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黄河刀鱼时隔30年重现黄河口

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详细]

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6.2%
今年1-9月,黄河流域87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6.2%,同比改善8.0个百分点, [详细]
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
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黄河口野生动、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 [详细]
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3-10-26 14:36:15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3年10月27日(星期五)15:00,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守护黄河生态厚植绿色底色情况。 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2023-10-27 15:03:05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先生,总工程师赵辉先生,综合与科技处处长林文华先生,水生态环境处处长韩凯先生,介绍“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葛为砚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3-10-27 15:04:20 葛为砚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与2019年相比,2022年沿黄9市PM2.5改善26.8%、优良天数比例提升15.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9.2天;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其中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低于入境总氮浓度,21处县级及以上引黄水源地水质全部稳定达标。今年1-9月,黄河流域87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6.2%,同比改善8.0个百分点,V类及以下水体保持动态清零。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下面,我介绍一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在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方面的有关情况。

2023-10-27 15:08:16 葛为砚

一、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2021年,我省在沿黄9省区率先印发省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今年6月,又对专项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在落实国家和省最新要求的基础上,将规划范围由沿黄9市扩展为全省16市,在提升规划整体性、长远性、系统性同时,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压实部门责任,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二是制定攻坚计划。今年初,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印发实施《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了河湖生态保护治理等6大攻坚行动79条具体攻坚措施,针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领域实施全面攻坚。三是开展重点行动。我省连续2年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十大行动”,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提升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等10个重点方面,制定具体举措,明确行动要求,点面结合,推进解决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问题。 二、重点攻坚,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环境质量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四减四增”,全力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全流域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钢铁企业创建环境绩效A级。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把黄河流域作为全省地表水水质监管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水质分析、超标预警、督导调度等制度机制。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加快推进重要支流“一河口一湿地”建设,积极推动黄河流域“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深入实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淄博市马踏湖以总评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典型案例;青岛市灵山湾被评为全国首批4个“美丽海湾”之一,今年我省又有3地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总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2023-10-27 15:12:12 葛为砚

三、加强保护,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一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广泛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唯一示范省,黄河流域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黄河口野生动、植物分别达到1764种、411种,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83种,稀有的黄河刀鱼时隔30年重现黄河口。二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截至目前,沿黄9市共获命名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3个,初步形成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集群。 四、严格监管,确保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推进实施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坚决守住生态安全边界。连续6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问题整治销号率100%。全面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连续2年开展黄河流域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督察,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2023-10-27 15:14:05 葛为砚

五、强化服务,积极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环评服务和环境要素保障。专人指导园区编制规划环评,助推沿黄重点地区27个工业园区完成扩区调区,帮扶14个园区通过合规性认定。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实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污染物减量替代。二是积极培育壮大绿色新动能。推进实施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11”工程,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2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含在建)、14个国家和省级整体清洁生产试点落户沿黄9市。三是深入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率先出台金融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保产业的若干措施,建立省环保金融项目库。在黄河流域实施15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项目,项目总投资达496亿元。 六、创新模式,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环境治理能力 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首个省际间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黄河流域涉及跨界断面的76个县(市、区)全部签署了生态补偿协议,实现生态环境的共担共治共享。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陆海统筹生态治理与系统调控重点实验室,率先建设启用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济南、滨州、东营、泰安4市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抓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努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3-10-27 15:14:39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3-10-27 15:15:20 人民网记者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请问,近年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3-10-27 15:17:34 葛为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提高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在全国率先更新《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1—2030年),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泰山—徂徕山等黄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划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加强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二是开展本底调查。2022年,我厅启动并完成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一期)项目,对黄河三角洲和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开展了生物类群本底调查,形成了14个专项调查报告及2个总评估报告的初步成果。 三是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今年,我省建成了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库建设、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等5项标准化体系,为下一步逐步清晰全省生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全面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黄河三角洲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站,启动了野外长期调查监测样地建设。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建设,初步构建起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网络。截至目前,已完成东平湖青头潜鸭、黄河口海草床生态系统、黄河口刀鲚、山东(齐河)生物多样性、泰山植物和山东(高青)黄河湿地6个观测站挂牌建设。 四是开展自然保护区成效评估。2022年,我厅选取了10个具备典型代表性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提升自然保护区监测水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开展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二期)项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调查与评估,开展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自然保护地重大生态破坏问题遥感监测,扎实推进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

2023-10-27 15:17:55 中新社记者

据了解,山东省对黄河流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能否介绍一下近几年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

2023-10-27 15:22:45 赵辉

感谢记者朋友对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山东省9个沿黄城市的火电、钢铁、焦化、石化等企业数量多、排放量大,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大。为全面改善沿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我省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标本兼治,聚焦突出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工作中,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重点突出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工业源深度治理。3家位于沿黄区域的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家成功创成环保绩效A级,在重污染应急期间不停产、不限产。在全国率先推动水泥、焦化两个行业同时开展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沿黄9市112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工程改造;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已建立59个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示范项目,完成1011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和单一低效治理提标改造;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基本淘汰关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出绿色发展空间。 二是聚焦移动源污染监管。建成重型柴油车车载排放远程监控平台,沿黄9市累计对8.12万辆重型柴油车车辆位置、运行轨迹、排放水平实现远程监控;摸排非道路移动机械39万台、登记33.9万台,在全省占比分别为55.7%、48.8%;全部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区域,对11.2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定位装置并联网,综合运用大数据等多种手段,建立严格、全面的倒逼机制,让未登记、冒黑烟、违规进入禁用区的机械无处遁形。 三是聚焦面源污染管控。沿黄9市全部纳入国家清洁取暖改造试点,累计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657万户,实现城市地区集中供暖2.8亿平方米。实施扬尘精细化管理,针对沿黄城市开展涉扬尘企业和工程项目服务保障活动,2023年春季帮扶各类扬尘源159个,推动解决污染问题197个。 此外,我省不断加强沿黄城市资金保障。“十四五”以来,针对沿黄城市特点,精心组织谋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26个,总投资约80.5亿元,累计支持沿黄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6.4亿元。此外,沿黄9市还获得中央清洁取暖资金29.3亿元。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对沿黄城市予以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倾斜,不断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确保完成沿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2023-10-27 15:23:03 中国环境报记者

生态环保产业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2023-10-27 15:26:17 林文华

生态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绿色新动能。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厅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生态环保产业统计调查报表制度。与省统计局联合制定《山东省生态环保产业统计调查报表制度》,已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全省生态环保产业统计调查,为全面准确掌握我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摸清行业底数等方面情况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建立健全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措施》,从健全推进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市场等10个方面提出了27条具体措施。7部门联合出台《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为全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目前,我省正在起草制定《山东省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11”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积极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和工作措施。我省成功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陆海统筹生态治理与系统调控重点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启动运行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先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四是积极发挥绿色金融支撑作用。联合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印发金融支持生态环保产业的6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环保金融项目库,实现入库项目金融机构对接全覆盖,已累计为入库项目提供授信370亿元,发放贷款220.6亿元。会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参加生态环保产业统计调查的环保企业全部纳入金融辅导,为有融资需求的环保企业融资237亿元以上,有力解决了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是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整体清洁生产审核等试点,不断提升环境治理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我省已争创5个国家级EOD模式试点,4个EOD项目纳入国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19个项目纳入省级试点,项目总投资额达900亿元以上。

2023-10-27 15:26:41 中宏网记者

《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中提到“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请问,山东省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2023-10-27 15:31:18 韩凯

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江河湖库,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岸上和水里的关键环节。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2020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形成了全省排污口“一张表、一张图”,并指导各市探索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 2022年,按照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在前期开展排查整治基础上,我省又结合实际出台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了由厅领导挂帅、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排查整治工作专班,聘请5名技术专家,从全省范围内遴选抽调120多名执法人员,组成30个排查小组,在生态环境部专家业务培训、远程指导下,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集中力量、统一组织,地市交叉、人机结合,开展了两个轮次的深度排查,共认定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895个。2023年8月,我厅以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向沿黄9市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的通知》,交办了相关地市清单,明确了今年的溯源整治目标任务。组织召开全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部署会,邀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局,结合各自职责,提出相关要求,并组织沿黄9市25县生态环境部门200余人次开展2轮监测、溯源、整治培训会,深入指导规范开展工作。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分类命名编码填报完成率85.81%,溯源信息填报完成率58.44%。 通过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连续2年稳定保持Ⅱ类,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优于上游邻省入境,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指导沿黄9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优化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完成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年度目标任务,助推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3-10-27 15:31:42 大众日报记者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山东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做了哪些工作?

2023-10-27 15:35:48 赵辉

近年来,山东坚持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一、加强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水平。发布实施《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明确适应气候变化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行动指导。落实开展达峰行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进科技创新、突出示范引领等重点任务,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二、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扎实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减碳作用,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圆满完成了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任务,履约企业数量和履约配额总量均全国最多。在碳市场的市场调节机制下,纳入配额管理的落后机组数量逐年减少。目前第二个履约期的相关工作已启动,我们将持续强化碳市场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和服务保障,进一步帮扶重点发电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和履约工作。截至今年9月30日,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我省共有74家重点发电企业参与交易,累计成交额19.36亿元,交易量全国第一。 三、出台实施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实行碳排放指标省级收储调剂。2022年4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实行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一方面促进“两高”企业能源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促进“两高”企业减少碳排放。政策实施以来,全省已完成43个“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方案审核,累计减少碳排放量350余万吨。 四、开展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2023年1月,印发《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组建碳普惠专家委员会,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目前,已组建碳普惠专家委员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碳普惠方法学,逐步构建碳普惠方法学体系。将生态损害赔偿和大型活动碳中和等纳入了碳普惠体系消纳渠道,拓宽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渠道。 五、开展碳足迹评价、近零碳创建示范工作。今年2月出台了《山东省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方案(2023—2025年)》。目前,我省积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评价,经统计,目前参与评价报告编制的产品达到385个,“十四五”期间将累计完成600家重点企业产品碳足迹评价试点工作。今年7月,我省印发了《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到2025年,将建成一批近零碳示范试点,切实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今年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在主场活动和官网发布了《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评估报告》。我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部取得优良成绩。其中,烟台、潍坊分别位列第3名和第4名,济南位列第9名,青岛位列第27名。 下一步,山东将遵循国家总体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绿色转型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2023-10-27 15:36:13 大众网记者

生态环境部门在服务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问,在这方面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2023-10-27 15:43:15 葛为砚

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在牢牢守好生态环境底线的同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围绕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沿黄重点地区各项政策要求,服务推动黄河流域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高质量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紧盯省市县三级谋划的15000个重点项目扎实做好环评服务保障,建立“五个一”环评工作推进机制,即:成立一个专班、建立一本台账、每企一人帮扶、每周一次调度、问题一次解决,审批过程实行即来即审、并联提速,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约58%,较好的服务保障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2023年1500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11601个,完成率达77.3%,其中2002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完成环评审批1601个,完成率达80%。在优化服务的同时,严格生态环境准入,落实国家关于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要求,对2200多个项目进行了摸底排查和分类处置,采取承诺制积极有序推进27个开发区依法合规扩区调区,帮扶14个园区顺利通过合规性认定,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不断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实现应放尽放,严格“名录之外无环评”,对51个二级行业降低环评类别、40个二级行业取消登记表,环境影响因子单一、环境治理措施成熟、环境风险可控的中小微企业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积极推进同类项目环评“打捆”审批。鼓励产业园区同一类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联合编制一本环评文件,单个项目不再开展环评。“打捆”审批可降低约30%的环评文件编制成本,压缩20%的审批时间,提升环评审批效能。组织实施区域环境跟踪监测。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环境跟踪监测,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共享使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近期,我省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也获生态环境部同意,将推动试点园区内环评降级管理、告知承诺审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积极做好环境要素保障。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助推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实行“先立后破”,指标可从“十四五”拟替代关停的现有企业、设施或者治理项目可形成的污染物削减量中预支。强化污染物总量指标市域统筹,支持各市制定具体统筹政策,优化总量指标使用。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利用市场手段拓宽总量指标来源。对碳排放指标实行收储调剂,印发“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建立省市两级碳排放指标台账,省级指标可供省级重点项目以及关系全省生产力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调剂使用。 四是持续优化执法方式。创新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首次将清单范围扩大到中小微企业,实现正面清单“再扩容”。目前,省级正面清单企业5791家,同比增长65.9%,居全国首位。深入推进“守法激励、轻微免罚、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2023年以来共减免处罚案件1623件,同比增加67.8%,真正为企业“减负担”“增动能”。创新环境问题整改非现场执法,打造“非现场远程监控+惠企服务线上整改”为核心的非现场执法体系,努力实现监管效率、环境效果、发展效益相统一。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部署要求,继续抓好生态环境领域服务高质量发展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持续出台优化环评工作的一批新政策新举措,积极服务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0-27 15:43:39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刘茂震,联系电话:51798804。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