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山东|全面推进“四增四减”,齐鲁大地铺展美丽彩色画卷

来源:齐鲁网

2021-01-30 15:13

发表于山东

  编者按:定义2020年,很多人会说“艰难”“特殊”“不平凡”。对山东来说,这一年还有“智变”“砥砺”“了不起”。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下,山东顶住压力,在攻坚克难中书写了新的历史成就,全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都迈上了新台阶。

为此,齐鲁网·闪电新闻推出“了不起的山东”系列报道,梳理山东各个领域的发展成绩,呈现其“智”变之根本、展现发展之希翼。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0日讯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资源大省。过去,山东的资源结构偏重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

201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作为全国唯一专门制定“四减四增”行动方案的省份,山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际再回首,山东的变化有目共睹——

大气方面,全省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改善37%,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比2015年改善70%、15.8%,均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水环境方面,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断面年内均值全部达到或优于水质管控要求,优良水体比例73.5%,较“十二五”末提高20.5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也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1.5%,优于年度目标3.5个百分点;

土壤方面,全省受污染耕地全部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59%,超额完成90%的年度任务目标……

截至目前,攻坚战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国家下达的9项约束性指标已全部完成,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方位升级“生态圈”,增加产业新动能

山东如何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山东大力推进钢铁、铝业、地炼、焦化、化肥、氯碱、轮胎等七大高耗能行业产能压减、整合转移,努力实现高耗能行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质效提升。

铝产业是滨州邹平的优势产业。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过去的邹平铝业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耗偏煤、布局偏散、链条偏短、研发能力偏弱等痼疾……面对阵痛,滨州放弃走高耗能高排放、规模扩张的发展老路,打破路径依赖,闯出了一条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数据显示,2020年邹平“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预计达到34%,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全年“四新”经济投资增长54.3%,涉铝产业营收2500亿元,同比增长28%,县域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37.4%。邹平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国11家之一、山东省率先上榜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端铝产业集群列入全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图/2020年10月13日,邹平高端铝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滨州高端铝产业的华丽转身,既是山东从“规模最大”迈向“价值最优”的缩影,也是山东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的决心所在。2020年,山东累计整治“散乱污”等落后企业11万余家,压减粗钢产能1500万吨、生铁产能970万吨。“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3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44.5%,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做好能源“加减法”,推动能源结构变革

“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清洁电力输送到山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日最高负荷达到了430万千瓦,相当于泰安最大用电负荷需求,说明它的输送能力非常大。”位于济南市济阳区的特高压泉城站是山东省首个特高压变电站,2020年11月,这里创下新的接纳外电负荷。

“十三五”期间,山东通过“外电入鲁”、发展清洁绿色能源、压减煤炭产能等方式,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效果突出。

截至2020年11月底,山东通过“外电入鲁”累计接纳省外电量达到10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减少发电用煤911.9万吨,提前完成2020年1050亿千瓦时目标,极大地减少了碳排放;

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山东聚焦能源转型,坚定不移走清洁化能源发展之路,持续加快新能源建设,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2020年全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791.2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0.1%,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年发电量增长10.2%,占全省发电总量的14.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减少发电用煤310.2万吨;

煤炭消费压减是山东2020年重点攻坚任务,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山东聚焦可再生能源、核电、外电入鲁、天然气“四大板块”做加法,突出煤炭、煤电“两大行业”做减法,压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37061.9万吨,比上年下降10.4%,压减煤炭消费4312.7万吨,为完成“十三五”全社会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公转铁”更畅行,铁路货运量逆势上涨

2020年11月13日,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在胶州铁路物流园装车启运,7天后运抵新疆喀什、库尔勒等地区。此次商品车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我省“立足山东,联通全国”的铁路商品车运输通道基本形成。

“此前一辆汽车运输车一次只能装运6至8辆小轿车,而铁路一个车厢可装10辆小轿车,一列货车可运送290辆。”跟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量可靠、能耗低、污染小。连点成线、织线成网,攥指成拳后则更有力量。

2020年5月,济南局新组建的山东济铁陆港集团,统筹运营济南、青岛、烟台、德州、临沂、菏泽等10个铁路物流园,依托山东“四纵四横”铁路网络,搭建起“公铁海水空”多式联运平台。截至2020年11月,已发送商品车484389辆,同比增长10 %。

2020年,山东铁路运输呈现持续发力、逆势上涨的可喜势头。货运量预计发送23060万吨,同比增加2190万吨,2018年至今,山东铁路货运量实现三连增。“公转铁”更加畅行,不但凸显出铁路在山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也是国铁企业转型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节肥节药,绿色生产成现代农业“主旋律”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和农药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施用不仅能提升农业效益,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山东各地从农业生产理念转变,到技术模式集成,再到推广机制完善,持续发力节肥节药,绿色生产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在“果品大县”山东蒙阴,大大小小的果园随处可见。而且,每个果园旁都有几个形状各异的“粪堆”。当地果农介绍,这些“粪堆”是大家利用农业废弃物自制的有机肥。

自2017年2月开始,蒙阴县作为苹果优质生产区,承担了苹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经过3年探索,全县农民中形成了利用“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种”自制有机肥的热潮。废物利用,国家还有补贴,每亩施用3立方米(1.5吨)堆肥,补贴450元。过去没人要的农业废弃物,现在成了助农增收的“宝贝”。据当地农业局副局长李西亭介绍,有机肥种出来的苹果口感脆甜,糖度超过16%,在当地每公斤能卖到7元钱,客商更是抢着要。

图/绿色生产结硕果。2020年,山东成为我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

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的前提下,山东化肥、农药用量连续多年下降;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山东完成了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834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了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对1142家企业实行重点监管。16个市均至少建成1家综合处置中心,实现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产生量的基本匹配,全省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燃煤大户的“帽子”逐渐摘去,能源结构不断变“新”变“绿”,“公铁海水空”多式联运持续谱写新篇章……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将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山东。

 

闪电新闻记者 杨玉金 辛晟玮  报道

来源:齐鲁网

闪电深1度

阅读量:79.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