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看山东|杨立雄:创新困难群众帮扶机制 增进民生福祉

来源:齐鲁网

2021-02-27 14:09

发表于山东

编者按:2月18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在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站在“十三五”迈向“十四五”的门槛回眸,山东的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新的一年,如何铆足牛劲牛力,实现强省突破?闪电新闻推出“智库专家看山东”系列报道,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7日讯 “十三五”期间,山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工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了切实强化和充分体现。

杨立雄表示,山东省“十三五”时期救助保障工作的成功实践在于积极探索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扩大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全省低保对象达到147.6万人。全省特困人员由“十二五”末的21万人增加到32.9万人,全省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了54%。在临时救助方面,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实行急难对象24小时先行救助和小额临时救助乡镇(街道)直接审批,切实提高临时救助时效性。“十三五”期间共实施临时救助8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6.86亿元。

杨立雄看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推动完善了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城乡低保标准由“十二五”末的每人每月472元、283元增长到“十三五”末的732元、56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和14.6%;城乡低保标准之比由1.67:1缩小到1.31:1。

杨立雄特别指出,山东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取得新进展。如青岛市城阳区针对困难群体的心理问题开展了困难群体心理救助项目,由专业社会组织和具有专业水平的志愿者为困难群众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关爱服务,为困难群众点亮心灵“小桔灯”。青岛市城阳区“小桔灯”心理救助创新“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模式,实现了从“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的转变,从物质救助到多维救助的拓展。

闪电新闻记者 王渌  报道

来源:齐鲁网

闪电智库

阅读量:126.9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