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大迁建丨“和切豆腐一样,一个村庄就没有了” 滩区群众经历现实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来源:齐鲁网

2020-12-30 21:39

发表于山东

编者按:

为全面反映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生动实践,山东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了五集纪录片《大迁建》。真实记录滩区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向世代为害的“黄患”发起挑战,通过村居迁建、防洪安居以及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治本举措,彻底改变60万滩区百姓苦难命运,谱就新时代滩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恢弘史诗。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0日讯 新中国成立之初,黄河东明段时常泛滥,一个主要原因是黄河进入山东时特殊的走势。黄河进入山东后因为开辟新河,河道陡然变窄,洪水像一头困兽一样,与大地激烈地互相碰撞,在河道内连续转弯。而当时,经济十分落后,抗洪物资极为匮乏。

游荡型河段内黄河行洪极不规律,有可能前几年还是靠左岸行洪,今年就突然转到了右岸。不少在这个河段内的村庄都经历过现实版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沙窝镇的车卜寨村就是其中一个。车卜寨村村民贾运德称,“滚动的时候和切豆腐一样,快得很,一动就是几米,啪啪都掉进去了,一个村庄就没有了,全部都是水。”

提起1976年那场洪水,村里不少亲历过的老人还心有余悸。村民高继全称,“有房台,就在台上蹲着,谁的台高就往谁家去。”高高的屋台子,救了不少人的命。这种向上的生存本能,驱使生活在滩区里的人们开始想尽办法垫高自己房子的地基,这是黄河滩区一带一种特殊的现象。

无常的洪水让这里的人不得不过着简单、落后的生活,教育、医疗、文化等明显滞后,零星布局的小房台又让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难以深入。最贫穷的村庄,村民甚至吃水用电都困难。滩区行洪区的属性决定了滩区经济是单一的农业经济,不仅不能修建大型厂房,赶上发大水的时候庄稼还经常颗粒无收。

安居难、出行难、上学难、娶亲难、致富难,曾经困扰着一代又一代滩区人。尚学信马大参老两口往上三代人都生活在这里,即便生活一直清贫,却从未离开。他们说不是不想走,而是走不了。“家在这来,你不回这回哪。在这住着呢,水一下去赶紧回来。地也在这,家也在这。”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殿魁表示:“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他在滩区离着水近,这对于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你想人为地把它分割,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世世代代都如此。”

闪电新闻记者 刘皓天 编辑 张洁 报道

来源:齐鲁网

闪电视频

阅读量:31.2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