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山东去年救助残疾儿童5.1万人
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备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及配套政策,对0-17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目录内免费救助。 [详细]
文字实录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定于2024年5月29日(星期三)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情况。 齐鲁网、闪电新闻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仲红波先生、省妇联副主席岳利娟女士、省残联副理事长邢洪锐先生、泗水县委副书记张宇飞先生介绍山东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 首先,请张孟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借此机会,祝全省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向关心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参与全省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成长,格外关注孤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特别是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儿童优先和利益最大化原则,聚焦困境儿童群体需求,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工作体系、提升关爱保护能力,全省困境儿童权益得到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保障。
一、聚焦保基本,完善儿童福利保障政策。一是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在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基础上,我省在全国创新建立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家庭中的重病和重残儿童纳入保障范围,扩围保障儿童1.4万余名。建立保障标准动态调整长效机制,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分别按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2.5倍、2倍和与散居孤儿等额提高的标准确定,挂钩联动,同步动态调整,2019年以来年均提标8%以上,目前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527元、2021元、1656元,共计保障孤困儿童5.22万人。二是实施孤困儿童助医助康政策。全额资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同级财政负担。实施“护佑健康”项目,省慈善总会出资400余万元,为全省除机构养育以外的孤困儿童购买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险,最高理赔8万元,2022年8月实施以来,共计理赔74人次、保险金60.95万元。三是开展孤困儿童助学工程。在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项目基础上,创新实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年后在大中专院校就读的,在继续领取生活费基础上,再发放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截至目前在保人数3286人。四是探索帮助成年孤困儿童高质量就业。指导潍坊、日照、临沂等地出台成年孤困儿童就业帮扶政策,为孤困毕业生提供就业规划、政策咨询、招聘信息等服务,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协同联动帮扶就业。
二、聚焦强服务,完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一是加强依法救助保护。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实施了《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六大保护”基础上,增设“特别保护”专章,对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作出特别规定,完善了地方法规。二是加强基层工作网络。围绕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乡镇未保工作站建设、儿童主任履职能力建设研究出台系列指导意见,实现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和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全覆盖,131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儿童主任津贴制度。三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联合18部门实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协调相关部门每年列出重点实事清单,一年一结,确保工作落实见效。会同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厅等部门出台《关于做好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及时为涉案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保护。与省司法厅建立在押罪犯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子女常态化帮扶工作机制,主动发现和帮助落实生活保障政策495人。联合卫健、教育等部门制定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4项机制、11项措施,护航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合省文明办推动开展“为小”志愿服务,促进关爱服务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四是加强关爱服务措施。实施“护佑成长”项目,投入慈善资金195万元,支持沿黄流域25个县(市、区)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关爱个性化服务,受益儿童5.9万人。统筹省社会组织发展资金,委托专业机构面向2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儿童心理健康筛查、团体辅导、儿童主任培训等,惠及3.05万人。2021年至2023年,各级投入资金980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754个。
三、聚焦高质量,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双精”行动。以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教育、医疗、康复、安置、社会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实施“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一是提升机构服务保障能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儿童福利机构远程视频教育培训、实时安全监控和“智慧消防”系统,让科技助力守牢安全管理防线。16家儿童福利机构全部接入传染性疾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全部在当地医疗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全部成为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全部设立特教学校(班)或幼儿园,专业化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二是提升机构管理标准化水平。发布《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儿童入院离院服务规范》《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工作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今年,我们采取上下协同、群策群力的办法,已经向省市场监管局申报立项了18个省级地方标准,力争年内全部出台,以标准化保障和促进机构管理精准化、服务精细化。 下一步,山东民政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和丰富关爱保护措施,着力满足困境儿童多元化、个性化关爱服务需求,努力让所有困境儿童都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提问。困境儿童主要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为这部分困难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2026年,留守和困境儿童精神素养明显提升,监护体系更加健全,救助帮扶更加精准,安全防护显著加强,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社会力量参与更加广泛深入,关爱服务更加专业高效,留守和困境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得到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保障。近期我们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以下三项: 一是深入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动成立省妇儿工委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履行好牵头职责,加快健全协同机制。按照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检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好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关爱帮扶等重点任务。落实好《山东省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实施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固本强基5个行动和23项重点任务,落实2024年度重要实事清单,不断健全常态化关爱帮扶机制,切实保障好流动、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和教育、医疗、监护等合法权益。 二是把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组建省级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专家团队,开展全省孤困儿童心理筛查,为有需求的儿童提供多对一心理帮扶,加强孤困儿童心理关爱理论研究。协同教育、卫健、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监测预防、跟进关爱帮扶等工作。实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面向留守、流动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三是持续巩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市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实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和服务规范,切实履行好临时照护、专业支持、培训宣传、资源协调等重要职责。加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队伍建设,把有爱心、负责任、能力强的同志选配到工作岗位上,通过加强政策和业务培训、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加大激励关爱措施等,不断提升一线队伍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好“福彩圆梦”“护佑成长”“护佑健康”等助学助医助康等关爱服务项目,引导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加专业精准、更有温情温度的关爱服务。谢谢!
“六一”儿童节马上到来,我首先代表省教育厅向全省的小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困境儿童是少年儿童的特殊群体,需要特殊的关爱与呵护,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近年来,我们会同民政等部门,致力于让困境儿童上学无忧、身心健康,不断加强全方位、精准化的关爱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坚持“应入尽入”,不让一个孩子因困失学掉队。将困境儿童作为控辍保学的重中之重,落实每日考勤制度,对困境儿童就学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疑似失学辍学儿童第一时间跟进劝返。同时,加大资助力度,在全国率先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纳入教育重点资助范围。建设特殊困难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与省民政厅建立工作协同机制,每学期共享困境儿童数据信息,精准推送至各地、各学校。2023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110.56万人次,发放资助金12.08亿元。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护佑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将困境儿童作为重点,以班主任和女性教师为主,为每名困境儿童明确“一对一”关爱责任人。加强安全关爱,学校与家庭和村居定期联络,建立起师生联结、家校联合、校社联动的教育守护、隐患排查及报告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关爱,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为困境儿童“一人一档 ”建立心理档案;关爱责任人、心理健康教师每两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构建“学校—班级—宿舍”三级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其心理状况,对有苗头性问题的及时进行干预。 三是创新方式内容,予以困境儿童特殊关爱帮扶。指导各地各学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面向困境儿童群体的文体娱乐活动。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优先保障困境儿童需求,并减免课后服务费用,以临沂市兰山区为例,2022年以来共减免困境儿童课后服务费用602万元。同时,我们利用社会公益资源,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2023年7月,我们联合民政厅组织296名困境儿童,到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营地——潍坊市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5天的集中研学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全省各级妇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结合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公益行动,在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以及下一步打算?
近年来,省妇联结合职能,积极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将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2024年“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两项重点实事,扎实推动落深落实,用心用情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权益的守护人、未来的筑梦人。 一是在系统谋划上下功夫。①4月9日,省妇联系统召开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推进会,对持续推进关爱工作作出部署。②妇联机关率先行动,省、市、县、乡专职妇联干部全员争做爱心妈妈,充分发挥巾帼“领头雁”示范引领作用。③妇联组织上下联动,联合发布招募公告,统一规范招募程序和条件,广泛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加入,累计招募爱心妈妈2.5万名,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3.6万名。 二是在指导支持上亮实招。①联合九部门印发爱心妈妈结对关爱21条深化措施,指导各地规范化开展关爱帮扶;联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4部门印发《山东省社区(村)家长学校建设指导标准》,加强和推进我省城乡社区(村)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②推出专题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法律知识、沟通技巧等,帮助爱心妈妈专业化、精准化开展关爱,培训直播课程当日2.28万端口参与观看;制发《社区妇联、村妇联向留守、困境儿童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参考流程》,指导基层妇联扎实履职。③争取省财政支持,指导县(市、区)妇联策划使用省财政下拨的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资金,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和“家庭共成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关爱活动经常化、日常化,为社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持续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是在宣传激励上见实效。①在齐鲁女性融媒体平台开设“‘爱心妈妈 温暖童心’山东在行动”专栏,连续20天推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关爱陪伴模式、擦亮公益品牌的好做法。②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活动中,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宣传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的暖心故事,让爱心妈妈因爱受尊崇和礼遇,营造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关爱儿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下一步,省妇联将乘势而上再出发,积极推广爱心妈妈集中陪伴好做法和各地家庭教育指导尤其是针对留守、困境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好经验;加强培训指导,聚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强化工作阵地建设,指导各县(市、区)每年打造不少于20个规范化社区(村)家长学校;探索建立“财政列支、社会募集、个人捐赠”三位一体的资金筹集机制,实施项目化运作,加大资金支持保障力度,助推我省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再上新台阶。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大家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残疾儿童康复是抢救性工程,关系残疾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美满幸福,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连续六年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连续三年纳入省委督查范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数量持续增加。 一是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体系。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备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及配套政策,对0-17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目录内免费救助。推动全省645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提升建设,实施等级管理、动态调整,确保康复成效。探索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教育”模式,推动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儿童享有特教生均经费,救助资金、医保基金、特教经费三重政策叠加,进一步减轻儿童家庭经济负担。 二是实施专项救助。对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肢残儿童矫治等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康复项目,由省级实施专项救助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全省累计为6651名重度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打破过去“十聋九哑”现象,帮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开启精彩人生。听障儿童抢救性工程被评为山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全省为包括脊柱侧弯、成骨不全在内的6786名肢残儿童免费实施矫治手术,为他们体面踏入社会创造条件。 三是强化法治保障。积极推动出台全国首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地方性法规《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将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免费康复救助等特色经验做法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范固定下来,推动立法工作获评山东省法治为民实事。全省每年救助残疾儿童4万人以上,2023年救助残疾儿童5.1万人,救助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泗水县在困境儿童保障和关爱服务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功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泗水县是沂蒙革命老区县、劳务输出大县,总人口64.1万人,未成年人占比23%,其中农村留守儿童825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346人,低保、特困、残疾等其他困境儿童3299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始终是泗水县委、县政府关心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通过建网络、强阵地、聚合力,形成党政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民政部、省民政厅先后在我县召开现场会议。 一、强化“1”个组织体系,构建未保大格局。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主任”,35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并延伸到镇街、村居,健全运行机制,搭建起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未保”组织架构。 二、建强“4”大阵地,搭建未保大平台。一是构筑政府保护“指挥所”。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具体做好政策发布、档案管理、技能培训等工作。二是组建基层未保“工作队”。13个镇街全部建立未保工作站,407个村(居)全部配备儿童主任,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三是守牢学校保护“主阵地”。近三年,新建、改扩建学校21处,新增学位17130个。建设博士源寄宿制小学,可容纳2000名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让孩子们在校内感受到“家的温暖”。开设中小学校心理疏导室69处,及时疏导化解儿童心理问题。四是打造社会保护“补给站”。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微公益”为代表的11个社会公益组织,吸纳志愿者1340名,募集资金3822.6万元,救助帮扶儿童5805名。 三、实施“4”项暖心工程,做优未保大服务。一是实施就业促进工程。聚焦减少留守儿童数量,深入实施“泗郎回乡”创业工程,创办项目2573个;创建“光彩作坊”76处,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二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设立儿童之家158个,常态化开展课外辅导、素质拓展、心理健康等活动。三是实施困难帮扶救助工程。孤困儿童救助标准持续提升;相继打造“泉乡护童”未保志愿服务品牌,“一个都不能少”关爱服务行动品牌;“微爱妈妈”项目结对陪伴困境儿童及留守儿童2145人;“希望小屋”项目为503名困境儿童改善生活学习环境。四是实施生命关爱工程。104所中小学均配备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在91座水库周边安装“电子围栏”,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防线。 下一步,泗水县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未保工作部署要求,持续擦亮“泉乡有爱 合护未来”泗水未保品牌,更加规范专业做好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努力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沐浴在社会大家庭的阳光雨露下健康茁壮成长。
《山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实行康复与教育相融合。为进一步推动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发展,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康教服务能力。会同教育等部门指导各地推动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按照《全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提升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3个标准的通知》要求,提升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合理设定康复和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同步提升康复和教育服务能力;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山东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标准》要求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和康复人员,积极开展康复服务。 二是开展康教融合试点。会同省教育厅遴选确定济南、青岛、烟台为全省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工作重点联系地区,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为其申办设立特殊教育部(班)、特殊教育幼儿园、特殊教育学前部(班),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纳入学籍管理,并按规定保障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加强康复、教育政策衔接,保障残疾儿童就近就便得到教育的权利。目前,全省具有教育资质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已达135家。 三是积极推进多元融合。会同教育部门鼓励健全学校随班就读长效机制,压实普通学校主体责任,指导普通中小学校接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鼓励特殊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技师学院开展适合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