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发布会新闻

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

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 [详细]

着力推进海洋战略部署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2022年是山东省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开局之年,省海洋局着力推进海洋战略部署, [详细]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争取2.66亿元政策基金支持, [详细]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省海洋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详细]
海工装备产业产值全国首位
2022年,山东省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2.7%。海上光伏建设实现新突破,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3-06-19 15:54:32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海洋局负责同志等解读《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介绍海洋强省建设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3-06-20 15:01:31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海洋局副局长王振坤先生,省海洋局海洋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武云凌女士,省海洋局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处负责人苏庆猛先生,山东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主任于宁女士,共同为大家介绍《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振坤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3-06-20 15:08:30 王振坤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山东省海洋局,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山东实施海洋经济“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积极推进“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海洋领域重点任务,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全省海洋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增长,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势头不断巩固。根据自然资源部核算数据和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山东省海洋局编制了《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全省年度海洋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023-06-20 15:08:52 王振坤

一、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关口,达到16302.9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对全国海洋经济和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2.5%和25.2%。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再上新台阶。 港口枢纽地位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集装箱航线达到327条,其中外贸航线233条,稳居北方港口第一位。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显著,成功获批交通运输部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建成使用的青岛港集装箱智能空轨系统、日照港顺岸开放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烟台港原油管道智脑系统等全国领先。2022年,全省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位居全国首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高于全国4.5和4.4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

2023-06-20 15:10:24 王振坤

三、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巩固。 “蓝色粮仓”供给稳步提高,全年海水产品供应763.8万吨,同比增长3.2%,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8家,是沿海地区增加数量最多的省份。海洋油气能源供给稳定,全年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358.28万吨、1.58亿立方米。海洋清洁能源增势强劲,全年建成并网海上风电200万千瓦,并网规模居沿海各省首位。海水淡化扩产增能,全省共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4个,日产规模达60.32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 船舶工业瞄准绿色智能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向高效、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全球最大的半潜式游艇运输船完成交付,燃油效率提高了32%。山东港口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氢则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电、气、氢等清洁用能占比达到55%,建成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全国首个投用的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实证项目——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项目发电。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并获批全国唯一深远海养殖工船运营试点。 五、海洋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高水平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深海“三大平台”纳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崂山实验室获批组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累计承接各类试验任务100多项。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实体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部、省、市三方共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为山东省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深度参与海洋国际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我国建造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工交付,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所有船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建造及集成总装技术。“注射用BG136”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省海洋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海洋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6-20 15:10:43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记者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3-06-20 15:11:37 人民网记者

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正式启动。过去一年,山东省海洋局在发挥海洋潜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好经略海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23-06-20 15:13:17 王振坤

2022年是我省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开局之年,省海洋局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海洋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省委海洋委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全省全域发展。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编制《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制定落实“三个走在前”海洋工作指标台账及实施方案。 二、深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将海洋产业发展政策纳入省政府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二是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海洋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三是健全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体系,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局共建全国首家“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首次发布年度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三、聚力提升海洋治理能力。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用海要素保障,靠前服务、加快审核、对上争取,17个项目取得部省级批复。二是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1958号文件要求,推进分类处置“已批未填”历史遗留问题。三是依法依规做好海域海岛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用海监管工作的通知》,对海域海岛监管进行全面部署。 四、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一是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取得历史性突破,2022年浒苔最大覆盖面积是历史最小年份,同比减少92.2%。二是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完成了为期三年的首轮治理任务,我省经验做法被国家部委采纳。三是海洋预警监测持续加强,完成10余项监测任务,发布2.1万余份预报、警报和消息。四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青岛、东营、威海3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 五、推动提升海洋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是海洋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省水路运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4.5%。二是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强化,成功举办了“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海洋产业合作专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 党的二十大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海洋局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海洋经济走在前列”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山东贡献。

2023-06-20 15:13:4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202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山东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请问山东省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海洋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06-20 15:18:52 苏庆猛

2022年11月,山东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明确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根据大会精神,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分工落实方案》,省海洋局对贯彻落实国发〔2022〕18号文件进行反复研究梳理,制定工作台账,确定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加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印发《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启动编制《山东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推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拓展升级;完成《山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和《长岛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初稿编制,加快绿色生态建设。二是对上主动对接工作,赴自然资源部汇报对接海洋领域请求支持重大事项,相关司局明确在重大项目用海、浒苔绿潮灾害处置和互花米草治理等方面给予工作指导。 二、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绿色生态渔业发展更加深入,创建12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个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二是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显著,青岛港前湾港区加氢站实现全资质全牌照运营,成为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三是绿色船舶制造取得新突破,全球最大的双燃料冰级滚装船正式出海交付,配置高效低排放的LNG双燃料推进系统。 三、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力度加大,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自主研建的“蓝鲸1号”“蓝鲸2号”钻井平台创造多项世界纪录。二是海水淡化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东营港海水淡化项目、龙口裕龙岛海水淡化项目加快实施。三是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持续推进,免疫抗肿瘤海洋新药BG136获批启动1期临床,抗肿瘤药物MBL211进入临床前研究。四是海洋电力深入发展,探索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推进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海域立体使用,海洋电力业持续向好发展。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稳步发展。一是创新海洋旅游业态产品,渤海海峡第一条鲁辽直航旅游线路“长岛—旅顺”客运航线成功开通并实现首航,全省新增2家海洋领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是推动涉海金融服务多元拓展,省农商行创新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贷”“海域使用权抵押贷”等20余款涉海信贷产品;全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落地长岛。

2023-06-20 15:19:17 中宏网记者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介绍一下,山东省在推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2023-06-20 15:23:31 武云凌

发展海洋经济,关键在科技。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对山东海洋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优势,以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海洋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崂山实验室获批组建。部省市共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将为我省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深度参与海洋国际合作搭建重要载体。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争取2.66亿政策基金支持,先后有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等6家创新平台、25家企业入驻,累计承接试验任务100多项。国家深海基因库等深海“三大平台”启动建设,已初步编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 二是加强重大关键问题研究。2022年实施海洋领域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6项,组织开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用复合无纺布及反渗透膜研发与应用”“海洋智能无人系统关键技术”等重大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海洋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社科重大问题研究。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1500米深海铺缆机器人成功入海测试,全套设备上千种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和膜元件规模化、智能化制备技术取得突破,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海洋标准化工作持续强化。建立海洋标准化业务合作机制,加强海洋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初步搭建以海洋产业、海洋科教文化、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公共服务、海洋管理等五大类为基础的海洋标准体系框架。加强标准供给,《海洋大数据分级存储技术规范》等5项急用先行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海水淡化浓海水排放监测与影响评估技术指南》等16项地方标准项目获批立项,组织实施“山东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标准化试点”项目。成立“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海洋负排放国际标准研究中心”。 四是着力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成立由11名两院院士、14名海洋专家组成的省委海洋委专家委员会。建立由省领导牵头、有关省直部门作为核心支撑的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工作机制。启动部省共建中国海洋国际人才港建设,搭建海洋人才、海洋产业引育平台。加强海洋人才激励,“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增设“青年科技奖”类别,《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激励办法(暂行)》出台,总规模2亿元的海洋人才发展基金在威海落户。 下一步,我省将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以重大平台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争当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海洋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06-20 15:23:50 大众日报记者

202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请问山东省在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2023-06-20 15:29:33 于宁

2022年,以海洋电力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18年的5.9%提高至2022年的6.5%,已成为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现简要介绍下上述产业: 一、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海洋电力业快速发展。我省沿海风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2022年,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2.7%。海上光伏建设实现新突破,山东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场20兆瓦深远海漂浮式光伏500千瓦项目成功发电。海上风电开发取得新进展,建成并网海上风电200万千瓦,年度并网规模居沿海各省第一。海上绿电综合开发利用走出新路子,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兆瓦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打造“绿色经济+海上粮仓”模式典范。 二、强化抓项目促进度,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向好发展。作为我省重点培育的海洋新兴产业,近年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发展势头良好,“政产学研金服用”协作推进海水淡化利用的“山东模式”初显成效。2022年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实现增加值52.1亿元,占全国的15.8%,同比增长7.0%。印发实施《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建立海水淡化重点项目台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持续推进青岛百发、东营港、碧水源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三、依托科技创新赋能,推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健康发展。2022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73.1亿元,同比增长8.1%。“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深入实施,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成为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海洋生物制品持续培育壮大,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原料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高品质量产,威海百合生物成为保健食品行业主板上市第一股。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库“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聚焦高端绿色发展,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加大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力度,高端装备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全省海工装备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36.9%,居国内首位。海洋油气装备制造快速发展,我国建造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工交付。海洋风能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中集来福士开工建造全球最大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海水养殖装备有序发展,10万吨级全封闭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获得“2022年度船舶工业十大创新产品”荣誉称号。

2023-06-20 15:29:56 新黄河记者

2022年,山东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请问山东省在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2023-06-20 15:32:03 苏庆猛

近年来,我省重点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目前,全省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4个,日产规模60.32万吨,年生产淡水能力超过2亿吨。 一是加强海水淡化顶层设计。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两区保障、多园融合、数点拓展、全省协同”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布局,确定四项重点任务,建立四项保障措施。 二是积极争取海水淡化项目政策支持。省政府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明确提出将淡化海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海水淡化用电免收需量(容量)费。省水利厅等6个部门印发《落实和完善节水激励政策若干措施》,省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印发《关于深化水价机制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方案》,均提出支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是夯实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支撑。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共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致力打造海水淡化产业研发链和产业链。成立胶东经济圈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建立了“政产学研金服用”的一体化创新平台。成立山东省海水淡化利用协会,为企业经营、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建立山东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 四是加快推进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建立重点海水淡化项目工作台账,不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二期项目开工建设,东营港、龙口裕龙岛等一批海水淡化项目有序推进。 五是加大海水淡化宣传力度。专题制作《山东海水淡化宣传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海水淡化知识,增强社会对海水淡化水的接受度,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23-06-20 15:32:30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海洋局办公室王超,联系电话:51791626。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