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落实“四水四定”原则 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今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700亿元以上
3月27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情况。 [详细]
- 《山东省地下水管控指标》印发
- 今年2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正式印发了《山东省地下水管控指标》。 [详细]
- 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省情水情, [详细]
- 鼓励引导利用非常规水
- 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取用再生水、淡化海水免缴或不缴水资源税, [详细]
- 不断优化工业用水结构
- 加力推进高耗水行业结构调整,加速推动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大力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详细]
文字实录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4年3月27日(星期三)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孙京军先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新阁先生,省水利厅副厅长刘文林先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炜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山东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首先,请黄红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借此机会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山东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 近年来,全省水利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水资源节约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全面实行总量强度双控,水资源管控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十四五”以来,全省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每年控制在241.1亿立方米以内。我省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养育了占全国7.2%的人口,灌溉了约占全国5%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支撑了占全国7%以上的经济总量。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印发实施水权交易、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制度规范。特别是去年,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若干措施》,推进水资源管理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明确管控目标。跨市主要河流和水库全部完成水量分配,逐年逐级下达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高标准完成沿黄42个开发区(产业园)调区扩区规划水资源论证。三是严格取水监管。1.74万个年用水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非农业取水单位和5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计量率达到100%。四是实施重点治理。深入实施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从严控制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扎实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位明显上升。 二、深入实施节水控水行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坚持把节水作为根本出路,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引领,积极推进全社会节水控水。2023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6.3%和11.8%,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412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3.1%。一是农业节水增效扎实推进。实施25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控制高耗水作物种植规模,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二是工业节水减排有力有序。严格高耗水企业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鼓励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技改,新评定省级节水型企业115家、节水标杆园区6家。三是城镇生活节水卓有成效。扎实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持续下降,累计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5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132个,均居全国第一位。四是非常规水利用步伐加快。积极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集群配置和循环利用,4个再生水利用配置国家试点扎实推进。五是节水集成改革深入开展。加强节水产业扶持,发放“节水贷”5.6亿元,新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34个,完成水权交易2.6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三、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全面起势,“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省级水网主动脉加快形成。2023年全省完成水利投资682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落实资金、投资增幅均居全国第2位;水利部在我省召开全国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充分肯定我省建设成效。一是供水能力明显提升。老岚水库顺利完工,官路水库、双堠水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实现南水北调、胶东调水、引黄济青等水资源联合调度、统筹使用。持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体系加快形成。二是防洪体系不断完善。骨干河道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治理中小河流1509公里,小型病险水库实现动态清零,全省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连续4年无一出险,2023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较常年减少9成以上。三是河湖生态持续复苏。8条重点河道生态流量(水量)高标准保障,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34平方公里。创新实施“水网+”行动,建设效益河湖试点65个,打造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236处,小清河实现全线全时段通航。 下一步,全省水利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锚定“四水统筹”总体目标,以更大力度推动水资源节约保护,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一是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水资源全程管控机制,全面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从严抓好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二是纵深推进节水控水攻坚。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积极发展节水产业,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力度。三是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总体格局。纵深推进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官路水库等重大节点工程建设,统筹推动省市县三级水网衔接融合,2024年完成水利投资700亿元以上。四是持续深化水资源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完善城乡供水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水权市场化交易、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升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价格是供需关系的调节器,也是资源配置的风向标,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重点推动实施四项改革举措: 一是改革水利工程供水定价机制。2024年1月,省发展改革委修订实施了《山东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行“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定价机制。就是说,水利工程准许收益按权益资本收益率和债务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确定,其中社会资本的权益收益率按(每5年监管周期初始年前一年)国家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加不超过4个百分点确定。这以前是没有的,目的就是更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工程建设,更好完善我省水资源高质量供给体系。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推动实施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充分保障工程健康运行。 二是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省情水情,我们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牛鼻子”,破解节水瓶颈,探索利用价格杠杆倒逼节水增效。主要采取3项措施,3项措施紧扣一个关键词“精准”来推动实施:一是实现精准计量。在全省16市改革农业用水计量水价制度,由原来按“亩次”计量收费改为按“方”精准计量收费。二是推动精准滴灌。将农业水价提高到田间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按照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分类分档制定用水价格,推动农业用水习惯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三是实施精准补贴。重点补贴种粮农民定额内用水水费,多措并举促进农业节水增效。 三是深化城乡用水价格改革。适度拉大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分档级差,推动全省阶梯水价按不低于1:2:4比例核定;有序提高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标准,对超定额部分分别执行1-3倍的加价标准。阶梯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共同特点就是用水越多,水价越贵,通过价格杠杆强化社会节水意识。建立用水节约奖励制度,提取超定额加价收入用于开展节约用水工作,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工艺推广,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节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四是健全非常规水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非常规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近年来,我省非常规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8%左右。为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对再生水价格实行由供需双方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协商确定,将再生水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调配,推动扩大公共领域使用再生水。 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不断完善水价政策体系,健全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优化,全面提升我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推进工业节水,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工信系统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为目标,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工业节水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1.8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一是坚持以水定产,不断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加力推进高耗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动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大力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深度优化钢铁、地炼、焦化等行业产业结构,严格钢铁、焦化产能总量控制,推动地炼行业整合转移退出。深入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推动企业绿色化改造,提高用水效能,2023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5万个,技改投资增长9.4%。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未来产业等低耗水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1%,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47%左右。 二是坚持节约优先,培育创建节水标杆示范单位。联合省发改、水利、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山东省水效领跑者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大力培育水效“领跑者”企业,发挥好标杆示范作用。目前,全省共有16家企业和1家园区列入国家水效“领跑者”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组织开展水效领跑者园区和企业现场参观交流会,参观企业节水建设,分享先进经验,发放经验交流材料,为企业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水效不断提升。会同省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标杆企业和园区评定工作,2023年新评定省级节水型企业115家、节水标杆企业32家、节水标杆园区6家。 三是推动节水改造,加强节水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大工业节水技术装备研发,2023年度,新培育12项技术及装备列入《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及装备目录(2023)》,累计约40项,数据均居全国前列。组织开展全省工业节水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广131家企业、359种技术装备的496个应用场景,发布《山东省工业领域2023年度先进节水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推广目录》,鼓励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集约节约利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省政府关于“四水四定”若干措施,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谢谢你的提问。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执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强化国土空间安全韧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四水四定”,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中,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是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在“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基础上,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专题研究,依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空间分布特征,统筹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最大公约数,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特别是,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和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鲁中南山地丘陵、黄河下游平原等国家级地下水战略储备区、重要水源地、蓄滞洪区的保护和管控,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筑牢水安全底线。 二是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基于“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引导人口、产业布局和城镇集中建设向水资源高承载能力地区集聚,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将用水总量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依据用水总量合理确定城市规模,自上而下逐级传导落实。 三是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充分衔接落实《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将1840项水利工程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重点项目数据库,为水利工程项目落地提供了规划支撑和要素保障。2021年以来,先后为65个水利项目提供用地12.06万亩。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并做好实施监督,严守水资源安全底线,做好各级水利工程用地保障,为全面提升全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作出自然资源贡献。
本场新闻发布会主要是介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有关情况,我们关注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要求“严格地下水双控指标约束”。请问什么是“地下水双控指标”,与我们大家有什么关系?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地下水一直是山东省的重要供水水源和战略储备水源,在保障我省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确定地下水管控指标是构建地下水利用与保护以及超采治理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今年2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正式印发了《山东省地下水管控指标》。《山东省地下水管控指标》确定工作以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保护地下水系统功能、加强地下水战略储备为目标,包含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及地下水管理指标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全省2025年、2030年地下水取水总量分别控制在90.29亿立方米、90.18亿立方米以内,均为浅层地下水开采量。深层承压水原则上只能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第二部分是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提出了全省2025年149个浅层地下水工作单元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和39个深层承压水工作单元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第三部分是地下水管理指标。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提出了各设区的市2025年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率、地下水监测井密度和灌溉用机井密度等地下水管理指标。其中,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率是指有计量设施(包括直接计量或采取“以电折水”等间接计量方式)的地下水取用水量占地下水取用水总量的比例,地下水监测井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地下水监测井的数量,灌溉用机井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灌溉用机井的数量。 实行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双控管理,主要是为了规范和约束地下水取用水行为,避免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含水层疏干、水源枯竭,进而引发自然湿地萎缩、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降、生态退化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通过水量水位双控管理,合理确定地下水取水工程的布局、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过度开发,对保障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
背景材料中提到了非常规水利用。非常规水源是常规水源的重要补充,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我省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位居全国第一,请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将再生水、淡化海水、矿坑水、微咸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构建多水源优化配置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对缓解我省水资源紧张状况、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省加大非常规水配置利用,利用规模不断提升。据2022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我省非常规水利用量17.3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10,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位列第一。我省在推进非常规水配置利用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非常规水利用法规制度体系。《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山东省节约用水条例》均作出规定,要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山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利用规划》《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山东省“十四五”节约用水规划》等重要涉水规划中,均将非常规水配置利用作为重要内容。省发改委、水利厅等8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方案》中,也对推进再生水、集蓄雨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作出规定。我省还就加强污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目前我厅正在牵头制定《关于加强再生水配置利用工作的意见》,就进一步推进再生水配置利用进行部署安排。 二是加强非常规水配置管理。省水利厅在分解下达各市“十四五”及各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时,明确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控制目标,一方面规定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上限,另一方面明确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下限,超过最低利用量的部分不受用水总量控制目标限制。严格取用水管理,在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和延续、下达用水计划时,对有条件利用非常规水的建设项目,按规定配置非常规水,严格控制常规水资源利用量。选择济南、威海等地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积极探索成熟适用的再生水利用配置模式,示范引领全省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 三是鼓励引导利用非常规水。根据《山东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取用再生水、淡化海水免缴或不缴水资源税,取用微咸水的水资源税税额标准远低于地下水税额标准,对矿坑排水进行回收利用的适用于较低的税额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回用等项目,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2021年11月,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落实和完善节水激励政策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支持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放开再生水政府定价、鼓励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再生水配套管网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 我就简要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是农业大省,粮棉油菜果等多种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山东水资源相对匮乏,年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节水工作,采取系列措施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促进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推进工程节水,加快节水设施建设。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产粮大县为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提高投资和建设标准,完善田间灌排工程设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实施精准灌溉、智慧灌溉工程,实现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进农艺节水,推广水肥一体化等系列技术。将全省每年新增50万亩以上水肥一体化面积的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市。印发全省粮田水肥一体化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创建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配套完善水肥一体化设施。印制发放小麦-玉米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明白纸,派出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培训,实现田间用水用肥高效化、精准化。大力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绿植肥地等措施,构建深厚肥沃耕层,实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三、推进品种节水,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立足水资源实际,统筹规划,以水定产、适水种植,加快推广节水抗旱品种,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一是培育耐旱节水品种,加快耐旱小麦品种审定推广;修改稻品种审定标准,增加节水抗旱稻类型。二是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耐旱节水作物。在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前提下,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重点,改进耕作栽培制度,实施大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增加大豆面积;推广鲜食和加工地瓜品种,稳定地瓜面积;将油料生产纳入考核范围,恢复增加花生面积等。 四、推进节水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微信等形式,加强节水信息发布,宣讲节水政策、农业灌溉节水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等节水知识。积极推送相关典型实例在CCTV-1、CCTV-13、省农科频道、学习强国等平台上播出报道,扩大节水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