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进博会今日开幕 23家山东非遗及老字号集中亮相

来源:文旅山东

2019-11-05 17:32

发表于山东

  “中华第一鸡”德州扒鸡、薄如纸芝麻香的周村烧饼、冰凉爽口的高家芝麻糖球、融入传统文化的烟台旗袍……11月5日,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在国家会展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以“至诚山东”为主题的山东展区格外热闹,现场志愿者和客商围拢过来,听介绍、看展演、尝美食,感受山东传统文化的魅力。

  23家企业,26个展位,山东参展的这些老字号及非遗企业来自济南、青岛、淄博、烟台、聊城、德州等12个地市,囊括了中医药、地域美食、工艺美术、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等多个与老百姓民生息息相关行业。此次参展进博会,企业将通过现场展演非遗技艺和匠心产品,充分展现非遗及老字号企业蕴涵的义利合一儒商精神和厚植齐鲁地域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山东展区C位出道 23家企业精挑细选

  第二届进博会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同时,首次在中央广场增设4000平方米“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

  中央广场可谓是整个进博会客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现场只有三个展位,除了上海、浙江,山东占有一席之地。在场馆会展步道层5、6号馆间,“至诚山东”的展区格外显眼,从附近洲际酒店过来的高端客商和观众,一上电梯首先就能看到山东展区。

  C位出道,意味着更多的曝光率、更多的关注,这一方面体现了山东传统文化的厚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办方对于山东的重视。山东展区以“至诚山东”为主题布展,分为室内工艺展示和室外技艺展演两部分,通过现场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观众近距离体验山东传统文化。

  不断创新变革 非遗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琳琅满目的陶瓷、琉璃、银壶,做工考究、品种多样的胶东花饽饽,现场熬制阿胶的宏济堂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让客商印象深刻的除了山东老字号的精致工艺,还有老字号的变革创新。

  在桃木雕刻民俗展位,用桃木制作的桃木如意、景泰蓝桃木工艺品、文具家具、挂件、摆件饰品,让人大开眼界。据肥城鸿熹桃木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来新介绍,当地有十万亩桃园,2000年以前,桃木主要是烧柴火,2000年以后,当地开始研发桃木工艺品,并通过桃木加工,带动了一个产业,打造平安文化、吉祥文化。

  从柴火到工艺品,现如今,当地有桃木工艺品从业者1万人,桃木工艺品有二十八大系列,四千余种桃木工艺品,围绕产业,打造了桃文化的博物馆,每年举办桃花节、品桃节,桃木工艺设计大赛,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我们的产品70%以上都是电商销售,在商会和地方商务局的支持下,培养了专业销售人员,不参与生产,形成了成熟的产业模式。”王来新介绍。

  梁子黑陶此次代表德州黑陶烧制技艺参展,共带来了22件展品。其中硬刻黑陶《五虎上将陶板》在14块陶板上创作,每块板子厚度仅3毫米,采用创意硬刻技术,融合传统文化,将五虎上将人物刻于陶板,小巧精致,独具匠心。“作品以陶板的形式呈现,陶板厚度薄,烧制难度高,需要克服翘曲、断裂、变形等很多难题。我们也是经过了上百次烧制试验,最终才完成了这件作品。”黑陶工艺美术师毛军介绍。

  梁子黑陶是德州黑陶产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集黑陶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黑陶文化产业基地。近年来,在实现黑陶由工艺品向精端艺术品转变的同时,梁子黑陶着眼黑陶文化价值与市场经济的统一,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主导创作的上百件作品荣获国家、省级奖项,十余件被台湾中华艺术馆等博物馆收藏。

  讲好山东故事,宣传齐鲁文化

  此次进博会山东通过非遗及老字号宣传,展示齐鲁大地厚植儒商文化基因的传统文化。同时以此为载体,鼓励老字号、非遗走出山东,走出中国,让老字号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出贡献,通过它们讲好山东故事,宣传齐鲁文化。

  泰山玉雕刻技艺,图为工匠现场雕刻。

  淄博陶瓷制作技艺。

  参展的鲁玉陶瓷是北方陶瓷企业中产品最早进入中南海的国宴用瓷。

  胶东花饽饽习俗。

  高家芝麻糖球,图为手艺人展示高家糖球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遗“二仙膏古法制作技艺”,公司拥有片剂、丸剂、散剂、煎膏剂、口服液等十个剂型,123个品种。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制作过程中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为手工操作,传承近3000年。

  国家级非遗“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图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德州扒鸡制作。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庄滨滨 李国亮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处理。

  欢迎省内文化旅游机构、企业或自媒体达人

  给我们供稿

  投稿邮箱:wlsdzg@163.com

来源:文旅山东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阅读量:26.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27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