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总台看山东|中国之声5分钟头条关注青岛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来源:央广网

2020-07-27 18:27

发表于山东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央广网记者王茂盛 王伟 潘毅 山东台记者赵国伟 张磊)7月1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在头条用5分10秒时长播发《高水平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关注青岛上合示范区建设情况。以下为报道全文:

在2018年举行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两年多来,按照“物流先导、跨境发展、贸易引领、产能合作”发展模式,青岛更好发挥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打造中国与上合国家合作的新样板。

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在2018年举行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

习近平:我们要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地区贸易便利化进程,加紧落实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等合作文件。

两年多来,上合示范区积极探索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模式创新,逐渐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经验做法。

7月6日上午,一辆搭载日韩轮胎、汽车配件、电子元件等货物的“齐鲁号”欧亚班列“上合快线”缓缓驶出位于山东青岛的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12天后将到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市场部经理张照宇介绍,今年以来,“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量同比增加了40%。

张照宇:主要是韩国的小商品、电子配件等货物通过“齐鲁号”欧亚班列输送到中亚地区。原先只是中亚五国多一些,现在像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这些上合国家也在陆续延伸。

日韩和国内的商品经由上合示范区“西去”,上合及“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商品也不断加快“东来”的脚步。山东鹰谱农业公司在俄罗斯种植了10万公顷优质大豆,此前进口都是经过边境口岸交易,运输成本高昂,资金占用周期长。但如今上合示范区的“通关一体化”改革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运输成本。

公司总经理万秀敏:从俄罗斯起点一下子报到胶州了,全程报完了,你从家门口提货。

上合示范区还从政策突破、平台搭建、功能叠加、线路拓展、制度创新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推出了支持国际贸易发展的20条政策,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加速国际贸易主体集聚。

青岛海关隶属胶州海关副关长陈辉:上合示范区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我们积极开拓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创建具有上合特色的一些支持发展项目。旨在建立上合国家经贸的晴雨表,以及建立上合国家的商品检测标准,目的是为了推动上合示范区的发展以及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外商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合国家商会、企业到上合示范区投资兴业。今年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上合国家的投资热情不减。

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国企业家联合投资的青岛鲍曼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吉思:我们看好这里的交通便利优势,很短的时间又出台了贸易优惠政策,海关便利政策等。我们非常看好这里的机遇,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目前,上合示范区已与俄罗斯等10国达成特色商品展销、绿色农产品进口等42项合作共识。今年1-5月,上合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6%,外贸进出口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20%。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孟庆胜表示,上合示范区将继续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以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孟庆胜:借“上合”之势变为高质量发展之胜势,以制度创新促进双向开放,着力探索地方经贸合作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奋力当好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国创新发展先行者、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排头兵。

来源:央广网

央媒看山东

阅读量:72.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8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