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守护网络安全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10月11日,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山东省活动拉开序幕。根据日程安排,将有“青少年网络保护论坛”“全国青少年网络安全竞赛决赛”等多项与青少年直接关联的活动“上演”。这充分体现出,本年度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依然高度重视青少年、特别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的鲜明态度。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再次提醒有关各方,要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再接再厉,以实际行动守护网络安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深度普及,青少年上网、用网已成不可阻挡之势。2020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显著高于我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不难想见,青少年网民在我国是一个多么大的群体。

互联网在助力青少年学习、丰富他们当场下生活的同时,也给其本人和社会带来不少困惑和羁绊。比如,一些青少年以兴趣为纽带在社交平台上聚集成松散的兴趣团体,催生出一些亚文化景观,塑造着非主流的“丧文化”等。又如,个别商业机构通过“别有用心”的商业营销让青少年的网络文化消费染上浓厚的商业色彩。还如,很多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产品迷恋追逐、浅尝辄止、消费理性不足;等等。这些都让成年人颇感不解、深感“头疼”。要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没有网络安全作保障,广大青少年势必受到网上各种不良信息侵扰,进而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而更值得警觉的是,作为网民中的“弱势群体”,青少年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像近年来被各界广泛关注的“校园贷”等问题,不正是网络安全问题在青少年中的集中反映吗?毕竟,广大青少年涉世未深、心智尚不成熟,对某些新型网络诈骗缺乏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对一些无良信息缺乏抵制能力,一不小心便会陷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陷阱”,甚至成为网上某些无良现象的直接推手。

正因如此,党和国家以及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上网问题,并采取坚决而果断的措施,打击与之相关的各种违法犯罪,力争让广大青少年在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无论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还是多部门联合不断进行的“清网”“护苗”等行动,还是有关部门指导组织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青少年模式”,其共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青少年的网上生活撑起一片晴空。而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些好手段、好措施一个也不能丢,必须长期坚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守护网络安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不是一项单一性工作,而是一大“系统工程”。既要重视社会资源、法治力量的统筹使用,也要重视家庭资源、德治力量的整合等。尤其在唤起全体社会成员社会责任担当,与网上各种无良现象作坚决斗争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各自上网、用网素养,不为网络空间带去消极内容、增添负能量。

当然,内因依然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让青少年在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健康成长,关键要把青少年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筑牢固强,通过积极教育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科学的上网用网观。只有他们心中心中有戒、心中设防,筑起自我防护的“铜墙铁壁”,未来遨游网络,才会远离各种风险、屏蔽各种“魔障”。(文/岳宁)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来源: 齐鲁网
相关推荐
|
闪电热榜
扫码下载
闪电新闻客户端
|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