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师——笔底锦绣入墙来

来源:齐鲁网

2018-04-28 09:32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4月28日讯

在很多人眼中,翰墨丹青、油彩画卷,只有在高雅的艺术馆里才能见到。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用艺术品扮靓新农村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将这些艺术品带到大街小巷的人,就是墙体彩绘师。本期《麟城纪事》,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墙体彩绘师们的工作状态。

记者走进巨野县田庄镇栾官屯村,墙绘师马星鸿就和村干部商量着墙体彩绘的方案,为了结合栾官屯村的特色,马星鸿为这条道路选择了鲁锦纺织的主题,主题确定之后,还要敲定画面内容,从纺织技术的始祖黄道婆的衣着颜色,到织布机的样式,都要仔细斟酌。

经过三次商量、试色之后,画师们最终确定了方案,开始动手绘画。一块红绿相间的鲁锦布跃然墙上,方正的鲁锦字样点缀其中,再搭配上黄道婆的形象和织布机的图案,生动形象的诠释了这条街道的主题。

一手托着调色盘,另一只手或拿画笔、或拿刷子,创作时遇到高的地方,双脚需要踩在木凳之上。举手投足间,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渐渐在墙上显现出来。墙体彩绘不同于纸上绘画,一旦上色就很难修改,所以,画师们每画一笔,每上一色,都必须仔细考量。

从事墙绘,最重要的是绘画的功底要扎实,即使是美术系出身,如果不常手绘,技法、技巧各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另外,由于学美术的人一般少在墙体上绘画,所以,在给客户进行墙绘之前,一定要经过多次的练习,熟悉了颜料的特性后,才能更好地发挥。

在画师们作画期间,记者行走在栾官屯村的道路上,人物、花鸟、山水、亭台楼阁各式各样的画卷跃然墙上,置身其中,让人感觉到浓浓的文化气息。看到村庄的变化,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到自豪。

一幅幅画卷为村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也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传递着爱国守法、尊老爱幼等正能量。马星鸿是把墙画带入巨野的第一人,早在2010年,他就接触到了墙绘艺术。

从青岛学习回来,马星鸿就立刻联系上了周围的朋友,他们都是以前县美术厂的老画师,从十几岁就开始搞绘画,十分专业而且吃苦耐劳。当年他们接到的第一单就是龙堌镇龙祥社区的墙体宣传画。龙祥社区的真是一炮打响了,省里的领导亲自带队到龙祥社区指导工作,全省各市县的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随后,龙固镇中心社区、太平镇郭坊社区,乃至牡丹区的穆李村,画师们的身影遍布鲁西南地区的各个乡村,将绘画艺术从殿堂搬到了乡间。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虽然这支队伍成立只有七八年的时间,却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为了画出每个乡村的特点,他们每次绘画之前都要到村里调研,几经讨论,制定出适合这个村庄的绘画方案。

确定好了绘画内容,就要快速开工,春季雨水少,天气干燥,是做墙体绘画的最好时节,这些已经年届五旬的画师们几乎每天都要从早晨七点开工,一直工作到晚上的七点半,夜色全黑的时候才能收工。

随着时光的推移,画师们的年纪也已经从三四十岁的青年,成为了现在年届五旬的中老年,长时间的户外绘画作业,对他们的身体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再怎么艰苦,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坚守的理念。

眼下,墙绘师这一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拎着装有各种颜料和工具,风尘仆仆地奔赴各地的墙绘现场,以墙为布,绘就出一幅又一幅或讴歌精神文明风尚,或展现美丽乡村面貌,或表达多姿多彩文化的美好图景。

作为一名农民画师,为将艺术传播到乡村,让艺术感染、熏陶每一位村民,马星鸿和其他的画师们,依然坚守着。

通过这些画师们的辛苦付出,让这们高雅的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巨野县的乡间小路,随处可见这些色彩鲜艳、内容充实的墙体绘画,这些墙体绘画不仅美丽了乡村的面貌,也在潜移默化之中为村民带来了一份正能量。

 


来源:齐鲁网
文章为创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巨野电视台

阅读量:33.4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