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十三五”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成绩单”

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势头良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详细]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重点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海洋、海洋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 [详细]
生产总值过千亿县有8个
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51%,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16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50%。 [详细]
加强与沿黄8省对接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精准对接国家区域战略。 [详细]
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显著
山东省新旧动能办王海林在发布会上表示:“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鲁西5市发展,5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0-11-12 15:47:51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政策处陈鹏飞,联系电话:86191781。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11-12 15:47:10 王海林

2018年、2019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和《支持菏泽市及鲁西其他四市发展若干政策》,全力支持鲁西5市发展,5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19年,菏泽市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8位,比2018年上升5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枣庄、聊城、德州、滨州等市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不断增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产业升级态势明显。加快特色化产业集群培育,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支持5市8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做大做强。2019年,菏泽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增长20%,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滨州市高端铝、纺织等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大关,魏桥绿色智能纺织一体化项目实现5项“世界首创”。加大工业技改升级和科技创新力度,下达科技创新发展资金5.6亿元,对5市省级重大技改项目、高耗能行业调整提升项目进行贴息支持和综合奖补落实资金5.3亿元,菏泽市200家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1家。 重大项目聚力突破。统筹推进菏泽牡丹机场、鲁南高铁、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邹平货运铁路专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2019年,5市累计列入省重大项目135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36个、争取投资112亿元。2020年,安排专项债项目386个、落实资金996亿元。加快高能级平台建设,2018年以来,5市累计建设产业、科创、园区等国家级平台11个、省级平台230多个。 要素瓶颈加快破解。土地方面,安排省级统筹指标2.3万亩用于重大项目建设;5市共流转挂钩节余指标4千多亩,交易金额17亿元,占全省的60%。资金方面,分配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84亿元,占总规模的39%;下达鲁西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725亿元,占全省46%;2019年以来,省企业应急转贷引导基金对5市配资21亿元,支持企业199家。人才方面,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8名,新引进全职国家级专家13人,是前十年入选总量的1.2倍;支持5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80个,总资助资金近亿元;协调选派190名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职,占全省总数的42%。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大力支持5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个数分别达到6个;入选第二批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项目50个。加大对菏泽的政策倾斜力度,2019年安排菏泽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69亿元,占切块分配各市资金总规模的18.2%;安排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7.6亿元,居全省首位。选取菏泽作为全省试点,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曹县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十大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工作典型县”。聊城“平清种增改”做法在全国推广,胡同硬化“户户通”经验在全省推广。鲁西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扶贫工作重点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动力电、穿村公路、卫生室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和鲁西5市,聚焦重点领域、扭住关键环节,在规划引领、政策落地、基础设施、乡村振兴、动力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鲁西5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0-11-12 15:41:53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长期以来,鲁西地区一直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板。请介绍一下我省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取得的成效。

2020-11-12 15:41:30 王润晓

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做出统筹推进“三个市民化”工作部署,着力破除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一、健全政策体系。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等“三个市民化”。围绕落实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了《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通知》《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打出了一套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组合拳”。 二、谋划实施路径。组织开展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大课题研究,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全省东中西部7个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开展蹲点调研,全面了解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意愿和诉求,赴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考察学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编制实施了《山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设区市和城镇化试点县(市、区)全部编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狠抓任务落实。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一是保障“学有所教”。颁布实施《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推行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制度,保障新建居民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建设交付,全省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800余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30万个,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二是保障“劳有所得”。实施“山东省就业创业能力提升3项行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行动、山东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山东省企业职工岗前培训行动),创建“四型就业社区”(就业充分型、创业活跃型、平台智慧型、服务标准型),加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今年初,省政府出台稳就业24条措施,多渠道提供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三是保障“病有所医”。深入实施《“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推进47个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全省远程医学中心省内联网医院达到300余家,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10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开通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2000余家。淄博市率先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成10个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四是保障“老有所养”。扎实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全省已建成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30多处,建设日间照料中心近5000处,截止2019年底,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万个,养老床位64.4万张。五是保障“住有所居”。出台了《推进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工作指导意见》,首次将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补贴范围,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已分配入住19.7万套,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国家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发放任务,21万户次家庭享受了住房租赁补贴。

2020-11-12 15:38:05 齐鲁晚报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围绕市民化做了哪些工作?

2020-11-12 15:37:38 王海林

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纳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范围。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领域,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加强省际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在我省落实落地。 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逐步建立鲁苏豫皖交界地区污染联防联控机制,4市优良天数比例均实现较大幅度改善。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开展自然湿地保护修复,建立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沂沭泗河生态走廊、南四湖生态保护等工程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济宁都市绿心生态治理等项目成为全国采煤塌陷地治理的典范。 重大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立足联通苏北、沟通豫皖,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开通运营,雄商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改造工程、湖西航道整治工程、新万福河复航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线山东段基本完成。 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做强平台载体,支持济宁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枣庄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鲁南区域建设布局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枣庄鲁南大数据中心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临沂市被认定为省医养健康产业“雁阵型”集群。依托淮海经济区文化旅游联盟、文旅融媒体联盟等,联合推出淮河红色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全国红色文化旅游高地。 共建共享取得新进展。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省共建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服务平台,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着力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支持4市开展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加快构建济枣菏、临日现代化都市区。推进人才高地建设,联合开展淮海经济区职业院校跨区域教育合作。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区域诊疗服务能力,我省7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3个位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临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顺利获批, 临沂商城在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国家布局9处海外商城、商品展销中心和海外仓,匈牙利中国商品展示与仓储物流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菏泽内陆港、枣庄临港产业园、济宁保税物流中心等陆续批复设立,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青岛保税港菏泽功能区加快建设。 作为明年省际联席会议轮值省,我们将认真履行职责任务,筹备召开淮河生态经济带第三次省际联席会议和城市合作市长会商会,充分发挥省际联席会议组织和推动作用,与四省携手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20-11-12 15:30:51 大众日报记者

不久前,召开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第二次省际联席会议,请问我省在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2020-11-12 15:30:19 王润晓

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口总量较大、经济基础较好,是东部沿海地区重要城市群之一。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关于城市群建设的有关要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做大做强县城,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了2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75个小城市,1072个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一、编制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2017年初,省政府批复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统筹推进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六个一体化”。完成了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提升济南、青岛核心城市能级,莱芜撤市设区划入济南市,青岛即墨撤市设区,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济南、青岛城市建成区人口超过500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加强跨省协作,成立“黄河流域城镇供水行业发展”协作机制,举办疫情背景下城镇水污染控制与饮用水保障技术院士论坛,发出“济南倡议”。开展了《山东沿黄地区新型城镇化布局和发展研究》,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供了基础支撑。 二、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实施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开工建设济莱高铁、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济郑高铁和黄台联络线,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000公里,省内高铁成环运行;济青北线扩建完成,济泰高速全线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组建山东港口集团公司,全省拥有3个过4亿吨大港,沿海港口年吞吐量突破15亿吨,居全国第二;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新建菏泽机场项目初步设计已获批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基本建成,现代化港口群、机场群向一流水平迈进。全面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油气主干网加快完善,烟台龙口南山LNG接收站获得国家核准批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100万千瓦以上。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16市城区5G网络全覆盖,136个县(市、区)主城区连续覆盖。 三、大力培育新生中小城市。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新的中小城市培育实施方案和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公布了8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15个I型小城市,10个新生小城市、30个重点示范镇培育名单。深入滕州、金乡、邹平等地开展调研,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城市培育试点评估,分析问题不足,完善改进措施,寿光市达到中等城市人口规模标准,莒县、乳山、禹城等达到Ⅰ型小城市人口规模标准;22个特色小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2020-11-12 15:27:25 中新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请介绍一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情况。

2020-11-12 15:26:51 王海林

“十三五”时期,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山东比较优势,深入谋划工作思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加强省级统筹,拓宽山东开放大通道,打响“齐鲁号”欧亚班列品牌,2019年开行1054列,同比增长185%,跻身全国第4位;今年已超过1200列,提前2个半月完成年度目标,搭建起直达沿线14个国家42个城市的海铁联运网络,构筑了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组建省港口集团,海上航线近300条,数量和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省港口集团—中远海运特运北极航线成功首航,打通了经北冰洋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的蓝色经济通道。成立省机场管理集团,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基本建成。成立全国首家地方多式联运发展企业联盟和“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联盟,开通多式联运航线68条。持续推进中韩陆海联运,实现威海—仁川“四港联动”物流一体化,截至今年9月累计贸易额15亿美元。 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大力实施境外百展计划,沿线国家展会数量占全省近40%。举办儒商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持续挖掘贸易新增长点,获批济南、青岛等7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我省对沿线国家进出口额累计2.5万亿元。前三季度,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0%,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8个百分点,占全省进出口比重超过30%,为稳定外贸增长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推动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我省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累计达560亿元。前三季度,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增长92.8%,占比超30%。万华集团投资12.6亿欧元与匈牙利宝思德公司合作,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中东欧最大的投资项目。玲珑轮胎塞尔维亚项目总投资9.9亿美元,是塞尔维亚最大的中资项目。纳入商务部统计的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9家布局在沿线国家,中欧商贸物流园、海尔鲁巴经济区等4家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全部位于沿线国家,初步形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木材加工、家电等海外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对外工程营业额超过2100亿元。成立山东海外工程建设发展联盟,青建集团、烟建集团等10家企业入选国际承包商250强。 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在沿线国家建设孔子学院5所、孔子课堂2所;成功举办9届世界儒学大会,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全球知名文化品牌。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共建了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巴尔干地区首个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国际友城发展大会,目前,我省与沿线38个国家建立友城101对,与沿线45个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90对。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乌克兰、波兰等20多个国家开展视频连线,分享我省防疫成功经验。 当前,山东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要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用心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0-11-12 15:19:45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请介绍一下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效。

2020-11-12 15:19:26 王润晓

谢谢你的提问。“十三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城镇化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立足实际,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51%。 一、强化规划引领。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化工作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组织规划实施评估,指导设区市和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确保了规划落地落实,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围绕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新生中小城市培育等重点任务,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组织开展了30余项课题研究,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突出试点示范。我省共有14个地区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数量全国最多;省里分三批确定了27个省级试点,覆盖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13条经验和1个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12条经验和3个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省公安厅制定了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有序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济南成为全国第三个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省会城市。淄博市、滕州市、邹平市以居住证为载体,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二是深化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各地整合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城镇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青岛市、德州市、郓城县、新泰市、广饶县等地区通过直接融资、PPP模式、发行债券、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确保了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十三五”期间,莱芜并入济南,茌平等7个县(市)改区,邹平撤县设市,济莱同城化、聊茌东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行政管理权限,行政事项审批时限大幅缩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四是创新发展路径。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脉,建设宜居城市。青岛市大力推进全域绿色城镇化、威海市聚力打造精致城市,邹城市精心建设“人文邹城”,沂水县全力打造沂河八景,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三、完善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成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地设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了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等财政激励政策,累计下达市民化奖励资金76亿元,安排城镇化试点专项资金6.3亿元。省委组织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多次组织城镇化专题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城镇化工作能力水平。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建设全省城镇化数据信息平台,持续开展城镇化统计监测,威海、临沂等8个设区市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2020-11-12 15:14:36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省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做了哪些工作?

2020-11-12 15:13:56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0-11-12 15:13:46 王海林

五、坚持开放合作,主动融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国际地方经贸合作、区域协同开放等8个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胶州和临沂“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等高能级平台。“十三五”以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突破2.5万亿元、实际投资超过560亿元、完成工程营业额超过2100亿元。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开展了沿黄25县市区普查调研,摸清底数,高水平编制我省实施规划。加强与沿黄8省对接,提出7个领域近100个合作事项。谋划提出黄河口国家公园、沿黄达海高铁大通道等重大项目556个,打造服务沿黄省区的黄河流域出海口和“国际会客厅”,构筑沿黄科创走廊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力推动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精准对接国家区域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航空航天、教育医疗等高端产业转移。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推进济南“京沪会客厅”先行先试,吸引上海、南京等高品质要素资源向我省辐射。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省合力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牵头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各市,持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积极推动重大政策事项落实落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大的力量。我们欢迎新闻界的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宣传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谢谢大家!

2020-11-12 15:11:56 王海林

四、坚持城乡统筹,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山东半岛城市群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51%,比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16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超过50%。全省形成了2个特大城市、9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75个小城市均衡分布的空间体系。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万亿元,稳居全国第3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 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了扩权强县改革、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举措。50个重点事权综合改革试点县在项目投资、自然资源开发等5个领域,与14个省有关部门实现了直通。在81个县开展市县同权、流程再造改革,16市向县级累计下放4500多项行政权力事项。2019年,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县有8个,过500亿的40个,分别比2015年多1个和3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的县有10个,50亿的县有32个,与2015年相比,均多5个;不足15亿和10亿的县分别比2015年少17个和6个。 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展开,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增长9.1%,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个百分点。

2020-11-12 15:10:40 王海林

三、坚持陆海统筹,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重点培育壮大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智慧海洋、海洋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0%,占全国海洋总产值近20%;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新认定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14家,总数达到32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44处,占全国的40%。 海洋科技支撑更加强劲。“十三五”以来,我省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实施了“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研发了智能浮标、深海浮标、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蛟龙号、科学号以及海龙、潜龙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 港口整合红利日益显现。整合沿海港口资源,组建省港口集团。前三季度,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29万标箱,同比增长4.9%和4.1%,在疫情冲击形势下实现了难能可贵的“双增长”。 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233个,建设各类海洋保护区40个;累计修复岸线247公里、海域2300多公顷,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7.6万亩。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约90%。

2020-11-12 15:08:34 王海林

二、坚持腾笼换鸟,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7年的57.6%提高到2019年的78.2%。“四新”经济加速成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19年的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三年提高6.3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29件,是2017年的1.32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年翻了一番多,突破1.1万家。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2019年全省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3年来增长46%;前三季度,在疫情严重冲击下,市场主体新增156万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近3年累计削减省级行政事项4000多项,全面推开“一网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掌上办”服务事项突破2000个。

2020-11-12 15:06:39 王海林

一、坚持融合互动,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制定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出台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规划。 基础设施加快联通。今年,高铁通车里程预计达到2110公里,实现省内高铁成环运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突破74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郑济高铁、鲁南高铁等项目加紧推进,济泰高速、枣菏高速、济乐高速南延线、文莱高速等建成通车,济泰、济聊、济齐等8条城际公交开通运营。 产业协同加快推进。推广应用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全省8万家工业企业。省会经济圈成立科技创新联盟,胶东经济圈争创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级示范区,鲁南经济圈谋划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文旅资源加快整合。成立文旅一体化合作联盟,省会经济圈打造“山水圣人”黄金旅游线路,胶东经济圈打造仙境海岸旅游黄金带和滨海文旅融合示范区,鲁南经济圈策划推出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行泰山优惠年卡,济泰市民享受同城待遇。鲁南经济圈推出台儿庄等17个重点景区,对鲁南4市市民实施同城化门票优惠政策。 公共服务加快共享。省会、胶东经济圈实现企业开办“全域通办”。省会、鲁南经济圈成立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联盟。胶东经济圈实现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和驾照等异地办理。省会经济圈成立校企地合作联盟。 区域融合战略支点加快形成。加快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积极推进济泰、济淄同城化和济齐全面融合,谋划打造省会经济圈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突破菏泽鲁西崛起。

2020-11-12 15:04:22 王海林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其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构建了“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融合发展、一体发展势头良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2020-11-12 15:03:24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办“‘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省新旧动能办副主任王海林先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润晓先生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海林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0-11-12 08:41:42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下午3:00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新旧动能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同志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