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育新机!青岛即墨区打造全新产业链,企业订单实现逆势上扬

来源:齐鲁网

2020-08-04 20:50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4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青岛即墨,一头是两万多名因为疫情而陷入困境的服装批发商,另一头是三千家陷入订单荒的服装生产企业。面对危机,当地政府把大家联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条全新产业链。

这两天,即墨服装市场商户李德明正忙着秋季新款女装的打样,干了20多年的服装批发,他这是头一次在8月份这么忙碌。以往这个时候夏装已近尾声,秋装还没出厂,正是他们的假期。

李德明说:“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做自产自销了,要设计、生产、研发新的东西,淡季变成旺季了。”

即墨是全国第三大服装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但这里的两万多名商户大多从事二级服装批发,也就是从广州、杭州等南方城市进货,稍加利润再销售。今年突然而至的疫情,一下把他们的好日子打破了。

李德明说:“因为疫情我们出不了门,我们去南方进货也进不了,关了三个多月。”

发愁的不仅是像李德明这样的批发商户,即墨拥有全国最大的针织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以外贸出口为主的服装生产企业有近三千家,疫情带来的订单荒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青岛马提亚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苟功年介绍说:“从三月份开始复工,咱的客户主要是日本客户,复工以后日本又开始出现疫情,我们又开始停产。今年一到六月份的订单,做了往年一个月的订单。”

一边愁货源,另一边又缺订单,同在一个地方,为什么双方就不能合作呢?

即墨区国际商贸城管委服装市场所所长盖典春说:“咱们这个市场主要是小单快反,他们的货品品类比较多,你像外贸工厂他要大批量的生产,一次生产几百件,不太现实。所以说这块以前来说就是不太好融合。”

但是,疫情之下,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抱团联手。危急时刻,即墨政府率先发力,把双方涉及的相关部门叫在一起成立了产业链协作专班,区长亲自任“链长”。

青岛市即墨区工信局副局长韩美妍介绍说:“专班成立之后,资源是充分融合的,便于政府统一协调、统一领导,各个部门之间统一合作,这个效果还是很大的。谁有多大的作用,各个部门都能发挥出来。”

在政府组织下,第一批1000多家商户和200多个生产企业坐在了一起。可是用大生产线做服装小订单,产能浪费不说,商户成本也会提高,一开始大家还是不积极。政府再次行动起来,商务部门把商户的小订单汇总起来,相似的匹配到同一家企业,工信部门去组织企业生产。李德明尝试着把自己设计的样衣提交给企业生产,没想到很快就受到市场的欢迎。

李德明说:“全网都在找一手货源,我们是正宗的一手货源,比如说我们这些衣服,这花型,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得到了市场认可,销售非常好,每个款都卖了几万件。” 

看到第一批联手成功,其他生产企业和商户纷纷加入进来。服装款式越来越多,要适应小单、快单的节奏,就必须对原来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可是本来企业的资金就捉襟见肘,去哪里筹钱买设备呢? 

韩美妍介绍说:“青岛市和即墨区分别给予新上设备的企业20%和8%的设备补贴,对企业最高的奖励额度可以达到2000万。”

在政府推动下,很多企业开始建起智能化生产线,改变原来大订单的生产模式,启用柔性制造模式。

青岛贵华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维法说:“之前的订单,一般一个订单得50万件、70万件左右,一年也就三四十个订单。现在一年订单能到4500个,平均单订单量在6000件左右。结合起来,我们订单没有下降,同比增长7%。”

拧成一股绳,一条由政府、企业、商户联手打造的全新产业链应运而生,还带动即墨服装市场从二级批发成功转型为一级,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困境,很多南方商户现在也来即墨拿货,市场一下子拓展开来。在今年外贸服装订单下降的情况下,国内订单实现逆势上扬,同比增长3%。

青岛市即墨区工信局局长徐永全表示:“最近,政府又开始了新的谋划,建设一个国内领先的服装设计平台,这样就形成一条集设计、生产、销售完整的产业链。能拉动22万人就业,促进整个即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于凡 张铭伟  通讯员 青岛台 于法河 张清美 单超 青岛报道

来源:齐鲁网

青岛新闻

阅读量:31.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47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