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 打造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稳居全国首位!
2023年,山东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粮食购销总量3440亿斤,市场更加活跃,供应链更加完善。 [详细]
- 粮食产业总产值超5600亿
- 去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详细]
- 全面引入“6S”管理
- 创建仓储精益管理模式,全面引入“6S”管理,扎实开展对标管理提升行动, [详细]
文字实录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4年3月20日(星期三)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粮食和储备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打造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华女士,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孟军先生,仓储与产业处处长周立成先生,鲁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洪先生,滨州市副市长杜玉杰先生,介绍我省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打造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伟华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是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产业大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要求,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即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全链条协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政策保障有力有效。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组,严格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省粮食和储备局履行部门职责,扎实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制修订《山东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山东省粮食收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出台“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提出省市县一揽子建议方案,全省安排资金23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应急能力、仓储提升、信息化监管等项目建设。二是稳产保供基础扎实。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地方储备粮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远程在线穿透式监管,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管理规范。粮食购销总量3440亿斤,市场更加活跃,供应链更加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提升,济南、青岛、临沂、滨州四大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加快推进,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完成改造升级,协调配套、安全高效的新型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初步形成。三是市场流通活跃增效。粮食收购保障有力,建立总规模超6亿元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2023年支持企业获得增信贷款45亿元,全年累计从生产者购进粮食4082万吨,同比增加217万吨。节粮减损成色更足,全省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年清理烘干粮食537万吨、减少损失21.5万吨,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政策性粮库仓容202万吨,全省完好仓容达到4349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至0.4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要负责同志肯定山东“具有全链条、全方位的经验,树立了样本,走在全国前列”。四是产业发展积厚成势。山东粮食产业门类齐全、产品多元、实力雄厚,入统加工企业数量、小麦加工能力、处理油料能力、饲料生产能力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023年,着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升级版,组织开展“中国行”和“六进”等系列品牌推介活动25场,连续五年荣获“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全面深化产销协作,与海南、辽宁、贵州等11个省份签订战略协议;成功举办第四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参展企业、品牌、人员数量均创新高;组团参加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成交产品70多万吨。今年3月11日,第十八届粮油食品产业博览会在我省滨州市成功举办,全国400多家企业、近千个品牌参展,进一步促进带动粮油产业发展。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继续稳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我们将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指挥棒”,统筹做好粮食收储调控、产业增效、节约行动、治粮管储等工作,打造高质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是扎实推进收储调控。精心组织粮食收购,强化资金、仓容等要素保障,优化政策、信息、售粮现场等方面服务,全年从生产者购进粮食3800万吨以上、年粮食流通量1.5亿吨以上。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保障重要节点粮油市场供应。提升应急保供能级,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全部建成投用。二是扎实推进产业增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聚助力、品牌营销赋能。深入实施“粮芯计划”,加快发展粮食产业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培优做强粮食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产品营销落地。三是扎实推进节约行动。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运营指导,服务农户做好科学储粮,推广适合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装具及配套技术,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聚力推进现代化示范粮库建设,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提升仓储规范化水平。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引导绿色健康消费。四是扎实推进治粮管储。按照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部署,开展好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集中查办重点案件,严惩违法主体。按要求开展县市级粮食管理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规范化水平。巩固拓展信息化监管成效,把地方储备粮购销存全过程作为监管重点,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和加强监督检查的有力手段。谢谢大家!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强粮食储备实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做好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全力保障粮油市场供应,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管好粮食储备“大粮仓”,夯实供应基础。一是增总量。积极落实国家下达的储备计划,适时调整优化地方储备,规模总量有序增加,储备粮数量真实、安全可靠。二是优布局。平衡区域宏观调控能力,推动省级储备由产粮大市向大中城市、缺粮地区倾斜,在烟台、威海等市增加省级储备粮近30万吨。三是调结构。优化储备品种,首先保口粮,同时兼顾工业和饲料用粮。在小麦、稻谷口粮品种基础上,适应我省工业和饲料用粮大的现实需求,逐步增加玉米、大豆饲料储备,实现主要储备品种全覆盖。充实成品粮储备,库存超过24万吨,可供应全省城区人口27天,在覆盖面和供应量上均超出国家要求。 二、把好粮食应急“调节阀”,增强供应能力。一是规划建设粮食应急保障项目。在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和黄河流域,规划建设济南、青岛、临沂、滨州四大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每处可具备3000万斤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存能力,可满足应急状态下300万人10天的粮油供应。安排资金1亿元,改造升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356个。二是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依托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连锁商超发展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实现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一体化有效衔接,着力打造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135应急保障圈”。加大对各类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扶持力度,强化动态管理,促进粮食应急体系良性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省设立应急加工企业316家、应急配送中心217家、应急储运企业228家,其中国家级应急保障企业6家。 三、做好稳定预期的“发声器”,落实供应措施。一是统筹组织部署。部署重要时段粮油市场保供稳价等有关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压紧压实责任,一体推进落实,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发挥105个国家级和733个省级价格监测点作用,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尽早处置,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及时整理粮食购销存信息、粮油市场监测分析情况,服务决策。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发布收购进度、交易信息和市场形势分析等权威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回答完毕,谢谢。
滨州粮食种植面积约880万亩,总产量370万吨左右,人均粮食产量约为全省平均产量的1.7倍,粮食年加工转化量1500万吨以上,稳居全省第1位。近年来,滨州市坚持“五链同构”,探索出了“产购储加销”全链条节粮减损“滨州实践”。 一、强化生产链协同,以“定向培优”促进丰产增收。定向选良种。成立院士工作站,自主繁育优质小麦品种12个,推广订单种植300多万亩,年节约加工原料成本5亿元左右。定向提良技。全省首创“双深双晚”“全幅匀播”技术,推动玉米、小麦双季亩产超吨。定向育良田。治理改良盐碱地150多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18万亩,适度规模经营达70%以上,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 二、强化服务链协同,以“精准配套”促进颗粒归仓。围绕机收减损,探索“五统一”规模化经营,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2023年麦收期间,机收率、机播率均达99%以上,平均机收粮食损失率约0.64%,居山东省前列。创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模式,推行“一条龙”服务,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62.5万亩,土地流转率64.3%,农业服务组织达5297家,服务农户35万余户。推行粮食烘干补贴政策,提供“代烘干”业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三、强化仓储链协同,以“智慧管控”促进集约高效。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累计改造政策性粮食储备库16.1万吨,新增政策性仓容20万吨,免费向农户推广科学储粮示范仓7.2万余个。大力推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储粮技术,全市粮食综合损耗率0.4%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推动16个地方储备库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成为山东省首个实现地方储备粮全天候实时监测的地市。 四、强化价值链协同,以“吃干榨净”促进高值利用。打造出全国最长、最完整小麦绿色循环产业链,一粒小麦能加工出10大类600余种产品,较普通面粉企业产值提高147%左右。在滨州,一粒玉米从淀粉、到结晶葡萄糖、结晶果糖,分别升值1.2、1.57、2.93倍,原料综合利用率98%以上,实现同等经济价值用粮减少。加大副产物及废弃物循环利用,运用废弃物液态酒糟成功研发纯粮液态饲料,年可节约粮食2万吨以上。 五、强化供应链协同,以“多元供给”促进扩容提质。开发高端团餐、主食产业化、社区便利店等业务,中裕食品高端团餐服务走进150余家机关餐厅,获评第九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光盘行动等系列活动50余场,联合央视制作《希望的田野》等专题报道,节粮减损“滨州实践”影响力持续扩大。 下一步,滨州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高标准落实好上级部署要求,全方位、全要素推进节粮减损,为构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出滨州贡献。 在此,也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滨州做客、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们以守住管好“齐鲁粮仓”为目标,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安全考核为抓手,聚焦制度化、绿色化、现代化、智能化,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管粮制度化。制定《山东省地方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山东省地方储备粮质量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健全完善仓储管理制度体系。“地方储备储粮安全指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层层压实行政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做到“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健全长效机制,每年春夏、秋冬交替时期组织开展粮油安全大检查,排查储粮安全隐患。 二是储粮绿色化。广泛应用粮情测控、储粮机械通风、磷化氢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技术等科学储粮“四合一”技术,强化内环流控温、惰性粉物理防治、菱镁板隔热等绿色生态储粮技术集成示范。两家粮库被确定为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储粮经验,推动储粮从数量质量安全向绿色生态安全转变。全省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至0.42%,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设施现代化。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的应用。总投资9.2亿元,目前已升级改造和新建仓容202.4万吨,有效提升仓房气密、保温隔热、清理净粮能力,仓房完好、设施配套的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体系不断完善。仓顶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21兆瓦、年均发电量2300余万度、减少碳排放约2.3万吨。 四是监管智能化。积极推动“智慧管粮”,以科技赋能粮食购销穿透式监管,省级信息化平台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率先实现地方储备库存动态监管全覆盖,确保粮食“看得见、管得住”。目前,省粮食和储备局已启动全新省级平台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展全数字化监管,将有效实现管理流程再造。 下一步,我省将从三个方面推进绿色粮仓建设。一是强化规范管理。着力实施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动,聚焦“人、粮、仓”关键环节,开展仓储规范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实施绿色升级。持续推进“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分类实施粮库升级改造,增强安全性能,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按照《高标准粮仓建设标准》等有关技术要求,大力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不断提升粮库现代化水平,守住管好“齐鲁粮仓”。谢谢!
鲁粮集团是承担着省级储备粮油管理、政策性粮油综合交易等政策性任务和服务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重要职责的省管一级、“商业二类”企业。集团现拥有规范化粮食储备库12个,标准仓容121万吨,环流熏蒸技术、粮情测控系统、机械通风技术应用达到100%,准低温仓房占比达40.7%。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创新管理,持续提升储备保障粮食安全能力。 一是推动储备粮精益化管理。创建仓储精益管理模式,全面引入“6S”管理,扎实开展对标管理提升行动,储备粮质量达标率和储存宜存率始终保持在100%,保管损耗率连续3年低于0.3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节粮减损成效显著。二是构建储备粮联动扩容新格局。充分发挥储备粮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与中储粮山东分公司签订委托保管协议,增加国家调节储备粮代储规模,积极争取各类地方储备粮代储业务,构建形成了省级储备与中央储备和市县地方储备协同联动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格局。三是加强绿色仓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绿色仓储升级项目,坚持“一盘棋”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协调,高效推进粮库“分区合理化、装备现代化、管理智能化、储粮绿色化”等“四化建设”,推动集团科技储粮实现全覆盖,项目建成后集团准低温仓房将达到约50万吨。 二、严格国家政策执行,统筹储备轮换,持续提升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围绕储备粮“平时备得足、储得好,急时调得出、用得上”的保障目标,全面落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工作部署,深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储备运营业务与企业商业经营“两分离、四分开”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二是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把做好粮食收购作为服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大力推广优质粮油订单收购模式,依靠全省储备企业网络布局优势,强化为农服务措施,坚决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三是提升轮换经营能力。探索建立上下贯通的储备粮轮换经营机制,采取“集团统筹监管、储备粮公司集中运作、承储企业具体负责”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统一指挥决策和集中运作水平,持续提升轮换购销能力水平和质量效益。 三、坚持从严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粮食购储销全过程监管能力。 一是坚持从严管理。认真开展“警示教育月”和“严监管强执法重处罚行动年”活动,配合做好各级涉粮检查,围绕“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廉洁储粮闭环机制,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二是坚持“技防技控”。引入物联网新技术、智能化新设备及人工智能,目前集团承储单位全部实现“技防技控”全覆盖,应用上线率达 100%。实现粮食收购和储存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信息化监管。三是坚持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廉洁文化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建立廉洁储粮教育基地,精准开展廉洁教育,积极宣传廉洁储粮文化品牌,将廉洁文化深深植根于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 下一步集团将继续立足职责定位,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山东粮食产业的关心关注!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聚焦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力推进项目实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打造“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示范企业,开展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等工作,目前已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6亿元,带动总投资97亿元,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比工程实施前增加近2000亿元。一些粮油企业在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支持下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2023年重点粮油企业专项调查结果,我省9家企业入选小麦粉加工企业“50强”,12家企业入选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7家企业入选花生油加工企业“10强”,6家企业入选玉米油加工企业“10强”,3家企业入选挂面加工企业“10强”。 二是深化粮油品牌建设。打造“省级+市级+企业”品牌金字塔架构,推进滨州“粮油金三角”、德州“五星德粮”、临沂“沂蒙花生油”、威海“胶东花饽饽”、“青岛面粉”等市级粮油公共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全省粮油品牌影响力。全面拓宽营销渠道,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赴省外大中城市举办“中国行”推介会,在省内举办数十场进社区、进商圈等“六进”活动。线下线上统筹融合,建设“好粮有网”粮食产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入驻企业400多家,发布商品近8000款,累计交易额超百亿元。 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62项;山东省粮油检测中心发布《山东小米》《山东煎饼》等13项团体标准,填补了山东粮食行业团体标准的空白。充分发挥粮油科创平台作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开展系列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发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推动精深循环发展,目前我省粮食深加工年产品产量2000多万吨,占全国的30%以上。 四是放大典型示范效应。召开粮食产业发展现场会、优质粮食工程推进座谈会等,邀请先进示范县、示范企业作经验交流,先后挖掘“滨州模式”“临沂经验”等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效能。滨州市围绕建设“国家级粮食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青岛、烟台、潍坊、临沂等市已逐步形成食用植物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我省10个市入选全国2023年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地级市前50名、21个县(市、区)入选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百强县。谢谢大家!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实抓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立足部门职责,主要是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上用力,推动建设粮食产业强省,助力农民增收。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深入实施“粮芯计划”,支持小麦、玉米、大豆、高油酸花生油、副产物食用资源开发五大创新中心和85个科创平台加强研发,强化粮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发挥院校、企业人才高地、科研集聚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工艺和产品创新,做好科技人才兴粮兴储大文章,在丰富优质粮油产品上取得新突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二是坚持产业集聚助力。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鼓励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进一步挖掘产业发展和优质粮食工程典型经验,加强交流推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国家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促进功能提升、设施完善。三是坚持品牌营销赋能。持续塑强“齐鲁粮油”品牌新形象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升级媒体创作传播服务,加强与京沪苏浙粤等省市产销协作,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搭建品牌推广、产销协作、产品营销的重要平台,做好“好粮油”产品遴选,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度融入全国大市场,推动山东优质粮油产品广销全国。围绕三方面举措,我们将开展系列载体活动,比如,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周活动,开展科技兴粮示范单位创建和“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开展“齐鲁粮油”“中国行”“六进”系列活动,2月29日,“中国行”贵阳推介会已经成功举办,效果良好;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第二十届福建粮洽会等国家级和省际间粮食产销协作会;还将组织参加相关推介活动,面向香港和全球客商宣传推介山东好粮油。通过这些重点举措和活动,进一步释放粮食产业经济活力,助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