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山东亮出乡村振兴“成绩单”!

近年来,全省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详细]

粮食总产1131.1亿斤
去年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连续3年站上1100亿斤台阶。 [详细]
已组建211个医共体
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全省已组建211个医共体,通过建立联合门诊、特色科室、带教进修、 [详细]
重点抓好“六个聚焦聚力”
深化抓村连片、示范带动,推动面上整体工作提升,今年新建设省级示范片区70个以上。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4-03-07 14:36:08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4年3月8日(星期五)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2024-03-08 10:01: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宋文华先生;省民政厅副厅长王树山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牟善勇先生;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宋书强先生,介绍山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宋文华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4-03-08 10:02:38 宋文华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山东“三农”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同年6月,视察山东时指出,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2021年10月,在东营考察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去年9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指导,考察了枣庄石榴种植园,强调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近年来,全省各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强化措施、创新实践,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稳中有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4-03-08 10:06:34 宋文华

一是坚持抓村连片有效路径,片区示范引领不断增强。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示范片区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连片规划、连片建设,推动片区内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目前全省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多个。在面上,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全省农村路网规模达到2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分别达到50%以上、95%以上。 二是坚持扛牢农业大省责任,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聚焦“提单产、深挖潜”,构建农业“1+4”生产体系。“1”就是深入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202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实现“三增”,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连续3年站上1100亿斤台阶;“4”就是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潜力”,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在高基数上实现稳定增产,蔬菜产量预计超过9000万吨,肉蛋奶总产1685.6万吨、同比增长6.62%,水产品总产首次突破900万吨、达到914万吨、同比增长3.5%,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

2024-03-08 10:06:48 宋文华

三是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我省农业产业化优势,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31.9亿元、同比增长5.1%;一产增加值6506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抓特色产业。构建“13+N”培育体系,重点培育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章丘大葱等13个优势特色产业,枣庄石榴、沾化冬枣、黄河口大闸蟹等一批“土特产”全面开花,累计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1个、企业产品品牌700个。抓龙头带动。启动实施龙头企业提振行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339家、在全国率先过万家。2023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476亿元,连续25年领跑全国。抓平台搭建。积极推动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形成寿光蔬菜、沿黄肉牛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总数分别达到15个、10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涉农县全覆盖。抓联农带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发展到58.1万户、农民合作社22.8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2.5万家。密切利益联结,把农民增收嵌入农业全产业链中,让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 四是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推行村党组织“跨村联建”,选派3万余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强化治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美德信用进乡村,推行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做法,在34个县(市、区)开展农村“信用+”试点,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建设示范创建。强化乡村文化建设。全面启动“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创新推出“黄河大集”、“村村有好戏”等活动,举办“村BA”、和美乡村篮球赛、“村歌嘹亮”等“村”字号文体活动,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264个、省级文明村镇4295个。

2024-03-08 10:10:25 宋文华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塑造乡村振兴新优势。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片区建设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重点抓好“六个聚焦聚力”: 一是聚焦聚力示范片区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深化抓村连片、示范带动,今年新建设省级示范片区70个以上。在面上统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二是聚焦聚力单产提升行动,全力抓好粮食稳产增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发力,今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2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三是聚焦聚力“四个潜力”和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做好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持续深入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四大潜力”,启动实施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项目,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 四是聚焦聚力龙头企业提振行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00家、行业领军企业100家,推动企业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五是聚焦聚力农业农村关键支撑,全力服务保障“三农”发展。出台乡村振兴、农业强省建设规划,着力实施种业振兴、农机补短板和数字农业突破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集聚。 六是聚焦聚力体制机制建设,全力抓好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召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观摩会,健全完善考核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保障体系、资金投入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大动力、更强活力。

2024-03-08 10:10:41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4-03-08 10:11:05 新华网记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山东在这方面有哪些考虑,主要做法是什么?

2024-03-08 10:15:29 宋文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把“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重要引领,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会议,组织16市和有关部门到浙江实地学习,收到很好效果。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系统谋划部署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任务。  我省有5.4万个行政村,东中西资源禀赋、村庄形态、文化习俗等各不相同。实践中,我们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基层探索实践,明确了片区引领、示范带动这一工作思路,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因村因地制宜,抓村连片、示范带动,推动面上整体工作提升。具体推进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布局。立足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以县域为单位做好规划布局,制定阶段性目标和推进计划,久久为功、有序推进。在片区选取上,注重选择位置相邻、功能相近、产业相融、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连片规划建设,推动片区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目前,全省已启动建设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余个,构建起梯次建设、分类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是坚持全方位推进。聚焦群众需求,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深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行动,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在工作推进上,协同推进乡村“五大振兴”,统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和美乡村全面发展。 三是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完善乡村振兴的组织方式、投入方式、管理方式,在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等建设上,推广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做法,激励和动员群众参与。在乡村治理上,积极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有效做法,引导群众参与村级事务、人居环境整治等,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四是凝聚工作合力。去年,出台了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16条“硬措施”,从加强规划管理、保障乡村发展用地、健全投入机制等方面强化政策供给,并统筹行业部门、金融单位等力量加大支持、同向发力。出台了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办法,推动90个国有企业与102个示范片区建立结对关系,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等行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抓好片区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成色更足、底色更靓!

2024-03-08 10:16:09 中新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请问省水利厅,2023年山东在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2024-03-08 10:19:05 宋书强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注。大家知道,农村供水工程作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支撑。2023年,全省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头等民生实事来抓,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快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全省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6854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486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率稳步提升,有效保障了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分类施策。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基本方向,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平原区重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逐步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山丘区重点推进区域供水规模化,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加快联网、扩网、并网,对规模化供水工程难以延伸到的地区,重点推进小型供水工程改造升级,多措并举确保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二是树牢系统理念,健全工程体系。抓住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重要契机,统筹推进水源置换、规模供水和管网提升“三大工程”。新建、优化整合地表水源工程23处,新建千吨万人水厂25座,地表水源覆盖率较上年提升7.5个百分点。对4630个村实施村内管网改造提升,配备净化消毒设施1809套,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 三是立足长久受益,狠抓管护运营。以镇村级供水工程为重点,大力推广县级统管模式,全省成立县级统管公司168家,服务人口超过6500万,通过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管理,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住、用得好、长受益。各地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据、运行、管理、服务“四个在线”,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便捷、优质用水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扛牢责任,直面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纵深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加快构建形成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规模化工程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全过程监测体系、智慧化管理体系,坚决把这件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水利贡献。

2024-03-08 10:19:44 农民日报记者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内容,请介绍一下山东在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2024-03-08 10:24:43 牟善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印发了《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列入了2024年全省重点民生实事。今年,还将印发《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让群众就近就便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努力使群众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乡村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连续实施基层标准化建设和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两个三年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层机构等级评价,推动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全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占比达到35.6%,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建成156个,数量和比例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有村卫生室5.24万所,其中,中心村卫生室3879个,在人口较少的自然村设置村卫生室服务点3344个,提供定期巡诊服务,夯实织密乡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 二是推动基层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开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推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效。在全国率先开展“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建设“三高中心”“三高基地”“三高之家”3.14万余家,签约“三高”患者1394余万人次,慢性病患者全过程、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突出“一老一小”,聚焦重点人群,2023年为551万名儿童、1128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897万名高血压患者、364万名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让广大群众都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筑牢乡村振兴卫生健康基础。 三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全省组建211个医共体,通过建立联合门诊、特色科室、带教进修、远程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县域诊疗同质化、优质化水平。医共体内全部建立远程影像等诊断中心,远程医疗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远程心电覆盖8674个村卫生室,“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日趋成熟。落实职称晋升下基层,每年选派医务人员下沉基层提升专科能力,今年下沉人员将突破1万人次。在全国首创选派“业务院长”,全省建设名医基层工作站1765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延伸。 四是推进乡村卫生人才提能扩量。先后出台全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县管乡用”等专项文件,推进空编补齐,4年来安排进编用人计划3.04万人;全省基层卫生高级岗设置比例提高至20%,7760名基层卫生人员取得基层卫生高级职称。主动向省内高校发布基层医疗机构招聘信息,关口前移对接岗位和人员,最大限度吸收乡村医疗卫生人才。推动全日制大专以上医学毕业生免试注册乡村医生,全省村医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高到60%以上,进一步优化提升队伍结构和素质。

2024-03-08 10:25:11 大众日报记者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大省,与城市养老相比,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请问省民政厅围绕推动农村养老工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3-08 10:30:43 王树山

做好农村养老工作,事关农村老年人福祉与家庭和谐幸福,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省民政厅把农村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政策倾斜,因地制宜推进,持续提升广大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政策引导力度持续加大。强化政策带动,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将农村养老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推动提档达标、提质增效。强化部门协同,省民政厅等1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养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7条具体推进措施,形成推动农村养老工作的整体合力。强化资金保障,统筹运用中央彩票公益金、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等,对敬老院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运营等给予补助。 二是基本养老服务持续增强。聚焦特困老年人,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现愿进全进,全省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6%,超额6个点完成国家任务。聚焦低保等困难老年人,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惠及57万农村低保老年人。近期,我们又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照护难题。聚焦农村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出台《山东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分级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对农村留守等老年人逐一明确帮包责任人,落实巡访关爱措施。 三是养老服务网络持续健全。以农村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建立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的县、乡镇、村(社区)、家庭四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县级层面,每县至少建有1处县级敬老院,全省共有农村敬老院913处;乡镇层面,发展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180处,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村)层面,发展农村幸福院13602处、农村养老食堂12187处;家庭层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5万户。 四是养老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涌现出“荣成暖心食堂”“岚山三级书记抓养老”“成武新型农村幸福院”“淄博沂源红民生综合体”“博兴以地养老”等经验做法,积极打造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模式。

2024-03-08 10:31:12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农业大省的首要责任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上,取得了哪些成绩,下步有什么打算?

2024-03-08 10:35:02 宋文华

去年,我们在坚决稳住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把单产提升作为农业生产的“头号工程”、主攻方向。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2023年,我省粮食单产、总产再创新高,单产达到449.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8.1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带动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山东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部署要求,继续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让山东粮食总产突破1200亿斤大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耕地质量。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同时,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深挖盐碱耕地增产潜能。 二是抓好农业科技支撑。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加快熟化优化各项高产高质高效关键技术,加大集成和推广应用力度。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全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三是推动“五良”融合共促。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团队作战”、合力攻坚,努力把各方面、各环节的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逐步实现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四是打造单产提升示范区。近年来,山东不断总结深化高产创建实战经验,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区域性“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今年,我们计划结合46个国家级粮食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谋划连片打造“汶阳田”、鲁西南、黄三角、“临郯苍”、胶东半岛等5个粮油单产提升示范区,带动全省粮食均衡稳定增产。 五是狠抓政策统筹保障。落实好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奖励激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三大主粮作物参保率稳定在85%以上,努力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加大涉农政策资金统筹力度,优先支持单产提升关键措施落实落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培壮各类种粮主体,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效。

2024-03-08 10:35:17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委农办秘书处韩晗同志,联系电话:51789077。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