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攻坚一线看落实】三涧溪村的小康年

来源:闪电新闻

2020-01-25 21:4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5日讯  三涧溪村的年味儿,是从一声声的“打夯号子”中开始的。这个位于济南章丘的古村落,已经实现了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前不久,记者蹲点在三涧溪,感受这个小乡村里的新变化。

 三涧溪村的年是从“打夯号子”开始的,打夯,就是“打地基”,过去是盖房的一道关键工序,现在演变成过节的习俗。

在三涧溪村,记者问村民,“打这个夯有什么秘诀吗?”

“(四个角)抬起来就不用管了,剩下的就是我的事了。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打起来了!”三涧溪村村民刘维福说。

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是现在村里人的精气神,而以前,这个村一盘散沙,后来,村里换了新带头人,整顿班子,让党员带头转作风、促民风,几年下来,三涧溪村实现了由乱到治。

济南章丘区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在农村里,远亲不如近邻,一个党员先做做你四邻的工作,用那种亲情、那种老少爷们儿情来做工作,当平台,这样做效果很好。”

村里的工作有了起色,但怎么提高农民的收入?三涧溪村今后怎么发展?高淑贞也常常困惑。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涧溪村考察,当时总书记的一番话,让高淑贞深受启发。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我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番话,我很受启发,为了发展这一个村,根本的问题就是人才,村里种的、养的、工业、农业、三产等等都离不开人才。”高淑贞对记者说。

 王元虎夫妇是三涧溪村第一批回乡创业大学生,他们搞起了黑猪养殖。

“这批货是发往济南的,两个企业订的,一个八百多箱,一个六百多箱。现在后悔猪养少了,最近这一个多月我们装了2万多箱。2019年初我们订的1200万的任务,轻松就完成了2000万。”王元虎告诉记者。

别看现在订单火爆,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曾是这对小夫妻过不去的一道坎。尤其过年,50多万的粮食款和工人的工资,都需要支付,“看着天花板我们是大眼瞪小眼。”王元虎说。

支持好这样的大学生,就是为大家树榜样,高淑贞把自家房产证抵押给银行,借钱给夫妇俩,还动员村里人凑钱支持王元虎。

“我们只有把自己做强做好了,才能够去吸引和影响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乡村当中来,参与到农业当中来,真正让农村成为让人向往的地方、农业成为让人羡慕的行业。”王元虎表示。

在村里支持下,夫妇俩的养殖基地越做越大,现在,年出栏黑猪5000多头,安置村里200多人就业。王元虎还为村民们上了五险一金,每年向村里缴纳十多万的土地流转资金。

王元虎的妻子李少清说:“在我们最难的时候,村里的老百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那时候,我就数着指头说,等我们有钱了,我们怎么回报。”

在王元虎这个榜样的带动下,很多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又回到家乡。这个春节,趁着大学生回家过年,村委组织农业创业分享会,吸引人才回乡。

高淑贞在分享会上介绍:“整个这一片咱这一千亩地,你需要土地咱协调土地,需要资金协调资金。乡村振兴这是一片沃土,你们回来,只要是真投入上,踏踏实实地就能干起来了。”

分享会没白开,宋章峰已经决定回乡创业了。

济南章丘区三涧溪村回乡创业大学生宋章峰说:“我们决定回来创业,扎根在这里,计划育2万多亩的地瓜苗,带领乡亲父老,发家致富。”

2019年,三涧溪村建起高标准农业生态示范园,成立了生态农业合作社,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近300万元。下一步,三涧溪村还打算利用千年古村落发展旅游,打造远近有名的小康村。

“我认为小康村,就是老百姓有家有业,有吃有喝,老了不愁养,少了不愁上学,病了不愁就医。有想头,也有干头,有钱花,可持续,这就是我们的小康。”高淑贞说。

闪电新闻记者 姜洋 伊力 王树伟 济南台 张建芹 孙亮 王永年

来源:闪电新闻

闪电热点

阅读量:37.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8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