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篇 | 两代人的“生门”路: 从上门接生到无痛分娩

来源:齐鲁网

2019-10-06 06:26

发表于山东

齐鲁网10月6日讯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不同的职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代的进步,有的职业历久弥新,有的职业日新月异。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不变的是社会需求,更是奉献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齐鲁网·闪电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执•业》,听不同岗位上的普通人讲述时代发展。
八十岁的王玉英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燕店镇雅淡里村的接生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农村医疗资源匮乏,三十岁的王玉英自愿到镇医院学习接生技术。此后的三十多年,无论白天还是深更半夜,都能看到一个手拿饭盒在雅淡里村的小路上疾行的身影。


一个用了三十多年的铝皮饭盒
两把止血钳,一把剪子,还有一些绷带和酒精棉球,这些是王玉英接生时要用的工具,常年被装在这个已经有些坑洼不平的铝皮饭盒里。为了给这些工具消毒,王玉英还特地买了一个高压锅。“用高压锅把工具都蒸一蒸,就能有消毒的作用,蒸完以后随时都预备好,只要有人喊,拿起饭盒来就走。”王玉英说。


王玉英的铝皮饭盒和接生工具

那个时候村里的通讯还不发达,经常有人半夜去敲王玉英家的门,请她去接生。据王玉英的儿子赵振起回忆,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冬天下大雪外面都是风吹的声音,家里住的土屋没有窗户,半夜来请接生的人只能用脚踹墙,很快就能听到母亲的脚步声和屋门的声响。有时王玉英在地里干着农活,听到有人来喊她去接生,她扔下手里的农具就走。“人家来找咱了,宁愿浪费自家东西,也不能耽误人家的事。这都事关人命了,你说是吧?”王玉英对记者说。

王玉英每次在村民家里接生完,村民们有的给两包挂面,有的给十多个鸡蛋。在三十多年时间里,王玉英共守护了五百多个小生命的降临,村里三十岁到五十多岁的人基本都是王玉英接生的。而这些年里也出现过她无法接生的情况,如果不能用手将产妇的胎位顺正,或者产妇为宫外孕,王玉英都会直接建议送往医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医疗资源日渐丰富,伴随人们分娩观念的改变,住院分娩的人越来越多。同村赵学敬的大女儿是王玉英帮忙接生的最后一个孩子,2010年,在孩子快出生时,赵学敬一家却还没有等来医院救护车。情急之下,王玉英便陪同他们一起开车赶往医院。再后来的几年里,赵学敬又有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都是在医院里出生的,没有再找接生婆。


村民赵学敬和他的两个女儿

这个用了三十多年的饭盒,也在王玉英的手里彻底放下了。

“每次听到宝宝的哭声,觉得这份工作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1年,郭秀秀开始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从事助产师的工作,今年是她在产科工作的第九年。时间不长,但是有上千个孩子在她的手中出生。今年国庆节的当天,有十四个宝宝和妈妈们见面,郭秀秀和其他助产师们在产房忙了一整天。
三十岁的准妈妈李美静是郭秀秀负责照料的其中一个产妇。下午四点三十分,李美静躺在床上听着宝宝的心跳声,满怀期待地等着小生命的降临。她此时的放松主要得益于打了无痛分娩针,并且可以二十四小时观察宝宝的胎心,在减轻李美静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份安全感。


安置在产妇床前的胎心监护仪
晚上七点三十分,李美静被推进产房,因为接受了无痛分娩,李美静在生产时没有感受到太多痛苦。七点五十三分,在助产师的鼓励指导下,不到半小时李美静就和宝宝见面了。


李美静和刚出生的宝宝拥抱亲吻
“每次听到宝宝的哭声,感觉这份工作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郭秀秀抱着新出生的孩子说,“有时候走在路上,有人会认出你,说你就是当时给我接生的助产师,在我最虚弱的时候多亏你给了我鼓励。觉得挺欣慰的,那么多医务人员,病人出院了还能一眼认出你。”


产房里的郭秀秀抱起刚出生的宝宝
在产房里,像郭秀秀这样的助产师有四十多个,她们要经常陪伴在产妇身边,除了日常检查,还要做心理疏导。如果产妇出现突发情况,随时待命的产科大夫就会出现。从事产科大夫十几年的洪凡真,平均每天要做七八场剖宫产,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做十二场手术。在洪凡真值夜班时,有一个产妇宫口开全但是胎心下降,一分钟后,洪凡真决定就地剖腹产,立马呼叫麻醉师和其他医护人员等等,几分钟孩子就平安出生了。


洪凡真对孕妇进行问诊

虽然产科工作繁忙,但看着一个个小生命的降临,这些现代“接生婆”们,内心都会感觉无比的自豪。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80家,妇产医院807家,从业人员近64万人。到医院分娩,几乎成为所有人的选择。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在2018年已下降至18.3/10万,较1990年下降了79.4%。在医护人员对新生命不变的守护下,妈妈们可以更加安心的等待宝宝出生。

来源:齐鲁网

济南新闻

作者:闪电新闻记者 通讯员 张雨 王雷涛

阅读量:63.8W

打开“闪电新闻”看评论

18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