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会新闻

山东生产总值连续突破6万亿和7万亿

生产总值连续突破6万亿和7万亿大关,2019年达到7.1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作为1亿人口的大省,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详细]

高铁成环运行 县县通高速
今年,高铁通车里程预计达到2110公里,实现省内高铁成环运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74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详细]
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妥善解决的难题,突破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周连华表示, [详细]
万元GDP能耗下降18.6%
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18.6%,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PM2.5浓度比2015年末下降34.2%, [详细]
答好共享发展“民生卷”
“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618万人,其中,今年前3季度新增就业9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0-10-27 15:07:33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下午2:30召开新闻发布会,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0-10-28 14:32:24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全景式展现山东“十三五”成就,全面系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山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全面系统反映我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和进展成绩,省新闻办组织“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第一场,邀请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先生,副主任许竹升先生,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先生介绍山东省“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周连华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2020-10-28 14:34:40 周连华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九大改革攻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谋划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

2020-10-28 14:35:08 周连华

一是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生产总值连续突破6万亿和7万亿大关,2019年达到7.1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作为1亿人口的大省,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二是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2016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巩固增强,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2:39.8:53.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2%。 三是发展动能实现战略性转换。“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6年的22%提高到2019年的28%,预计今年将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1%,较2015年提升7.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达到44.4%。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5万家,比2015年末增长近2倍。

2020-10-28 14:39:13 周连华

四是发展环境实现系统性重塑。制度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显著优化,省级事项1228项全程网办,1830项“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由2016年的20天压缩到目前的1天办结,市场主体达到1156万家,比2015年末增加500余万家。 五是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式发展。今年,高铁通车里程预计达到2110公里,实现省内高铁成环运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74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5亿吨,稳居全国第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1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的28.2%。实现16市城区5G网络全覆盖,136个县(市、区)主城区连续覆盖。 六是人民生活实现根本性改善。累计减少省标以下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达标,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19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31597元,较2015年末增加8894元,年均增长8.6%。物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年均上涨2.3个百分点。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妥善解决的难题,突破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

2020-10-28 14:39:40 周连华

五年来,我们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全力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集中打造“十强”现代产业优势集群,裕龙岛炼化一体化、日照精品钢基地、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产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深入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打造了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突破了量子通信、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端科技项目。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2329件,是2015年末的2倍多,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6位。

2020-10-28 14:40:20 周连华

五年来,我们打好协调发展“特色牌”,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农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连续21年领跑全国。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增强海洋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海洋生产力布局逐步由近海走向远海,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5%,较2015年末提高4.5个百分点。

2020-10-28 14:41:35 周连华

五年来,我们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把严高质量发展“标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集中打赢八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建立健全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生态补偿、联防联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深入实施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18.6%,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PM2.5浓度比2015年末下降34.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9.5%,设区市建成区166条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10-28 14:42:55 周连华

五年来,我们出好开放发展“组合拳”,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搭建自贸试验区、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儒商大会、山东对话日本产业对接交流会等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拓展。2019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突破2万亿元大关,较2015年末增长36%。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29.5%、31.8%和64.4%,较2015年分别提高4个、12.6个和18.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9%,好于全国25.4个百分点。

2020-10-28 14:45:14 周连华

五年来,我们答好共享发展“民生卷”,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盯准就业、住房、教育、文化、卫生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增加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十三五”以来,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618万人,其中,今年前3季度新增就业9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4%、97.74%、97.65%、56.75%,均高于全国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康复大学挂牌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成招生,北方医疗大数据中心落户山东。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实施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2020-10-28 14:45:31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0-10-28 14:45:57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各方面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分关注、充满期待。按照省里提出的目标,今年是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之年。请问,山东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主要抓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2020-10-28 14:51:47 许竹升

好的,谢谢您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关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国家赋予山东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是我省加快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统领性工程。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部署,举全省之力建设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主要从四个方面聚焦突破: 一是聚焦趟路子、做示范,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起到领头雁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趟出一条路子来。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实施意见和“十强”产业专项规划,出台配套政策文件500多个,颁布了全国首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成立“10+4”工作专班,完善“6个1”推进机制,构建完整的规划政策和实施体系,形成了全省上下推动动能转换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是聚焦优结构、增动能,深耕细作“十强产业”。狠抓产业集群培育,建立“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推进机制,大力支持70个“雁阵型”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了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等一批新经济增长点。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实施“领航型”企业培育计划,集中政策资源给予重点支持,2019年比2015年新增7家市值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狠抓现代化产业链培育,统筹推进“强链、建链、补链、保链”工程,全面推广“链长制”,围绕石化、汽车、家电、信息、海洋等重点优势领域,细化完善工作方案,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狠抓优良产业生态培育,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场景推进力度,建设运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两个国家级“双跨”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超过14万家。 三是聚焦搭平台、聚人才,大力实施创新强省、人才兴鲁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近三年累计实施600多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成功争取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户山东,国家燃料电池创新中心顺利通过评审。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首批4家山东省实验室启动布局。设立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机制更加灵活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2019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89家,位居全国第一。高质量建设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总数达到307家,引进院士285人。在全国率先对持有外国人才签证人员免办工作许可,1.5万余名外籍专家常年活跃在齐鲁创新一线。 四是聚焦稳投资、促增长,构建工程化项目推进体系。牢牢抓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优化省级重点项目体系,坚持竣工、开工、储备、谋划等“四个一批”,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实施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和周期滚动,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推动土地、能耗等要素全省统筹、精准对接,连续四批推出总投资3.5万亿元1577个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占全部产业项目的比重达65.6%。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回补了“空笼期”和新冠肺炎疫情损失,成为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新旧动能转换不放松,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盯紧关键点和突破口,做优做强“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聚力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奋力趟出一条富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2020-10-28 14:53:49 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都知道,山东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国家很多重大战略,比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经略海洋、优秀文化传承等,山东都承担了重要任务。请问“十三五”时期,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布局?目前进展如何?

2020-10-28 15:02:26 周连华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您刚才提到的这几项任务,既是关系国家全局长远的重大战略,也是山东具备领先优势可以大有作为、走在前列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山东在重大战略实施中的功能定位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做好结合的文章,谋划提出八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省委、省政府坚持“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大力支持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支持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全面启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建设,初步形成了“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开展全省25个沿黄县普查调研,制定完善我省实施规划及重点专项规划,谋划提出黄河口国家公园、沿黄达海高铁大通道等重大项目500个,打造服务沿黄省区的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国际会客厅”,构筑沿黄科创走廊和特色优势产业带。 在对外开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构建起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四梁八柱”。“十三五”期间,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吸引注册企业2.2万家,112项试点任务已实施82项。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并推动建设的,截至目前,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常态化开行17条国际、国内班列。高标准启动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滚动推出104.3平方公里产业净地,面向世界500强精准招商。圆满完成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承办任务,成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山东国际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乡村振兴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核心目标,五年来,我们坚决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提升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粮油、果蔬、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每年向市场提供商品粮3500万吨以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全力保障北京、上海、湖北以及全国市场农产品的供应,受到全国人民点赞。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28个。龙头企业9600多家,家庭农场7.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万个。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2019年降至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增至17775元和12309元,年均增速均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我省被纳入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范围,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500个,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29个,居全国首位,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在经略海洋方面,制定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方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引领全国海洋研究的主体力量。启动实施海洋超算和大数据平台、“蓝色粮仓”、海洋物联网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形成了青岛船舶、烟台海工、潍坊动力装备等优势海洋产业集群。201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占全国的20%以上。全面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集装箱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综合服务功能大幅跃升,加快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迈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44处,占全国的40%。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青岛、烟台、日照、威海入选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城市。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高水平谋划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在研究阐发、传播普及、提升能级上探索实践,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聚力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品牌,成功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搭建起国际性文明对话和学术交流高端平台。省部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挂牌成立,与儒学研究高校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在世界儒学研究和交流传播中充分保持话语权。

2020-10-28 15:03:17 齐鲁晚报记者

“十三五”期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请问,反映到指标上,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如何,主要指标是否能如期完成?

2020-10-28 15:07:42 许竹升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对于“十三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我们正在进行总结评估,有一个初步判断:五年来,新发展理念在我省得到全面贯彻,规划《纲要》确定的4大类32项指标任务正在加快推进,其中有15项已经提前或超额完成,总体达到预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总要求,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主要呈现三个鲜明特征: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翻番”目标预计可如期实现。2019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242美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比预期目标高1.1个百分点,今年只要再增长1.2%以上,就能实现翻番目标。 二是“三大攻坚战”硬任务扎实完成。在精准脱贫方面,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指标任务全面完成。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2亿元,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今年年底前黄河滩区将全面完成迁建任务,圆了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在生态环境方面,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多数资源环境指标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规划目标是降低10%,2019年已降低22.3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规划目标是降低17%,2019年已降低18.56%。二氧化硫排放减少,规划目标是减少27%,2019年已减少28.2%。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施“金安工程”,今年上半年全省不良贷款率2.59%,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三是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主要民生指标超出预期。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618万人,提前完成累计550万人的规划目标。全力推进社保提质扩面,2019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428.3万人和9569.6万人,均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加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252万套(户),超额完成180万套的目标任务,600余万棚户区群众“出棚进楼”。 目前看,完成难度较大的主要是个别经济建设指标。比如,2016至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左右,低于7.5%的规划目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对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咬定“六稳”“六保”目标不放松,决战决胜最后两个月,巩固企稳回升态势,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2020-10-28 15:08:14 中新社记者

改革是时代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再一次强调改革的重要性。盘点山东省“十三五”时期的改革,有哪些重点、亮点,可否给我们介绍一下?

2020-10-28 15:13:36 许竹升

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以来,我省深入落实党中央对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加强高效制度供给,推动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印发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及12个配套实施方案,形成了“1+N”制度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省委确定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二分之一以上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行“负面清单”放权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赋予自贸试验区和上合示范区更多省市管理权限。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出台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26条措施和流程再造10条意见,容缺受理、帮办代办、吐槽找茬、窗口无权否决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阳光雨露”,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便利,创业创新创造的新生态逐步形成。 二是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实施实体经济45条、扩内需补短板42条、“六稳”30条、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25条。改建组建13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实施省属国有企业混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山东铁投集团、港口集团、机场管理集团挂牌成立,山东重工、山东能源、山东高速等省属企业完成战略性重组。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非公十条”等,深化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企业产权保护,建立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85个,其中20个入选国家级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加快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加大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要素省级统筹,有力支持了企业快速发展、项目快速落地。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现代财税制度,出台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意见。加大专项转移支付清理整合力度,省级专项转移支付由2013年的243项压减到61项。深入实施营改增试点和资源税改革。恒丰银行顺利改革重组,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任务,设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搭建金融辅导体系,创建临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推动首贷培植、银税互动、应急转贷、无还本续贷等重点措施落实,打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组合拳”。 四是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率先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和首席专家“组阁制”改革。出台《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启动建设2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自贸区建设成效逐步显现,落地117项试点经验。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开放合作、土地财税、薪酬管理等18项配套政策落地,54家开发区体制创新试点单位内设机构撤减64.9%,代管乡镇压减46.2%。此外,城乡区域、生态文明、社会民生、文化事业等领域改革措施正在落地见效。 这些重大变化表明,全省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越来越完善,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巩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九大改革攻坚为统领,以坚定决心和更大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加快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2020-10-28 15:14:36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今年面对疫情的冲击,前三季度我省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交出了一个亮丽的成绩单,具体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2020-10-28 15:22:04 陆万明

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见事早、行动快,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坚决有力,有效对冲疫情不利影响,充分激发经济内在韧性潜力,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1.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7.7、2.1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快1.2个百分点,呈现出短期强劲反弹态势。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走势与过程看,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一是经济复苏态势稳固。我省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动能转换底板加厚、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扛住了年初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二季度全省经济开始全面恢复,进入三季度,积极因素加速集聚,经济整固走稳势头更加明显。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0%,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夏粮、秋粮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有望再超千亿斤。工业生产加速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比上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0.1%,增速创年内新高。服务业持续回暖,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1个百分点。投资稳步上行,增速达到2.7%,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复苏加快,三季度零售额增长5.2%,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进出口好于预期,增速达到4.2%,比上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二是转型升级步实态稳。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高端化工、高端装备产业分别增长13.8%和15.1%。新经济投资加速布局,“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5.8%,高于全部投资13.1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8.6%,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1%,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2.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动力增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1%,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增长1.7倍,新能源汽车增长35.9%。 三是绿色发展蹄疾步稳。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0.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16.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下降14.0%,累计压减煤炭消费4354.9万吨,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空气质量改善明显,黑臭水体整治有力,地表水优良率显著提升。 四是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前三季度达到163.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60.5万户,增长14.5%。交通物流保持较快增势,铁路货运量增长12.1%;邮政业务总量增长38.2%,快递业务总量增长44.2%,分别比上半年提升4.7和5.1个百分点。信贷投放持续加快,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9月末企(事)业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0.3%,占比达到63.4%。 五是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93.9万人,比上半年增加42.1万人。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物价涨幅稳步回落,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已步入温和上涨区间。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前三季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5%和4.2%,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8和2.6个百分点。民生社会领域投入持续加大,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18.1%、41.6%和35.3%。 总的看,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投资拉动、资金促动、政策推动效应持续释放,总体呈现全面恢复、稳步回升、逐渐向好的特点。下一步,全省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促进扩消费、强投资、稳外贸外资,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0-10-28 15:22:26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请问通过“十三五”发展,老百姓在哪些方面能够真切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10-28 15:29:32 陆万明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持续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增加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十三五”以来,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镇新增就业由2016年的121.0万人增加到2019年得13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升,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16年的63562元增加到2019年的84089元。从居民收入看,201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6年提高7748元和3821元。从恩格尔系数看,2019年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0427元,比2016年提高4501元,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6.5%,已达到联合国20%-30%的富足标准。从物质生活看,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升级,人民生活更加舒适便捷。2019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1.7辆,空调125.5台、电脑63.0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近年来,我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幸福感体现在老有所养,2019年末,全省各类保险参保人数均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852.5元,比2016年增加327.5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105个,比2016年末增加4632个。幸福感体现在住有所居,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由2012年的33.4和38.4平方米增至37.1和43.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高、设施基本完备。幸福感体现在学有所教,2019年,研究生培养机构34所,在校生11.5万人,比2016年增加3.3万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增,2017年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120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幸福感体现在病有所医,2019年末,全省医院比2016年末增加596所;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4.0万人;卫生机构床位增加8.7万张。全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夯实筑牢小康生活的“压舱石”。2019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16年下降38.1%和38.3%。市域社会治理水平较大提升,全省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共划分网格15.8万个,配备网格员26.9万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村(社区)达到100%。

2020-10-28 15:29:58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李建楠,联系电话:86191829。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