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白洋河打造4500亩人工湿地 门楼水库“三网合一”

来源:水母网

2017-12-26 10:33

发表于山东

前三季度,我市市区“蓝天白云”268天,位居全省第二。但由于我市能源结构相对单一、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等原因,有些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只有真正的消除了环境污染隐患,才能够确保城乡环境安全。

紧盯进展滞后的重点事项、环境整治的盲点难点内容和尚未完成的整治工程,环保督查犹如一柄利剑,斩断了污染源头,留住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近日,“2017年烟台环保世纪行”采访团,集中对我市关系环境安全的污染隐患展开了调查,水母网也相继推出以“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确保城乡环境安全”为主题,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的系列新闻报道。

白洋河打造4500亩人工湿地

门楼水库“三网合一”,筑起生态屏障保护饮用水源地

(YMG记者 王鸿云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保护水源地刻不容缓早已成为共识。栖霞境内白洋河流域、福山区内门楼水库作为烟台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近年来不仅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更是将天时地利人和相结合,打造出“湿地银湖”.

白洋河人工湿地日处理污水3万吨

白洋河发源于栖霞牙山山麓,蜿蜒百里,流经栖霞市区,素有“烟台母亲河”之称。

11月17日上午,走进栖霞经济开发区南桥村南,大片翻整好的土地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气息,往来车辆忙碌着,工人们也在紧张地作业。未来,这里将建成一片人工湿地。

记者注意到,在白洋河人工湿地上游的不远处,就是栖霞中桥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收集了来自臧家庄以及整个经济开发区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以达到国家一级A的排放标准。

在人工湿地未建成之前,污水处理厂生产出的尾水将直接排入燕地河中,随后,便流入了白洋河之中。而白洋河担负了饮用水水源地的重任,显然,需要更高的排放标准。

栖霞市环保局局长赵云刚介绍,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改善河流水库水质,自今年8月开始,栖霞白洋河人工湿地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的9月30日完工。届时,将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2万吨/日,白洋河河水1万吨/日,日处理污水总计3万吨。

4500亩湿地构筑水源地生态屏障

白洋河中的芦苇在初冬中迎风摇曳,不时引来野鸭嬉戏,一期项目规划用地970亩的人工湿地的建设正在快马加鞭,为这条河流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赵云刚介绍,近年来,栖霞共建成人工湿地4500亩,有效提高了河道的生态保护功能。

“白洋河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程采用表面流湿地、强化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净化水质。”

栖霞经济开发区国土环保部部长唐福杰介绍,白洋河人工湿地靠近污染源,附近的中桥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再经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后,可有效削减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等物质的排河量。能够达到地表Ⅲ级水的标准,完全可以直接排入白洋河之中。

而且,人工湿地既能净化水质,又能美化环境。

唐福杰介绍,根据项目规划,在开发区橡胶坝下游处的河道中将构建多级表面流湿地,1500m长河道范围内每隔300m建一处简易土石溢流堰,汇集水面,形成滞留塘,河塘两册将种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河心部分种植黑藻、苦草、金鱼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

门楼水库三网合并打造“银湖湿地”

白洋河下游汇聚成我市第一大水库---门楼水库,也是烟台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虽然眼下已然冬季,门楼水库中却风景如画。水面银波闪耀,之上野鸭嬉戏,随着寒风摇曳的芦苇之上,还不时会招来海鸥一游。保护饮用水源地,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福山投资3.2亿元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对门楼水库实施封闭管理,和实地生态修复,由此保护水源地。

“所谓水库的‘地网’即建设环库隔离网。隔离网环库而建,全长55公里。管护路全长45公里,新修连接路宽度5米,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机动车进入。”福山区环保局局长于文介绍,为保障“地网”不被人为破坏,维护水库封闭管理,“天网”、“人网”的及时完善也为水源地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记者获悉,门楼水库“人网”,即建设水库保安队伍。“在沿环库隔离网建设看护房15处,组建35人的水上保安队伍,24小时巡逻值守。

”天网“即建设全覆盖监控系统,依托水上派出所建立高清视频监控中心,沿环库隔离网和村居出入口,桥梁等重点部位安装数字高清监控设备,实现环库全天候实时监控;在重要交通节点设立检查站和路卡,严控危化品运输等交通安全隐患;在重要入库河口安装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质指标即时检测、自动报警,有效监测上游水源质量。


来源:水母网

烟台新闻

阅读量:19.5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