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山东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先后顶格召开加力提速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4次全省性大会, [详细]
- 着眼“保基本”办实事
- 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统筹运用税费减免、财政投入、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 [详细]
- 强化财政民生投入保障
- 财政部门将努力培植壮大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做到“一个压减、两个倾斜”, [详细]
文字实录
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定于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11:15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业文等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取得的主要成果、代表议案建议等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了。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等六个报告,通过了各项决议,闭幕时林武书记作了讲话。 这次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副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李业文先生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并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先生,省财政厅厅长李峰先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红旗先生一起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业文先生介绍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刚刚胜利闭幕。 这次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会上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法检两院工作报告,贯彻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符合山东实际,必将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步。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省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这次大会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全面依法落实并细化完善省委关于2024年的工作安排,审议、审查、批准了有关报告、计划、预算等,为做好今年全省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目标、明确了落实措施、强化了法治保障。林武同志在大会闭幕会上的讲话,围绕全力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提出明确要求,必将鼓舞全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而团结奋斗。 大会召开情况是当前全省上下关注的焦点热点,有关新闻媒体作了广泛宣传报道。从社会各界的普遍反映看,人民群众通过对大会精神的深入了解,普遍认为,2023年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现代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普遍表示,未来可期,要着眼当下做好自己的事,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上贡献各自力量。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磅礴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二是代表参会履职的质量效果进一步强化。大会期间,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山东的落实落地,紧扣省委重点工作,围绕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大会共收到1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50件,其中涉及立法39件、监督5件、其他6件。经大会主席团研究,确定将38件作为代表议案处理,已全部交由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在闭会期间审议,其余12件代表议案转为代表建议处理。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1008件。代表们高度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等提出建议340余件;非常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议370余件;十分关心城乡融合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提出建议220余件。此外,代表们对其他领域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大会秘书处已对这些代表建议进行了及时分办。会后,省人大常委会将认真处理代表议案,督促有关承办单位扎实办好代表建议,确保将代表们的“金点子”有效转化为做好相关工作的“硬措施”“好成效”,让各位代表满意。大会期间,代表严守会风会纪,为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作出了示范。
三是代表审议意见的办理时效进一步提升。按照本次大会安排,在各代表团审议相关报告时,有40多名相关省直部门单位“一把手”等领导同志以及省法院、省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到代表团面对面听取代表的意见,并及时组织力量通过当面、书面、电话等方式答复代表。大会期间,各有关方面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992条。其中,省政府有关机构收到149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282条,省法院收到317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426条,省检察院收到225名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284条。经过大会的精心组织和“一府两院”的扎实努力,在大会闭幕之前,这些审议意见已全部向相关代表答复完毕,切实保证了代表提出的审议意见在“第一时间”得到充分回应和有力落实。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有关部门单位对代表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反应及时、解释清楚、办理迅速,对此表示满意。
大会顺利圆满召开,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代表认真履职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大会筹备及召开期间,大会秘书处各工作组、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新闻媒体、各住地宾馆、济南市有关部门单位等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大会秘书处,向为大会顺利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级各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我们相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省委的坚强领导,有勤劳实干的亿万齐鲁儿女的齐心协力,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有关情况就介绍到这里。 再过十几天,就是春节了,借此机会,祝各位记者朋友龙年大吉,身体健康,工作愉快,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过去一年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强势开局,请问,2024年将采取哪些思路措施,加快推进先行区建设?
正如您所说,过去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发18号文件要求,坚决扛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使命,抢抓机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建立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要素保障、评估督导“四大体系”,创新举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纵深推进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60项重点任务扎实落地,首批31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9万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占比超过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51%左右,全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934.9万千瓦、是过去五年年均增量的1.9倍,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从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方向明确、细化具体、科学务实。我们将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扭住重点、靶向攻坚,纵深推进先行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聚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塑优塑强动力引擎。国发18号文件提出,支持山东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我们将聚焦这一目标定位,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加快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建强崂山实验室、国家量子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重大平台,加快推动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创建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突出抓好21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培育认定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各100家左右,力争今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万家。通过这些举措,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提速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一业一策”改造提升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实施全省石化规划布局总体方案,开工建设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加快推进山钢宝武日照精品钢基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永锋钢焦一体化项目。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新认定10个左右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发展,集中优质资源全力保障100个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以高端装备、数字经济、“新三样”等为代表的新动能加快成长。 三是聚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速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是先行区建设的关键突破口。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五大清洁能源基地,今年新开工石岛湾扩建一期和招远一期核电、145万千瓦海上风电、875.5万千瓦集中式陆上风电等重大项目,再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巩固扩大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同时,全面完成炼化、焦化、有色等13个“两高”行业企业节能减煤技改任务,压减化石能源消费,推动形成能源变革与产业升级协同互促的良性格局。 四是聚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拓展潜力空间。以落实黄河战略为牵引,围绕塑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制定实施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烟台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深入实施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培优育强鲁南物流能源廊带,谋划建设沿黄陆海大通道,进一步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凝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是聚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释放内生活力。一方面,以改革的思路办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在要素市场化配置、开发区体制创新、用地用能保障等方面细化改革举措,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有效激发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以高水平开放集聚外部优质要素资源,出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做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放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品牌效应,招引一批领军型企业、引擎性项目、高层次人才落户山东,在深化开放合作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省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充分发挥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创新思路举措、狠抓推进落实,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在“走在前、开新局”中展现更大担当。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去年,省委、省政府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谋划实施一系列务实有效的重大举措,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大省中也走在前列,可以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请问,今年省里对抓好工业经济是怎么安排的,有哪些政策措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3年,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先后顶格召开加力提速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4次全省性大会,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10位省领导挂帅担任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引领大抓齐抓头号工程,有力推动工业经济大踏步提升。 首先从量上看,刚才这位记者朋友也提到,去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继续走在工业大省前列,拉动全省GDP增长2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其次从质上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0%,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茅,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最后从势上看,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1.5%、9.4%,比全部投资大幅高出6.3和4.2个百分点,为长远发展积聚了深厚动能。 事实证明,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是应时之举、顺时之策,奏响了山东工业发展的最强音。俗话说,万事从来贵有恒。今年,我们将坚持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不动摇,加力扛牢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以锲而不舍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恒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的考虑是建强“四大体系”,形象地说,就是打牢头号工程的“四根支柱”: 一是建强统筹指挥体系。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位定调、高位推动、高位督办,谋划实施一系列惠当下、利长远的重大举措,树立了头号工程摆到头等位置抓的鲜明导向,为工业经济发展充分凝聚了资源和力量。今年将在这种顶格推进工作的大框架下,做好细化实化优化文章,积极服务构建更加坚强有力的统筹指挥体系。在力量建设上,采取务实措施,持续做强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数字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工业运行指挥部等,确保更好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总揽机制上,认真总结拓展在全国较早实施“链长制”的有益经验,努力为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构建起更加有效的工作格局。在思路谋划上,切实建好用好制造强省建设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广泛链接国内外最顶尖的智库,努力为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描绘更加清晰、更加科学的发展蓝图。 二是建强工作推进体系。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可以细分成千上万个产业种类,广泛延伸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必须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去年,我们聚力头号工程,围绕稳固工业大盘、提升创新能级、深化动能转换、培强数字经济、优化产业生态等,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抓手。今年我们初步谋划了“十大行动”,着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比如,将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聚焦六大传统产业,“一业一策”细化制定改造提升方案,优化事后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支持方式。比如,将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巩固提升汽车、高端化工、智能家电、工业母机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比如,将实施数实融合赋能行动,扎实推进“工赋山东”“工赋百景”,分层次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5G工厂等。 三是建强政策法规体系。这对头号工程来说,是行稳致远的最有力护航。去年,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出台民营经济38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磅文件,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省政协聚焦增强产业发展韧性等深度协商议政,努力创造最优政策法规环境;我们牵头制定工业运行稳进提质激励政策等一揽子举措,聚力为头号工程添砖加瓦。今年,将在抓好既有政策落地见效基础上,积极谋划推出新的政策措施。比如,前不久刚刚出台了相关政策,计划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实现全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普及和提升培训全覆盖。比如,目前正联合有关部门,研究推动企业升规纳统激励政策,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0家以上。同时,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今年将启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立法进程,不断为头号工程筑牢法治屏障。 四是建强支撑保障体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尤其需要有效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去年,我们瞄准反映突出的诉求问题,聚焦土地、金融、人才、数据等谋划出台了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受到各方面积极评价。今年,将继续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以更大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高产领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像融资方面,将谋划实施“一月一链”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持续健全企业应急转贷服务体系,力争全年为7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转续贷1500亿元以上。像数据方面,将积极发展一批数据模型和数据算法领域重点数厂数商,大力培育“晨星工厂”和“产业大脑”,着力增强工业大数据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驱动力,切实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的新成效、为建设现代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我们注意到,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部署要求,社会各界对此非常期待。请问,2024年我省在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方面有哪些工作打算?在预算安排上是如何保障的?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出了一揽子惠民生、暖民心、增福祉的务实举措。省财政厅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作用,努力加大财政民生投入,接续实施20项重点民生实事,切实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眼“保基本”办实事,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统筹运用税费减免、财政投入、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支持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0万个,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聚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职工医保、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不断织密社会保障网。聚焦关爱服务“一老一小”,多渠道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万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促进“幼有优育”“老有颐养”。聚焦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提质扩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支持改造提升1万个村卫生室,实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是着眼“提品质”办实事,增加优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围绕推进优质教育发展,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新增一批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加快建设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和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提高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支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围绕改善城乡住房条件,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6万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7000户、保障性住房8000套,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实施清洁取暖改造30万户以上。围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乡村振兴重大专项等资金,支持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实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全民健身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三是着眼“增投入”办实事,强化财政民生投入保障。财政部门将努力培植壮大财源,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做到“一个压减、两个倾斜”,为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和民生实事推进,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一个压减”,即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今年省级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压减10%,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一律不予安排,压减取消低效无效支出,腾出财力保障改善民生。“两个倾斜”,即财政资金向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倾斜,预计今年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投入将突破万亿大关,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财政资金向基层和财力薄弱地区倾斜,支持兜牢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同时,我们将严格民生支出政策管理,把民生资金纳入财会监督范围,加强民生资金绩效评价,不断提升民生资金使用质效。 谢谢!
2023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乡村振兴展现出新的气象。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实抓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请问,围绕落实好报告要求,农业农村部门有什么打算?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正如您所说,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三农”工作确实取得了优异成绩。主要有这样五个方面。一是农业农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31.9亿元、增长5.1%,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506亿元、增长4.5%,增幅都在全国前列,分别高于全国增速0.9个和0.4个百分点。二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探索出抓村连片的路径,明确了建设示范片区这一抓手,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余个,形成了梯次建设、分类推进的良好格局。三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启动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单产新增8.1公斤/亩,带动总产达到1131.1亿斤、增加了22.3亿斤,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蔬菜、肉蛋奶、水果、水产品等也都在高基数上实现了较好增长。四是产业发展稳中向好。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614家、达10343家,是全国唯一过万家的省份。农产品出口额达1476亿元、增长6.3%,占全国的21.2%,连续25年领跑全国。五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特色产业发展、就地务工就业等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有力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7.5%,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 2024年是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锚定“抓实抓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聚焦聚力示范片区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因村因地而宜,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全要素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新创建省级示范片区70个左右,集中力量办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促进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二是聚焦聚力单产提升行动,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在稳面积的基础上,继续主攻单产提升,强化政策集聚和技术集成,扎实开展“吨粮”“吨半粮”产能建设,高水平推动“齐鲁粮仓”建设,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三是聚焦聚力“四个潜力”和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抓好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要求,深挖“四大潜力”,向设施农业、向畜牧业、向盐碱地、向大海要“粮”。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既抓好传统优势的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大而强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也让枣庄石榴、沾化冬枣等一批小而美的“土特产”全面开花。 四是聚焦聚力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力推动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强行业领军企业100家,打造一批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过五百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粮食、设施蔬菜、林果、畜禽、渔业等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推动产业链向农业农村延伸,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五是聚焦聚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帮扶政策,确保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强化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推动良性运营、持续发挥作用。用好乡村公益岗政策,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六是聚焦聚力农业农村基础支撑,全力保障“三农”发展。加快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规划。实施种业振兴、农机补短板和数字农业突破“三大”行动,全链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制定政策,搭建平台,打通关卡,让各类要素更加流畅地向农业农村集聚。 七是聚焦聚力体制机制建设,全力压实乡村振兴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用,每年召开两次高规格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观摩会,健全完善推进机制、投入机制和考核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大动力、更强活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