通过整合连接相关服务企业网上支付系统,实现供热、供气、供水、供电、物业、罚款等生活性缴费“一窗办理”“即时办结”。

项目落地领域

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

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办事人员凭申请表、质安报监登记表、用地证明、规划许可、消防设计审查合格证(可容缺)、人防许可、施工合同(中标通知书)、缴费证明、建设资金承诺书“一套材料”即可办理施工许可。

环境影响、文物影响、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

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工程设计前完成即可,环境影响、文物影响、节能评价等评估评价和取水许可等事项在开工前完成即可;把供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报装提到开工前办理,建设项目的报装提到建设设计阶段,与建筑物同步进行设计,在工程施工阶段同步完成相关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办理接入事宜。

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

全面清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统一审批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限,与投资项目清单实现有效衔接。县市区工程建设审批事项清单,实行上级报备制。

紧急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常规性项目按《工作规则》提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实现“即提报、即研究、即审查”;紧急项目实行一事一议,设计方案审查内容不再包括建筑内部平面及剖面设计。

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项目投资人作出承诺后,进行模拟审批,土地出让后转入正式审批。推行施工图纸联审制度,把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其他部门不再单独审查。

推行“标准地”制度

获得新批工业用地企业按照相关标准作出承诺后,即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办理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对土地和规划手续完备、功能定位明确、单体项目个性化要求不高的特定区域,提前完成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前置性评估评审工作,形成整体性、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提供给建设项目共享使用。单体建设项目审批简化相关环节、申请材料或者不再进行评估评审。

实施“施工许可容缺图纸审查”机制

在前期刚性审批要件完成、确保桩基(基坑)施工可控的前提下,不再将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作为施工许可前置要件,允许建设单位在报审施工图并取得审查机构受理回执后,容缺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优化竣工验收流程,实行规划、土地、消防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

优化竣工验收流程,实行规划、土地、消防、人防、档案及建设条件落实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制定统一验收标准、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租赁、购买多层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场所

对适合使用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租赁、购买多层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场所;对符合规定的行业目录的工业项目用地,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的方式供地。建立更加灵活的不动产登记方式,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件的,可按栋或自然层办理不动产登记,土地可按共用宗或分宗办理相关登记。

来源:齐鲁网

政能量

阅读量:326.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3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