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头评丨科研工作首先要打破“编制迷信”

来源:齐鲁网

2019-03-11 10:05

发表于山东

QQ图片20190223203816.png

文/殷建光 支毅 姚志国

 在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科研驱动方面着墨颇多。比如,积极推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入列,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建设国家量子信息技术实验室济南基地,争创国家量子大科学中心等等。

狠抓落实的背后,是勇于承认落后的差距。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山东动作频频。去年7月,山东省党政代表团赴苏浙粤学习,大家更加认清了“短板”,尤其是在科研创新方面,摆在眼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编制迷信”。

在一些科研部门,片面认为能拿出成果的都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临时工只是处理琐碎杂务的“配角”。在有些准备从事科研的工作者眼中,觉得自己的才华需要一份安逸的保障,没有编制就没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显然,这样的“编制思维”成了科研创新的“瓶颈”,如同“老牛拉破车”,拖了改革的“后腿”。

要知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只是当地专利局的一名试用职员;发明家爱迪生,也曾是一名电信公司的临时工。他们创造出的伟大的科研成果,和“编制”又有什么关系呢?

搞科研工作,就是尊重科学规律破除迷信桎梏的过程。但是编制迷信的冻土却依然没有融化,这样的土地永远培育不出新科技的参天大树。

这里面,有人的问题,有环境的问题,也有体制的问题。要科研人员一心一意搞创新,就要翻犁编制迷信的土壤。一遍不行,就来两遍。

如此看来,打破“编制思维”,从认“编”为亲,转变到认“科研”为亲,才应该是当下科研创新改革的方向。

创新无编制,科研无局限。我们应该打造一个科研创新活力满满的氛围,完善“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和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真正广聚人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加快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汇聚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0211 定稿 栏目条.jpg

来源:齐鲁网

闪电头评

阅读量:113.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