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之路》第五集导演刘洋:一次“新旧动能转换”

来源:齐鲁网

2018-12-22 09:3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12月22日讯 12月16日,忙活了大半年的项目准备交卷。中心新闻栏目的同事来采访我们导演组,导演朱伟伟坐在摄像机前,我则坐在她的对面帮忙完成这次采访。伟伟是团队中最年轻的导演,面对伟伟这个特殊的采访对象,我脑海中是她作品的精彩纷呈……采访的话半天没有说出口,我俩却相视流下了眼泪。这一年,不容易。

01.jpg

事非经过不知难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是刚进导演组时,第一次听吕芃台长说的,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它成为我的采访最直接的感觉。现在,讲述完别人的故事,总结自己的2018,我竟也情不自禁冒出这句话。走过波澜壮阔的40年,山东重整行装再出发,对于要立足当下,讲述这个变革故事的我来说,这一年,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一次“新旧动能转换”。

05.jpg

之前做了15年新闻记者,这次任务无论是题材还是体量,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跟前四集对40年的梳理和回顾不同,第五集《时代之潮》要记录当下正在进行的改革,而这场改革核心是什么呢?会给山东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我究竟要记录哪些故事呢?接到这个题目,我坐在办公室发呆好几天,简直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这是我面对的第一个困难,也是最大的困难。直到策划会开到了第三次,第五集的主题才聚焦到执政者自身的改革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上,这意味着距离开播只有四个月,而我要推翻之前的工作从头再来。

08.jpg

列出今年的大事清单、学习省委书记每一次讲话精神、梳理各项政策的关键词……而更重要的是,我要知道在这些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背景,从而拎出省委、省政府的改革脉络。于是,时政部的老同事们成了我经常麻烦的对象,天天追着人家问,“你们跟着书记去过哪?”“书记会上会下都强调过啥?”“今年山东还会组织哪些重要会议和活动?”“想想,再仔细想想。”“拜托帮我录一下现场同期声吧……”有一次,我得到消息,省委一次重要的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我马上抢了第二天最早的车票,站了一路去旁听。其实这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请副秘书长苏建华给我当参谋,当我心愿达成连夜赶回济南的时候,心里想,“值”!

03.jpg

一个人跑到潍坊,为了旁听一场讲座;一个采访约了半年,后来跟采访对象成了朋友;儒商大会采访证受限,脚踩高跟鞋在会场门口站了一下午不敢离开半步,生怕跟采访嘉宾擦肩而过……

04.jpg

06.jpg

“追求完美”不是传说

《筑梦之路》项目的负责人是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张培宇,虽然我们认识了十几年,但是这样的深度合作还是第一次。早就听说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原来,这并不是传说。

列大纲时要求我用宏观的视角去看山东,于是我逼自己站的再高一点,距离再远一些;完善大纲时我又必须让眼睛从天上迅速降落,捕捉事件中的典型人物、动人情节。反反复复修改,张主任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忘掉你传统的思维吧,要学会编织最极致的故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直到给吕台汇报前的最后一次预演,张主任都不太满意。面对他的“一脸阴云”,那种不知所措几乎吞噬了我。我也能感到现场的王忠主任也为这次汇报担着一份心。人被逼到份上就会爆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第二天的汇报成功,大纲通过。张主任发自内心笑得灿烂,这样的表情在此前多次演练中都没有见过。

而真正让我领教传说中的“追求完美”还是在后期剪辑过程中。我和剪辑师磨了一个月的作品在张主任的“火眼金睛”下“过堂”,可到了三审他还能给我提出五十二处修改意见,其中一条是“把这个镜头再剪短八帧”。

 09.jpg

07.jpg

作品不可能没有遗憾,但是我们要让遗憾少些,再少些。当我们的节目顺利通过台长终审的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追求完美”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一起吃苦的幸福

这个新组建的团队,其实主要成员就是我们六个导演,所以除了做好一集节目,资料收集、专家联络、制片、统筹等等很多事情都得因陋就简亲自上。就这样,一年下来我们都被训练成了身兼多职的“多面手”,手忙脚乱中逼自己必须保持脑袋清醒。

“如果你不理解挑战,就感受不到胜利的刺激。”打造这个节目九个多月时间,跟孕育一个孩子时间相当,而作品的确也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一天一个样,带给我们惊喜。前期拍摄团队玩转各种新式装备大战水陆空;撰稿期间为了一句话能不知不觉讨论俩小时;后期剪辑师施展八班武艺用活海量素材;配音的声音表达、音乐的几度创作、包装的渐入佳境,竟让我这个熬了大半年的人越干越带劲了。

昨天深夜,导演统筹志欣打电话给我,他说没事,就是想跟每个人说说话……我说,这就是一起吃苦的幸福。

12.jpg

17.jpg

四十不惑

《时间是什么》是这几天在朋友圈传播的一条短视频,其配音是我们《筑梦之路》的配音师周扬,其中的几句解说让人感慨万千:“不喜欢等,就再快一点,赶在时间的前面;不喜欢输,就再拼一点,把失去的时间赢回来!”这句话同样适合即将迎来不惑之年,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自己。

我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受益者。如今作为一名记录者去书写改革迸发的创新伟力,这是我对家乡和国家最深情的致敬!“导演”这个新的身份给了我这样的机会。作为一次创作的组织者,工作素养直接决定节目的品质,我只有带着理性思维才能捕捉最能代表时代本质的素材。比如,采访中我在淄博遇到了赤泥山下长大的于克福,他为了移走乡亲们身边、心头的“祸害”,主动关停了先前经营的建陶厂,投入全部家当研发赤泥透水砖。一块砖和一座山带给我的强烈冲击,让我意识到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环保治理,新“于公移山”故事更大的立意在于山东用有效政策集束式供给,帮助了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家,撬动一个万亿级的潜在市场。于克福的小初心代表了政府的大初心,一个“于公”感动并带动了更多“于公”,一块砖让人们看到未来,“赤泥山”即将变成“绿水青山”。纪录片、专题片就要以更广阔的胸怀、更高远的视野、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关注社会主流和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导演思维吧。

一条充满挑战的路,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找到答案。四十不惑,也无畏!


来源:齐鲁网

闪电热点

阅读量:76.0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