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1-09-23 14:16:08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下午3:00邀请省台港澳办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有关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1-09-24 15:01:20 丁绍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函复省政府,同意在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今天,我们邀请省台港澳办主任刘渊先生,省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王晓燕女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新生先生,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尹清忠先生,介绍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刘渊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1-09-24 15:07:36 刘渊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对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关注。借此机会,向主办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省政府新闻办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台港澳工作的社会各界、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我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化鲁台融合发展,更好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助力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2020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务院台办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省委台港澳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和济南市,扎实推进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创建工作。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我省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要求合作区建设要加强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衔接,主动对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强化体制改革创新,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合作区落户于山东济北经济开发区,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之内,与起步区毗邻,是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按照“打造江北对台合作高地,承接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功能定位,合作区规划了“两园一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即: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和对台交流综合服务中心。到2025年,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力争引进台资企业200家,带动关联内外资企业3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到2035年,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力争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1-09-24 15:44:07 刘渊

合作区创建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申报和创建过程中,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李干杰亲自审定创建方案,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和济南市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协调创建工作重大事项。合作区获批后,刘家义书记又专门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台港澳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济南市等有关方面,认真压实工作责任,完善配套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全力推动合作区的建设工作。 合作区的设立,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政策主张,打造对台合作新高地,吸引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助力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省委台港澳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会同有关方面,在机制建设、政策优化、资金支持、环境营造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大力支持合作区与台湾重点企业、工商团体开展交流合作,提升存量,加快扩大增量,积极引进台湾优势产业、先进技术,助力广大台胞台企把握新机遇,优势互补,共同成长,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鲁台融合之路。 谢谢大家。

2021-09-24 15:07:56 丁绍敏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1-09-24 15:08:24 国际在线记者

请谈一谈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初衷是什么?

2021-09-24 15:14:37 刘渊

谢谢您的提问。 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已谋划了一段时间,可归纳为简单的几句话,就是中央有部署,我们有行动;历史有基础,现实有需求,未来有作为。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落到实处,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率先同广大台胞台企分享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号召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实际行动,是增进鲁台经济交流合作,厚植鲁台民间交往基础的重要举措。合作区的设立,拓宽了鲁台交流新渠道,搭建了鲁台合作新平台,将吸引更多台胞台企在山东追梦、筑梦、圆梦,让更多台胞台企共乘山东发展快车,共享山东发展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二是打造对台合作新高地,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当前,我省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发力,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目标任务,要求必须以更大的力度坚决淘汰落后动能,以更大的力度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以更大的力度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鲁台交流合作机遇巨大、空间广阔。多年来,我省与两岸企业家峰会、全国台企联、台湾重要工商团体建立了制度化合作机制,打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等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知名品牌。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批准台资9456个,实际使用台资超过290亿美元,台资成为我省重要的境外资金来源。台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开发等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强烈的外溢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立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吸引台湾优势产业、核心企业、精英人才向山东聚集,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发挥对台工作资源优势,服务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十四五”期间,我省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强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六市一体发展。加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济南加速迈向拥河发展的黄河时代。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的地位重要、作用特殊,济南的发展关系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落户在济北经济开发区,有利于充分利用省市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用足用好省市各类惠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打造金牌营商环境,整合汇聚对台工作优势资源,扩大鲁台经济合作,推动台资台企加快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对接我省“十四五”规划,助力济南加快发展。 谢谢!

2021-09-24 15:15:27 中宏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作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优势有哪些?

2021-09-24 15:30:33 尹清忠

济南提出创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台港澳办等省直部门,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7月2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济南可以说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从天时看,济南重大战略交汇叠加,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一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首次将济南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统筹谋划,赋予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新定位。二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今年4月25日正式获批,“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正好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起步区内,是起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复制国家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政策。三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举全省之力支持济南加快发展、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的赋能助力,让济南、让“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从地利看,济南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发展能级加速跃升,建设“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发展具有良好基础。一是区域交通位置优越。济南是连接长三角、京津冀的重要枢纽,是衔接南北动能传导、联动陆海双向开放的战略要地。1.5小时高铁里程覆盖4.1亿人口,300多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54个城市,12条欧亚班列线路覆盖19个国家46个城市,204条航线联通海内外120个城市,4F级机场和小清河复航工程加快推进,多式联运立体交通物流体系加速形成。二是产业基础雄厚。济南依托区位、资源要素等优势,着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12大产业集群实现链式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级,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级。全市“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占比分别超过36%和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5.81%。先后有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落地,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崛起;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98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突破200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技术合同交易额、省级重点实验室总量均居山东省首位。优良的产业生态,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投资兴业的丰厚沃土。三是对台合作历史悠久,产业集聚发展。早在1995年,济阳青宁工业园就先后引进了台湾和大陆合资的中得利塑胶有限公司、济南大自然化学有限公司、济南高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此开启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良好基础。2004年,为实施工业招商品牌战略,开始进行设立省级台湾工业园申报工作。2005年4月,在济阳设立全省第一家台湾工业园。目前,工业园内已入驻旺旺、统一、康师傅等台资企业62家,实现了“引来一个,带来一片”的招商效果和台商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台湾工业园区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具发展活力和开发前景的台资工业园区和台商集聚地,园区品牌优势日益彰显,成为全省台商投资创业的样板区。园区内台资项目数量、规模、水平均居山东省前列,不仅是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台资集聚区,更成为了服务台商的样板区。 第三,从人和看,济南城市精神开放包容,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作为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自古就既重商贸、尚革新又尊传统、守诚信。济南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商标、开创了世界连锁模式,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近年来,济南致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先后出台了“金融九条”“总部经济十条”“人才新政30条”“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40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前不久又推出了《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改善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济南连续三年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第一名,在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全国第9,在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纳税人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全国所有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第1名,是“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8月30日又荣膺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布的“东亚文化之都”称号。目前的济南人才总量超过了200万,市场主体突破了138万家,已有8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济南投资落户。同时,不仅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台港澳办等部门大力支持,济南还与电电公会、三三会、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等10多个台湾行业协会及内地20多个台商协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先后与台中保健联盟协会、台中创新创业协会、台湾创新学术联盟、国际青年商会台湾总会及台中精密机械科技园区厂商协进会等5大协会,共同建立了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济阳)联盟,与两岸经营者俱乐部暨两岸企业家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与台湾南投、金门、高雄等地在农业、文创、医养等产业上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相继举办了“济台电子信息产业交流会”“济台食品产业交流月”“鲁台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论坛”“深化鲁台合作推进会”等影响较大的经贸交流活动。台湾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特点获得多方关注,得到两岸媒体及众多台商高度评价,济阳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中国最佳投资服务示范区、中国最佳食品投资园区等荣誉称号。

2021-09-24 15:31:09 大众日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我省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是重要举措,而合作区落户在济北经济开发区。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在省市一体化推进合作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安排?

2021-09-24 15:35:51 王晓燕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建设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是我省立足现有合作基础,积极拓展鲁台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的重要举措,是我省塑造产业集聚优势,积极探索对台合作新模式的重要尝试,也是山东促进两岸发展,积极融入和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的重大机遇。我们将按照国家批复要求,加快推进合作区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省市区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合作区”的建设已经作为省市一体化推进的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建立省市区三级推进机制。省级工作推进机制主要负责对接国家相关部委,指导合作区制定、完善和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园区建设,并负责定期向国家报送进展情况。市区两级工作推进机制,具体负责合作区建设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推动等工作。 二是推动两岸重点领域合作。立足我省“十强”产业和台湾优势产业,重点推动两岸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采取投资、采供、技术、品牌和市场等多种方式开展务实合作。我们将研究筛选一批合作意愿明确、示范带动作用突出、落地落实有保障的合作项目,加强与台湾各类商会协会对接,同时借助“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各类平台专题推介,促成一批合作成果,助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的同时,省里还将围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台商投资、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科技金融交流合作、落实台胞同等待遇等各个方面,研究制定一批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针对性强的政策,支持合作区建设发展。我们将建立重大台资项目落地保障机制,对重大台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在土地指标、资金支持、金融服务和生活配套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四是探索两岸合作发展新模式。学习借鉴昆山模式,加强与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联盟在促进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和创新两岸交流模式等方面合作,同时立足山东特色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合作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在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总结提炼两岸交流合作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梳理一批创新性、可操作性强的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打造形成山东与台湾互利合作新模式。

2021-09-24 15:36:16 齐鲁晚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有哪些规划?

2021-09-24 15:45:49 尹清忠

济南市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全力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与台湾的半导体、精密制造、医疗康养、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十分契合,将济南的资源优势同台湾的技术优势融合发展,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参照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建设思路,我们将济阳定位为落地行政区,赋予济阳先行先试的自主权,先期打造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先进制造产业园、对台交流综合服务中心“两园一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然后在全市4个功能区复制推广,陆续建设半导体制造、科创中心等其他专项产业园区。近期到2025年,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远期到2035年,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台资企业200家,带动关联内外资企业3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到2035年,打造两个过千亿产业集群。 (一)充分借势借力,主动融入重大发展战略。产业合作区规划布局聚焦国家和全省重点发展战略,紧密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等国家战略,以及“强省会”战略等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产业合作区可同时享受上述战略相关政策,努力让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惠及台胞台企。 (二)突出主题特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起步区规划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充分发挥先行先试自主权,主动承接台湾和大陆台资企业聚集地台资企业产业、资金溢出和技术、人才转移,促进台资企业深度转型,打造对台经贸合作的新载体、新高地,创建两岸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三)打造两大园区,带动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一是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8平方公里,发展健康食品和医药健康两个领域,引进健康食品、特医食品、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和健身器械等产业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职工公寓、园区展示与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计划5年内,引进台湾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代餐产品、婴儿食品等健康食品企业30家,培育引进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健身器材行业企业20家,累计聚集食品医药健康企业和研发机构400余家,建成山东食品医药健康产业聚集地、全国食品医药健康产业样板示范区。二是先进制造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重点引进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液压机械、包装机械、3D打印、智能家居、半导体等产业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职工公寓、园区展示与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计划5年内,新增半导体项目20家,引进台湾智能工业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优势企业10家,引进具有独特产业属性的包装及包装机械设备产业10家,逐步打造具有地方产业特色和极具产业特性的包装基地。同时,引进3D打印项目10家,打造3D打印与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 (四)建设一个中心,促进“产业+生活”融合。建设对台交流综合服务中心,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引进建设台商大厦和台湾特色生活服务街区。其中,台商大厦,打造集洽谈接待服务、投资贸易服务、重点项目筹备服务、鲁台合作项目孵化等四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鲁台服务中心;台湾特色生活服务街区,建设台湾购物街、美食街、休闲娱乐街、主题文化公园、公寓、酒店、住宅、学校等,集购物、文化、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生活综合服务街区,使台商工作生活更加方便高效。 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产业合作区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视,将产业合作区建设列入省市一体化推进济南加快发展重点项目。下一步,我市将集中优势资源,将产业合作区创建好,全力打造鲁台经贸合作的新载体、新高地,为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示范。

2021-09-24 15:46:25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十四五”期间,我省坚持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请谈一下山东与台湾在制造业合作方面基础如何?依托新设立的合作区,将重点推进哪些领域的产业合作?

2021-09-24 15:51:42 王新生

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省工信厅与省台港澳办携手合作,积极为企业搭建经贸交流、产业合作平台,在制造业发展方面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基础。一是以经贸洽谈会为平台深化鲁台产业交流合作。连续多年通过鲁台经贸洽谈会,举办“两岸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对接洽谈会”系列活动,包括“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接会”、“两岸智能制造产业专项对接会”以及去年举办的智能制造云展览和“智慧山东”两岸共享线上路演活动等,紧紧围绕鲁台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扩大对台交流范围,拓展对台合作领域,大力推进鲁台两地行业产业对接交流,达成了一批实质性合作成果。二是组织举办展会推进中小企业经贸合作。联合省台港澳办、台湾中华两岸企业发展联合总会连续5年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山东)创业创富项目博览会。2019海峡两岸(山东)创业创富项目博览会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展洽会吸引鲁台300多家企业、近千个项目及产品参展,观众达2.2万人次,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三是通过经贸团组互访和企业家培训推动交流合作。积极组织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行业领域经贸团组赴台开展对接交流活动,深化和扩大“两岸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洽谈会达成的相关合作意向的落实,举办对标对接合作专题研讨会、交流会;同时还组织了智能制造、企业管理等领域的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多种方式促进鲁台两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设立,将进一步深化鲁台产业融合交流,有利于发挥国家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助力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下一步,我厅将积极配合省台港澳办、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工信部支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共同促进合作区建设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我厅相关产业职能,参与修订完善合作区发展规划,共同推进合作区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 一是创新模式促进鲁台合作和合作区建设。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进制造业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新基建、启动内需和RCEP协定签署的重要机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重点产业链发展为中心,依托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研究制定年度鲁台合作交流和市场开拓工作要点,广泛对接海峡两岸企业合作需求,推动企业间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等方面深入合作。做好企业家学习培训同产业发展、“双招双引”结合的文章,构建“三位一体”鲁台合作新模式,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挖掘资源优势、深化鲁台经贸交流合作,创新模式促进合作区建设。 二是继续通过鲁台展洽会深化产业交流合作。将以合作区为新平台,继续发挥好鲁台展洽会的桥梁作用,举办好今年鲁台经贸洽谈会上海峡两岸云上博览会智能制造展区的组织展示和智能制造合作对接会,推进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等重点产业行业合作,争取达成一批实质性合作成果。 三是继续通过经贸团组和企业培训推动项目人员交流合作。围绕合作区产业园的建设和相关产业领域发展需求,多种形式加大经贸团组、培训团组交往交流,以新设立的产业合作区为依托,举办产业政策推介交流会,推介食品医药、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政策和重点项目,吸引台湾医药、康养、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和高层次人才来济发展,推动台湾研发、技术、人才与山东企业精准对接,拓展对台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信合作区的建立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打造鲁台合作的新平台,促进两岸产业乃至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省工信厅愿与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合作区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2021-09-24 15:52:07 山东经济广播记者

请谈一谈,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怎样发挥好作用,服务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和鲁台经济融合发展。

2021-09-24 15:58:06 刘渊

谢谢您的提问。 作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和鲁台经济合作高位平台,合作区要突出一个特色,塑造一个优势,打造一个平台,树立一个标杆。即:突出新旧动能转换特色,塑造产业发展优势,打造综合性交流合作平台,为全省对台树立示范标杆。 突出一个特色。就是要坚持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核心定位,发挥好先行区作为先行者、先试者和排头兵的优势,用好用足的国家战略赋能,聚力推进鲁台产业合作。一方面,支持鼓励和积极推进合作区存量台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脱胎换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两园一中心”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大力引进台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质项目。既发挥台资台企优势,服务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又充分借势借力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促进鲁台深化合作。 塑造一个优势。就是通过各种要素支撑,特别是政策上的支持,形成合作区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合作区的食品医药和先进制造业台资企业,在数量上已初具规模,台资企业已达62家;在质量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如旺旺集团在大陆的最大生产基地就落户在这里。要继续夯实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配套,在产业、税收、土地、人才等各方面拿出真金白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标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进而把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转化成合作区的吸引力、吸附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合作区在企业数量、规模、效益和创新能力上大幅提升。 打造一个平台。就是依托合作区,打造融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深化同胞人文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合作品牌。作为经济合作平台,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主题,聚力推进鲁台产业合作,紧紧围绕合作区“两园一中心”规划,瞄准产业龙头、产业链关键企业,精准对接,靠上工作,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坚持招商与引智并重,招引与培育结合,促进台资台企加速聚集,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层次持续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整,产业生态更加科学,撬动更多的台湾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落地发展。作为人文交流平台,要创新模式,拓展渠道,把人文交流贯穿于经济合作之中,创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两岸同胞喜闻乐见的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交流活动,搭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和实习见习场景,让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发挥推进融合发展、惠及两岸同胞、促进心灵契合的多方面效应。 树立一个标杆。就是要发挥好合作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合作区是全国第一个是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必须在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探索出可复制的路子和可推广的经验,打造鲁台经贸合作的新标杆、台资聚集的新高地、服务台商的新样板。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近几年,国家和我省先后出台了“31条措施”“26条措施”“56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合作区又梳理了51条优惠政策。要扎实推动各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并根据台胞台企需求采取更多举措,切实把政策“红包”转化为台胞台企的红利。二是持续优化环境。贯彻“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的服务理念,落实“放管服”改革和流程再造成果,切实做到“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构建“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三是完善推进机制。整合省、市有关部门的力量,密切协同、上下联动,加强指导,加大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对合作区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关键事项和主要困难进行协商、沟通,当下的当下解决,长远的长远谋划,持续推进产业合作区成为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文高地。 谢谢!

2021-09-24 15:58:23 丁绍敏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台港澳办宣传处李毅,联系电话:51771120。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