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发布会新闻

“十四五”山东将持续深化改革攻坚

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时,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占辉用了“五个聚力”:聚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

山东聚力经济体制改革
围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探索区域一体化机制。 [详细]
“硬核”促就业!
“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青年见习计划、齐鲁乡创计划, [详细]
办事环节压减88%
截至今年2月9日,全省已发放覆盖30个新增行业综合许可证2109张,办事环节、申请材料、 [详细]
今年各级直达资金超1500亿
山东省各级直达资金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比去年直达资金规模翻了一番还多。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1-02-23 11:10:30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委政研室典型宣传处李卫东,联系电话:51775595。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02-23 11:09:54 杨占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改革宣传引导要到位”,多次强调要“树立强大改革气场”,这为改革宣传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省委改革办将会同省委宣传部,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邀请新闻媒体上阵,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式展开改革宣传报道,初步考虑每年策划一系列集中宣传活动。一是开展改革“宣传月”活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开辟专门栏目,集中展开改革主题宣传报道。今年计划组织两轮,现在正在展开第一轮,近期《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陆续刊登、播出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和访谈,反响很好。二是开展系列新闻发布。适时组织重大新闻发布会,介绍改革进展、改革成效,宣传解读改革政策、改革举措,回答社会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社会知晓度。三是开展改革齐鲁行活动。邀请省内外主流媒体、网络大V、知名公众号等,深入改革一线,了解改革方面的鲜活经验和典型案例,反映齐鲁大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的成效。四是开展改革史教育。结合今年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全省开展改革史教育,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展望“十四五”深化改革的美好前景,增强各级做好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一点就是高度重视发挥《问政山东》栏目的重要作用,去年栏目围绕九大改革攻坚组织了九次问政,提出了一些问题,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各方面反映很好,初步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平台公开—政府回应—群众评判—及时应诺—跟进解决—警示借鉴”的改革监督与落实闭环机制。最近,省委深改委第十次会议专门就这一栏目的改革创新进行了研究,将进一步发挥《问政山东》推进改革的作用。 谢谢!

2021-02-23 10:59:52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刚才介绍了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营造改革浓厚氛围,请问有哪些具体措施?

2021-02-23 10:58:59 郭之祥

2021年2月1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批复,省市场监管局印发了《全省开展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自2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实现五大方面新突破。 一是简易注销适用范围新突破,拓展适用范围。将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由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拓展至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各类企业分支机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让更多企业分享改革红利。 二是压减时间新突破,压缩公告时间。将45天公告时间压缩至20天,简易注销耗时减少一半。 三是制度设计新突破,建立容错机制。允许因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股权被冻结、出质、企业所属分支机构、未办理注销登记等情形终止简易注销的企业,在上述异常状态纠正或消失后再次申请简易注销,继续享受快捷注销服务,制度设计更加友好。 四是注销办理形式新突破,实行全程网办。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只需线上填报相关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申请书、承诺书,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和自然人混合签名功能,在线完成简易注销申请,极大方便了企业。 五是工作方法新突破,实现企业一次不跑。企业简易注销不再收缴营业执照,改由登记机关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营业执照作废,实现企业简易注销一次不跑。

2021-02-23 10:55:19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今年我省在企业简易注销大幅提升企业注销效率方面有哪些突破?

2021-02-23 10:54:44 郭之祥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实现省级层面改革突破、20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全覆盖的情况下,靠前谋划,积极行动,扎实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扩面落地落实。 一是编制公布全国首份《“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工作指引》地方标准,规定实施行业综合许可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服务流程、证书应用等,增强改革的刚性约束力。 二是缜密提出“一业一证”改革行业范围扩展建议,获得省委、省政府肯定。省委改革办认为,体现了强烈的改革担当和创新精神,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符合省委关于九大改革攻坚行动的部署,符合山东实际,必将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三是代表省政府起草并印发全省《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覆盖需要办理2个及以上许可证件行业30个,涉及16个部门48张许可证,做到“应改尽改”。 四是编制公布30个新增行业综合许可工作规范,做到全省同标管理,每个市县办同一件事,提交材料相同、办事标准一样、工作流程统一。 五是加速“一业一证”打印功能升级,实现营业执照电子证照自动读取,信息共享,推动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 截至今年2月9日,全省已发放覆盖30个新增行业综合许可证2109张,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分别压减88%、80%、89.7%。 谢谢!

2021-02-23 10:50:51 经济导报记者

“一业一证”改革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能否介绍下省市场监管局在扩展“一业一证”改革行业范围方面有什么最近进展?

2021-02-23 10:50:23 高长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新起点上努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持续加力。制定省属企业党委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实施意见,督促企业逐级制定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推动省属企业制定完善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项清单和议事规则,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面向全国选聘部分省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织省属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 二、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上持续加力。完成省属企业混改三年工作计划。制定加强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选取部分企业开展差异化管控试点。制定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意见,引导省属企业深化全员绩效考核。出台进一步完善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意见,研究制定规范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的有关意见,推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持续增量扩面。 三、在增强国有经济功能效率上持续加力。发布“十四五”全省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规划和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深入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完成部分省属企业重组整合任务。继续实施非主业清理整合三年行动计划,对主业发展情况实施常态化跟踪监测。制定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关键资源信息协同平台。“一企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搭建协同推进保障平台和机制。 四、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上持续加力。加快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严格按权责清单行权履职。进一步明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定位,组织开展运行情况评估。全面建成覆盖全省国有企业的国资国企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健全省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开展省属企业经营业绩对标考核试点。强化重点领域监督,组织开展省属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完善责任追究体系和监督协调机制,提升国资国企综合监督效能。 五、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上持续加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省属企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过硬党支部质量建设,推行党支部评星定级管理。分类分层制定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体措施,实施混改企业党建工作后评价。出台加强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意见,继续组织经营管理“雏鹰”人才挂职实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谢谢!

2021-02-23 10:44:26 齐鲁晚报记者

刚才介绍了省属国资国企“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改革任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2021年省属国资国企改革有什么具体安排?

2021-02-23 10:43:54 高长生

“十三五”时期,省国资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加快推进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在交通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大重组整合力度,提升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团。在重组整合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资本为纽带开展市场化重组,不搞“拉郎配”,杜绝“堆大堆”,并根据重组企业不同情况分类开展整合。 一是同类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先后实施了山东重工对山东交工、中国重汽的重组,山东能源和兖矿集团、山东高速和齐鲁交通的联合重组,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重组后,相关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山东重工的重卡销售量跃居世界第一;山东能源的煤炭产量上升到全国第三;山东高速助力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五位,重回第一方阵。 二是以产业为基础的专业化整合。将分布在10多户省属企业中的非主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资产,以市场化方式重组整合,组建了国欣文旅和国欣颐养两个集团。通过专业化整合,既解决了相关产业“小散弱”问题,又解决了部分企业主业不突出、“大而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为我省“十强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贡献了力量。 三是跨区域的省、市资源整合。整合青岛港等4个港口,组建山东港口集团;整合省内6个机场,组建山东机场集团;整合济青高铁、鲁南高铁等铁路资源,组建山东铁投集团。整合完成后,相关企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协同效应迅速显现。山东港口去年主要经营指标逆势增长,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2亿吨,稳居全球首位;山东机场国际货运增幅达六成以上,刷新历史记录;山东铁投加大投资力度,省内高铁通车里程从全国第13位跃居至第3位。 四是以产权为纽带理顺省属企业管理体制。对国泰租赁、上海齐鲁、深圳东华、齐鲁股权、山东盐业等5户规模较小的省属企业,以产权为纽带进行重组整合,划归有关省属企业管理。整合完成后,山东盐业、国泰租赁成为山东国惠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深圳东华、上海齐鲁成为山东发展的全资子公司,齐鲁股权成为中泰证券的控股子公司,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实现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以市场化方式持续推进省属企业重组整合,不断调整优化我省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

2021-02-23 10:39:32 大众日报记者

近年来,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动作不断,请详细介绍一下“十三五”时期省属企业重组整合情况和成效。

2021-02-23 10:39:02 袁培全

谢谢您的提问。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减税降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各级财政部门坚决执行,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800亿元左右。特别是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实体经济十分困难,减税降费政策加力提效,及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当年新增减税降费1850亿元,企业感受明显。今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减税降费工作,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稳”。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实体经济仍需政策支持。中央强调,今年的减税降费不搞“急转弯”,不踩“急刹车”。对此,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一方面,严格落实中央出台的深化增值税改革等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扎实推动省级出台的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税负等措施落地见效,通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突出“准”。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对我省2020年疫情期间出台的阶段性政策分类调整、有退有留,强化对重点领域的政策扶持。经全面梳理和评估、多方征求意见,省委、省政府确定将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延长至今年6月底。经测算,落实这一政策可为我省小规模纳税人减负约22亿元左右,将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加快复苏。 三是突出“新”。今年在降低政府性收费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市场主体得到更多实惠。比如,今年1月1日起我省决定不再征收港口建设费,预计全省每年减轻企业负担超50亿元。又如,为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我省顶格落实中央授权,决定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自今年1月1日起,对全省行政区域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征收标准,由原来按增值税、消费税实际缴纳额的1%调减为零,这项举措今年将为全省约400万缴费人减负近50亿元。 下一步,为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我们将积极会同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动态更新各类政策汇编,持续开展“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活动,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建立涉企税费动态“监测点”,聘请涉企税费“监察员”,开通涉企税费电话“直通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涉企政府性收费违规行为,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市场主体。

2021-02-23 10:29: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近年来,国家和山东省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普惠性强的减税降费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我们了解到,今年还将大力实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请问反映在减税降费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和做法?

2021-02-23 10:28:28 袁培全

感谢您的提问。去年,为应对疫情影响,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在特殊之年采取特殊举措,向各省市下达了抗疫特别国债等直达资金,其中安排我省各类新增财政直达资金661.5亿元。为管好用好直达资金,我省建立了资金分配、拨付、监控三位一体“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细落实,全省共有2.8万家企业和82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为基层“六稳”“六保”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今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省在充分借鉴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启动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继续实现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最大限度让企业和群众受益。与去年相比,今年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三个新的特点: 一是涵盖范围更广。去年实行直达机制管理的主要是新增资金,今年中央财政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等27项常规性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并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等9项资金实行参照直达管理。借鉴中央做法,我省拟将16项省级和22项市县配套资金一并纳入直达资金范围。我省各级直达资金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比去年直达资金规模翻了一番还多。 二是管理使用更准。财政部门继续对直达资金实行预算单独下达、指标单独标识、库款单独调拨,做到资金全过程可追溯。同时,为增强基层预算执行的自主性,国家规定,市县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调拨的直达资金后,可根据支出轻重缓急和项目实际进度统筹安排使用。在保障直达资金相关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如遇急需情况,可将直达库款暂时统筹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重点支出,并视直达资金支出需要及时回补,资金使用更加高效,也更接地气。 三是监控措施更严。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各级财政部门将建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控体系,重点对各级预算分解下达、资金支付和惠企利民补助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对发现疑点信息和问题资金的,及时进行现场核查,一旦确认严肃处理和问责。同时,财政部门还将根据实际需要,推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向各级监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开放,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直达资金真正发挥效益。 谢谢!

2021-02-23 10:22:38 中新社记者

为应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去年中央建立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实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注意到,前不久财政部刘昆部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提出,将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请问,今年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去年有何不同?

2021-02-23 10:22:01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1-02-23 10:21:43 杨占辉

三、完成“十四五”时期改革任务的重要措施。 “十四五”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触动的利益更加深刻,面对的形势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的改革任务,山东将谋划实施重大保障措施。 (一)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级党委履行抓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一以贯之”的改革坚守,遵循“一脉相承”的改革逻辑,用好“一体推进”的改革方法,增强“一如既往”的改革担当,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担责,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聚焦聚神聚力抓好改革工作。构建全程跟进、全程负责、一抓到底的改革推动机制,建立更加正向、透明、可预期的改革激励机制。 (二)聚焦破解难题。深刻把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用好“关键一招”。把长远制度建设同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改革更好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三)加强试点试验。坚持把试点作为推进改革的有效方法,迈出步子、蹚出路子,发挥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用足用好国家试点资源,自主创新布局试点资源,加强对试点的统筹和督察指导,倡导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支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四)创新推进机制。继续坚持完善领导领衔制度,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每年领衔重要改革事项,全程参与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工作落实。由主要领导改革述职,依据述职情况进行改革评议。加强考核评价,科学设定指标,严格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改革激励机制,推动改革落实落地。 (五)营造改革氛围。组织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宣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回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多渠道多形式营造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广泛汇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提供不竭动力。谢谢!

2021-02-23 10:18:00 杨占辉

(三)聚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守正创新激发活力,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改革发展,紧紧围绕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机制,改革完善媒体融合发展体制,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制度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优化国有院团和景区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动能转换。 (四)聚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着力保障社会民生,健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在教育改革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医药卫生改革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健全重大传染病监测医疗中心,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促进就业上,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青年见习计划、齐鲁乡创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推动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联动”,使人人享有平等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上,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五)聚力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完善纪检监察制度体系,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提高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定期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回头看”,加强对各级党组织的学习教育管理,健全落实相关制度体系,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完善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抓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完善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健全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机制,突出干部法治素养、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建设,打造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深入推进人才兴鲁战略,完善人才制度和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市场化人才发展机制,打造更具竞争力人才环境,加快构建人才聚集高地。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建设,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职能运行监督机制,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深化“四项监督”贯通衔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021-02-23 10:14:34 杨占辉

二、“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 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结合山东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全面,锚定“七个求突破”和“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持续深化改革攻坚,谋划布局落子一批重点改革任务,释放改革强大动力活力。 (一)聚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破除深层次制度束缚,推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谋划推出一批标志性、关键性改革举措。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围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探索区域一体化机制。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高效配置。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配产业需求的重大科技项目选题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改革,高水平建设山东大数据交易中心,抓好乡村集成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开放倒逼改革。推进部分地区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新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安全生产制度政策体系。 (二)聚力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彰显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依法治省水平,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擦亮平安山东、法治山东金字招牌。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做好民营经济促进、大数据应用发展、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立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政协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的意见,强化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作用,改进协商议政方式,持续打造“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

2021-02-23 10:09:28 杨占辉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推动“十四五”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把握改革内在逻辑,积极探索创新,勇于攻坚突破,确保在正确方向上推进改革不断向前。 (一)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政治前提和根本政治保证,贯穿到改革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对标对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凡是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 (二)始终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起来,扭住融入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更加精准地制定改革措施,更加精准地推进改革落实,发挥改革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一招”作用。 (三)始终坚持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着重把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作为改革的突破重点,聚焦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利益性藩篱进行改革攻坚,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敢于探索,勇于试验,冲破“禁区”,破除积弊,构建与全省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四)始终坚持系统谋划推进改革。强化系统观念,把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加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强改革的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发挥好改革叠加效应。 (五)始终坚持适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为出发点、落脚点,紧紧围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谋划改革、推动改革,解决好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痛点,真正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

2021-02-23 10:08:32 杨占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重大。今天,我受省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刘强同志委托,主要就“十四五”时期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和举措作介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委、省委深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高举改革旗帜,坚定改革方向,加强统筹谋划,深化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6个领域改革,推动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开始,经过全面推进、积厚成势,进入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重要阶段。十一届山东省委坚决履行全面深化改革主体责任,省委书记刘家义积极推进改革,当好“施工队长”“突击队长”,从提出改革任务到谋划实施方案,从统筹整体布局到解决关键问题,从抓改革部署推进到抓督察落地见效,都亲历亲为,发挥了示范作用。各位省领导主动领衔分管领域的重点改革任务,积极带头推进改革。全省连续四年开春大会,每年突出一个主题,从“新旧动能转换”“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到“重点工作攻坚”,再到今年的“乘势而上求突破”,本质上都是一次改革的动员会、部署会,集中推出重大改革举措,成为全年工作的总牵引,整个改革呈现前后衔接、环环相扣、梯次展开、步步深入的良好态势。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改革促进了一些传统观念的转变,办成了一些影响长远的大事,建立了一些急用管用的制度,攻克了一些长期积累的难题,打破了一些阻碍发展的约束,为“十四五”时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山东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改革定力,积聚改革资源,组织改革攻坚,营造改革氛围,抓好改革落实,推动改革更好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强省建设,朝着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效能的目标全面挺进。

2021-02-23 10:07:50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举行“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占辉先生,省财政厅副厅长袁培全先生,省国资委副主任高长生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之祥先生介绍“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杨占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1-02-22 15:07:20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2月23日(星期二)10:00召开展望“十四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省委改革办、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国资委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举措。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