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繁”天达224天!28城市环保人齐聚德州学经验

来源:德州晚报

2017-12-23 08:49

发表于山东

1.jpg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形象的8个字,自2013年以来被纳入山东环保厅的空气质量指标,成为百姓对于空气质量好坏与否的直接评判标准。

但就是这简单的8个字,却成为近年来德州人头上和心里的“阴霾”。因为空气质量不乐观,尤其是进入冬季后雾霾天气高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几乎成为奢侈品。同时,由于应急不力,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受到环保部的约谈,德州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因重污染天气应急不到位被约谈的城市。

没有退路,没有余地,蓝天保卫战,在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成为一场德州必须打赢的战役。直面问题,亮出铁腕,科学治污,在这场考量德州市委市政府能力的战役中,用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由奢侈品成为常态,德州的经验做法也因此获得八方点赞。

2.jpg

德州交出漂亮“气质”成绩单

12月22日上午,德州富豪康博酒店,汇集了大量奔走在环保战线的“一把手”和科研人员,其中包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李海生,省环保厅厅长王安德,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孙韧,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山西省环保厅副巡视员白振兴,以及26个城市环保局负责人、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等。

他们来到德州的目的,是参加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现场交流会。“2+26”城市,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等、山西省太原等、山东省济南、德州等,河南省郑州等地。28个城市,为何会选择德州?

答案就在你我所感受到的实际变化。自今年以来,德州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几乎成为常态,朋友圈里的大好天气已经让人见怪不怪。

有组来自于环保部门的数据——今年1至11月,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24天,二氧化硫、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30.3%、14.1%、14.7%,二氧化氮浓度同比持平。同时,10月份以来,截至12月20日,德州PM2.5同比改善37.5%,改善幅度居“2+26”城市第九位;重污染天数仅为1天,同比减少91.7%。

这些科学精准的数据,反映了德州在空气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而此次环保人齐聚德州,就是要了解背后的经验做法,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3.jpg

五大路径直指污染“病根”

说起环境污染治理,很多人第一印象认为这是环保局的工作,其实不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气治理涉及到众多部门,比如说城管、经信、交警等,如何让这些部门各司其职,这就必须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作用。

为此,德州市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主任,并直接分管环保工作,8名市级领导任副主任,分工负责、分线作战,30余个行业部门为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党委政府统揽、分线作战”“谁分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大格局。

同时,为了寻找到德州大气污染的“病根”,德州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把脉问诊,找准德州大气主要污染源,并最终确定了“压煤、抑尘、控车、除味、增绿”的治理路径。

燃煤,是造成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但是百姓不能不取暖,为此,我市进行了“冬病夏治”,提前完成相关治理。其中,累计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3953台,削减燃煤260多万吨。并在全国率先推进清洁取暖工程,让居民家中烧起了低污染的清洁煤,并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今年,德州市又完成了6.7万户的“气代煤、电代煤”改造,超额完成省下达的5万户任务。

抑尘,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出台了中心城区“治尘令”,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重点企业和场所等均明确了治理细则,其中各类施工土石方作业在采暖季全部停止施工,堪称史上最严。

控车的力度同样史无前例,我市已全部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车用汽柴油油品抽检合格率达97.9%,中心城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97%以上,绿色出行规模初现。

除味方面,对中心城区、县城全部完成加油站三级油气回收治理,并对191家涉VOCs企业开展治理,其中石化行业已全部完成。同时,对4026家汽修企业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全面禁止露天喷漆作业。

增绿,德州市大动作不断,代表性的是“三年大绿化”工程和“绿满德州生态美市”行动,每年成片造林20万亩,同时建设的大运河万亩生态林场工程,不仅打造出城市西部生态屏障,更让运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4.jpg

研究成果助力德州空气改善

在现场交流会上有一个环节,即德州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李莉介绍德州大气污染的成因和治理举措。作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我市与李莉的团队实现了全面合作,将专家们的科学研判,作为我市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依据,成效卓著。

结合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需求,专家们协助编制了科学务实的秋冬季攻坚行动、采暖季错峰生产、扬尘综合治理以及货运车限行等系列专项方案。同时,市政府4次邀请课题组参加市、县政府两级常务会议,专家们在治尘、限车、柴油车尾气治理,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和VOCs治理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全部转化为市政府推进污染治理的决策和行动,也正是有了精准分析、科学决策作支撑,秋冬季以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才实现了大幅度改善。

不仅如此,德州市还借此建立会商机制。市环保、气象、经信、交警等部门与课题组建立了每日一商、每周专报、逢重污染加密的会商机制,实现了针对不同天气的应急响应和第一时间治理。

借力研究成果,积极解决问题,才有了德州空气的显著变化。2016年,德州实现了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率、PM2.5改善幅度、获得生态补偿资金的三个“全省第一”,今年德州的“蓝繁”指数更是大幅增加,获得全国赞誉。

5.jpg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大气治理是一项艰苦战役,德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依托科学研判与正确路径,德州已经走在一条通过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路上,正如市长陈飞在今年“两会”上所言——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守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解决,一年接着一年干,总有迎来绿水青山的那一天!

来源:德州晚报

德州新闻

作者:记者 潘晓泉 通讯员 赵晶 摄影 张刚

阅读量:29.6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