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当休矣!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满天飞的谣言

来源:闪电新闻

2020-01-26 21:46

发表于山东

网传今晚9时30分,白岩松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1+1》节目中将主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现场直播,邀请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不少人都信以为真,可是记者从《新闻1+1》工作人员处确认,此消息为谣言,今晚央视未编排《新闻1+1》节目。

今天是周末,周末原本就没有《新闻1+1》的节目,这本不难判断,但是疫情当前,紧张情绪下的民众却失去了原本的理性,捕风捉影、以讹传讹。像今天这条“谣言”,乍看不带“恶意”,但造成的后果不容小觑。试想,如果没有及时的辟谣,人们一看九点半没有节目,是否会产生各种猜测,引起社会恐慌呢?

而近期在疫情面前出现的谣言又何止于此?从“政府将安排飞机喷洒消毒药水”到“钟南山院士被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从“阿里武汉籍员工可享万元补贴”到“武汉卫健委领导感染后逃往上海”,从“盐水漱口防病毒”到“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五花八门的谣言满天飞,不仅扰乱了人们的视听,对正当渠道、权威信息的发布形成阻塞,削减了政府的公信力,更甚者,如果有人一旦轻信那些治疗的“偏方”,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或者不幸染上冠状病毒,错过了治疗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当此之时,全国上下都在为应对疫情奋战,疫情地区医护人员在救治一线夜以继日,各地医护人员不畏艰险紧急驰援,医疗器械工厂职工加班加点生产医疗产品,快递小哥穿行大街小巷运送抗击疫情物资……大家都在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竭尽所能,谁料肺炎未歇,谣言却起。涉疫谣言不止,会乱了抗疫人心。

针对这些谣言,官方机构、专家和媒体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辟谣,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辟谣的步伐再快,有时也不得不对谣言被动出招,不必说谣言在被辟谣之前已传播了多少受众,单凭一个“首因效应”,辟谣时即使有铁打的事实,有时也未必完全扭转受众先入为主的“已成心理”。在全社会集中力量抗击疫情的当下,官方机构和专家学者还要腾出手来对付这些可恶的造谣者,社会安全已然受到危害,这是对全社会努力抗击疫情所付出心血的辜负和亵渎。

造谣者有的为了“博眼球”而成为“赤裸小丑”,有的为了“赚流量”而不惜以误导大众为手段,国难当头对生命不尊重、对社会不负责,造成秩序混乱与人心恐慌,他们这种出发点的恶意与全过程的无耻,都该遭到全社会的指责和法律法规的严惩。谣言的传播者,可能有一部分是“扭曲的善意”,因为认知的局限和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出于对亲友“盲目提醒”的心理,充当了谣言的“二传手”,将未经证实的有关冠状病毒的治疗“偏方”传播出去,以显示自己对信息的“优先占有”和对亲友的“关心关切”。这种情况初衷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可原谅,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了谣言的帮凶。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修正案(九)》都对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者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造谣者注定难逃法律的制裁。就在昨天,1月25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谣言专项治理的公告》,对于各类“网传”、“听说”类谣言信息做了整治。公告称,对违规信息内容,微信官方将视其违规程度对违规帐号进行阶梯式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对帐号或帐号功能进行限期或永久封禁处理。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你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信息,要以国家或所在地区卫生健康委官方发布为准。对于网传信息保持冷静理性,要提高警惕和识别能力,参照官方消息做好自己的基础判断,一旦确定是谣言就随手举报。我们要始终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部署,有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努力,有全社会的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就是你我在抗击疫情中能做的贡献。(文/蔺炳正)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来源:闪电新闻

地评线

阅读量:174.1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