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筹备有关情况
发布会新闻
发展大会筹备有关情况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承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 [详细]
- 进出口同比增长45.1%
- 2020年,山东与东盟进出口总额达30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 [详细]
- 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
- 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将于本月28日至29日举办。 [详细]
文字实录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续稳定,我省外事交流活动由原来的线上“云外事”为主,逐步向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模式转变。今年以来,对外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前期,我省先后举办了“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2021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2021亚信金融峰会、“ 山东—乌克兰农业合作视频交流会”、山东省与法国布列塔尼大区“生态合作线上直通车”、“家乡永远在身边”慰问山东高速集团海外员工劳动节专场、“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主题宣传等活动,有力确保了“人员往来不止步、对外交流不停歇”的外事承诺。 近期,除本次“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外,我们还将举办“山东—俄罗斯友城合作对话会”、“ 山东—韩国友城视频交流会”、“携手安第斯”系列活动、“拉美桥”系列活动等特色品牌外事活动,同时,还将重点通过欧洲国家驻华使领馆、地区和企业驻华经贸代表处等交往渠道,推动我省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接清洁能源合作需求,近期将有一批重要的外国驻华使节来访。 一是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将率荷兰清洁能源企业代表团于5月26日至28日访问我省济南、青岛。14家荷兰海上风电、氢能领域企业将赴我省对接合作,其中包括荷兰壳牌、皇家孚宝等世界500强企业。5月26日,我办将同荷兰驻华大使馆、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济南代表处共同主办山东—荷兰清洁能源合作交流会,届时邀请我省60余家相关企业参会,会上双方企业和专家将推介各自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以及发展规划和对外合作需求,并进行对口合作洽谈。代表团在鲁期间还将专门安排与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山东分公司、三峡新能源山东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专业交流和合作洽谈。省委外办将与省能源局等部门和地市认真筹备会议、精心组织活动,帮助我省企业和机构开拓国际合作渠道、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加速清洁能源技术在我省的推广和运用,促进我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助力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二是西班牙驻华大使德斯卡亚先生将于5月27日至28日访问济南,出席伊莱特能源装备公司核电深海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主要生产核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用锻件,年产量预计30万吨,将有效增加我省清洁能源装备产能,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另外,我们还在与其他几个欧洲国家使领馆及重点地区驻华机构进行积极对接,推动在清洁能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合作,近期这些来访活动成果可期。后续有新的进展我们会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也非常欢迎记者朋友们多来并及时宣传报道这些外事活动,进一步增强外事活动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让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享受到外事活动和工作带来的成果。谢谢大家!
谢谢提问。“十四五”期间,德州将进一步拓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渠道,共同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具体有以下五方面: (一)制定目标清晰、务实可行的对接东盟计划。近年来,我市出台了《走进东盟—德州在行动》《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计划与措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抓住RCEP签署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作用,以东盟国际生态城为依托,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办好“德州与东盟国家网络招商对接会”“德州—泰国投资洽谈会”“东盟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大力拓展德州与协定成员国地方经贸合作,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 (二)用好即将建立的交流平台,深化与东盟的交流合作。即将召开的“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上,德州市与中国—东盟中心将共同签署《德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双向交流备忘录》。在这一备忘录框架下,双方将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分享信息,组织企事业单位人员开展双向交流活动,共同促进德州市与东盟国家商会、学校、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在大会上,还将揭牌“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这将在德州与东盟的中小企业之间搭建起一个长期高效的互动平台。我市和东盟国家都有中小企业居多的特点,双方产业产品市场契合度较高,所以我们将以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为重要纽带和平台,指导我市企业用足用好各类自贸协定条款,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不断扩大双方企业经贸合作规模。 (三)进一步擦亮对接东盟品牌活动,并不断打造新亮点。继续办好“东盟投资推介会-走进德州”“德州-泰国经贸交流会”等系列对接东盟经贸活动,协助省外办做好“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市长论坛等活动,深化与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国家工商机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及知名企业的往来交流和密切合作,持续扩大与东盟的经贸交往。我市还将向东盟地区派驻招商经贸代表,打造境外对接东盟的“桥头堡”,结合我市正在推进构建的“541”产业体系,推动我市与东盟地区双向投资。 (四)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及商协会组织在拓展民间交往中的作用,实现民间交往对象的多元化。助推德州学院“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智库建设,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学术交流。积极推动东盟国家学生来德州就读培训及双方院校师资交流。在寒暑假开展中学生家庭互派体验活动,拓宽青少年视野,增进德州与东盟国家青少年的友谊。深挖德州历史文化资源,如运河文化、黄河文化、董子读书台、齐河博物馆群、宁津杂技、大禹治水、千年枣林等历史景点和文化资源,特别是利用苏禄王墓这一独特历史渊源,完善和打造苏禄王御园景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游活动,让更多东盟友人感受德州文化底蕴。 (五)进一步完善与东盟国家友城格局。加强与东盟地区已缔结友城的交流与合作,双向互济,共同致力于友城发展目标,并寻求更大的互补合作契机。同时,推动东盟十国“一国一友城,一友城一项目”工作进展,加强联络联谊,涵养合作资源,拓展友城交流平台。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些务实举措,把德州打造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打响“南有南宁、北有德州”的对接东盟品牌。
谢谢提问。在对接东盟工作中,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顶层设计谋划,成立了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领导小组,并承担了山东省对外友协东盟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职能,设立了德州-东盟项目中心,制定了德州市对接东盟五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我市与东盟国家在经济、教育、文旅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建立对接平台方面。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位于德州市齐河县,一期投资25亿元,是集商务贸易、文化旅游、会议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平台。自2010年项目落户以来,齐河县加强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长、马来西亚发林集团总裁丹斯里拿督·林玉唐合作,借势发力,共同把东盟国际生态城打造为东盟企业在华的总部聚集区,带动德州成为长江以北对接东盟的重要品牌。 二是在经贸合作方面。主要介绍两点:一个是机制性开展的系列交流活动。近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德州—泰国风情周等活动。2019年,首届“中国—东盟(德州)经贸洽谈会”在东盟国际生态城举行,东盟国家的180多名工商界代表和120多家德州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度对接洽谈。2020年,我市举办了“中国-东盟(德州)经贸对接会”、“德州-缅甸企业代表视频座谈会”“德州-泰国经贸交流会”等活动。今年4月27日,德州市政府联合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举办了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贸易系列之走进德州活动,来自泰国、马来西亚驻我国使领馆嘉宾和国内7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会,这是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首次在广西以外举办对接东盟活动。 另一个是取得的经贸合作成果。我市通过“百企下南洋”活动,在东盟十国共举办了31场商务对接活动,合作签约92个,总金额逾40亿元。近年来,我市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温。2020年,虽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市与东盟国家合作逆势上扬。全市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56.3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出口46.5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8%。东盟已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和重要贸易伙伴。我市临邑县的恒源石化作为全国首家炼化企业,2016年并购了马来西亚第二大炼油厂,借助壳牌业务开拓东南亚市场。 三是在文化教育旅游方面。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1、我市与东盟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已实现从幼儿园至大学的全覆盖。如德州市实验小学、市直机关幼儿园已与印尼万隆小学和幼儿园签订《建立姐妹学校关系意向书》;德州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开展专升本升硕项目合作,2018年德州学院泰国实习实训基地在泰国揭牌成立;在德州学院建立了山东东盟研究中心,开展东盟研究和智库建设,目前已有校内和国外研究员20人,获批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课题2项。2、打造“德州外派教师”品牌。筛选优秀教师赴东盟国家任教,2008年以来,累计派出121人次教师赴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任教。3、开展形式多样的民间友好交流。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接待来自东盟国家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1000余人。坐落在德州的苏禄王墓是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东盟国家对这段文化渊源非常尊崇,已成为我市对接东盟重要文化纽带。近年来,菲律宾总统中国事务特使、上好佳集团荣誉董事长施恭旗先生多次率团访问德州,捐款人民币350余万元用于支持德州文物修缮和教育事业;菲律宾巴拉望省省长代表团、拉甘岩市市长代表团访问德州时,共同举办“延续了600年的情谊——中菲文艺交流演出”。 四是在友城交流方面。2019年,我市与菲律宾三宝颜市签署友好意向交流城市协议,与菲律宾卡莫纳市签署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协议。另外,我市与马来西亚槟城州乔治市、泰国达叻(lè)府、泰国猜那府、缅甸仰光市、柬埔寨暹(xiān)粒市初步达成友好交流意向。 总之,我们德州跟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成果也颇为丰硕。
我们注意到,德州市对接东盟工作起步较早,德州市委、市政府对促进德州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进行了超前谋划,并机制性地开展了系列交流活动,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去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山东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仍实现强势增长。2020年,我省对东盟进出口3006.8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出口1818.8亿元,同比增长29.9%,进口1188亿元,增长16.8%。今年1—3月,我省对东盟进出口844.3亿元,同比增长45.1%。 我省从东盟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电器及电子产品、原油、合成橡胶、机械及设备、天然橡胶、仪器仪表、铝矿砂及其精矿、粮食、纸浆;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钢材、运输工具、金属制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水果及制品、蔬菜及制品、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家具及其零件。 山东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交往源远流长,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深化合作潜力巨大。 一是山东与东盟国家产业互补性强,市场潜力巨大,贸易往来便利,希望双方企业在钢材、原材料、防疫物资、机械设备、纺织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农副产品等领域,进一步加强经贸对接,扩大贸易规模。 二是山东正围绕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十强”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民生等领域,谋划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将实施1100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3万亿元,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和发展机遇,希望东盟企业家从中发现商机,进一步加大在山东的投资力度,实现更好发展。 三是山东拥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81家,希望东盟国家政府、跨国公司积极参与我省开发区建设发展,引导更多企业、更多项目落户我省开发区。我们将鼓励有实力的山东企业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园区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内涵,实现互利共赢。
东盟国家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业结构与我省互补性强,一直以来是我省对外交往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省与东盟国家在友城、经贸、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交流,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我想谈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友谊深厚,源远流长。早在600年前,苏禄王访问我国,因途染疾患,病逝在我省德州,其后人以温、安两姓繁衍生息至今,苏禄王墓见证了中菲友谊。我省与东盟国家各领域各层次人员往来频繁,很多东盟国家领导人均曾多次来访山东。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曾于1972年及1989年两次访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于1985年及1993年两次访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主席坎代·西潘敦曾于1993年及1999年两次来访,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于2001年及2005年两次来访,柬埔寨首相洪森、菲律宾时任总统阿罗约、越南时任副总理阮晋勇等均曾到访山东;我省历任领导也曾多次到访东盟国家。 二是基础扎实,领域宽广。我省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基础良好。山东省在印尼投资的宾坦工业园项目、在越南承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在老挝投资的造纸项目,以及新加坡亚太森博浆纸等双向投资项目进展良好。1993年11月,鲁新经贸理事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地方政府与新加坡建立的第一个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了与新加坡机制化交流,深化了在经贸、金融、教育、文化、体育、口岸、城市管理等领域合作。我省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密切频繁。 “欢乐春节”、“2015泰国·中国山东文化年”、“2016新加坡·中国山东文化年”、“齐鲁文化进东盟”、“孔子家乡•好客山东”文化和旅游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了山东和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互鉴。 三是风正帆悬,前景广阔。近年来,我省与东盟地方政府间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山东省已与东盟国家建立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城市关系31对。其中,省级友城3对,分别是1996年与越南岘港市、2002年与菲律宾北伊罗戈省、2018年与泰国曼谷市;友好合作关系2对,分别是2002年与印尼东爪哇省、2019年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为深化山东与东盟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省是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工业门类齐全,此次举办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是抢抓RCEP机遇、推进山东与东盟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重要举措,也将打造与东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这次活动时机把握得好,“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恰逢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不久,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东盟合作可谓恰逢其时。为了确保此次大会的务实成效,我们揭牌“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及“山东东盟研究中心”,还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行签约。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1.两个揭牌。近年来,山东省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德州与东盟国家交往合作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并在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节点城市,举办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百企下南洋”等机制化活动,德州学院也积极打造东盟研究的智库,该智库已经获得中国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批准备案。活动期间,我省领导将和中国—东盟中心及东盟国家使节代表共同为“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及“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揭牌。此次两个揭牌将助力山东尤其是德州市打造与东盟中小企业对接合作中心以及对东盟的学术研究智库,进一步助力我省打造对接东盟国家的高能级平台,尤其是助力德州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节点城市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完善,也将有助于构建我省东西部协同开放的良好格局。 2.协议签约。德州市将与中国—东盟中心签署《德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双向交流备忘录》。中国—东盟中心是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唯一政府间国际组织,德州市将与该中心建立机制化联系,定期分享信息,共同推进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以及信息媒体等领域的交流与务实合作。该文本指导性强,也必将是德州未来发展与东盟交流合作的重要支撑性文件之一。据了解,德州市正在拟定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战略性规划,意图在于抢抓RCEP签署重要机遇,打造山东与东盟合作的新突破、新亮点、新高地,未来可期。 3.项目签约。此次将签署19项合作项目,总计达2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合作类共7项,主要包括:齐河县政府与马来西亚发林集团商贸区项目、山东高速路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越南清化省宜山工业区合作开发项目、岱银纺织(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三期投资工程项目等;金融支持类共4项,主要包括:新加坡金鹰集团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扩建年产50万吨高档文化纸及配套改造贷款项目、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越南贷款项目等;外贸进出口类共8项,主要包括: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与第31届东南亚运动会组委会外贸合作项目、索通齐力炭材料与马来西亚齐力工业集团出口贸易项目、山东庞大调味品有限公司与越南NED公司外贸进出口项目等,成果非常显著。届时,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到场采访报道。谢谢。
四、活动的突出特点。 本次活动立足打造中国与东盟合作北方示范省份,助力德州市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节点城市,从目前筹备情况看,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一)邀请嘉宾东盟要素齐全。 本次大会外宾邀请工作扎实有效。东盟国家前政要、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华侨组织、地方政府及友好省市、总领馆、在华企业及经贸机构等外方嘉宾线上线下踊跃参加,汇集了与东盟有关的各方面代表人士,也体现了各方对活动的重视程度。省外办和德州市积极与中国—东盟中心对接,全力做好东盟国家政要及使领馆邀请工作。省直相关部门也积极邀请在鲁投资的东盟国家企业代表参会,从而保证了本次大会外宾范围更广,更有代表性和务实性。 (二)突出项目洽谈和企业对接。 把企业对接、项目洽谈作为本次大会重中之重,精心筹备,认真做好大会期间的推介和对接环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加强企业组织。省内企业组织工作认真细致,德州市和省贸促会、省工信厅、省侨联等发挥各自职能,做好山东参与对接洽谈企业摸底、筛选和推荐工作;建行山东省分行则全力做好“全球撮合家”平台企业对接洽谈筹备工作;本次活动省内外线下线上参会企业约1300家,对接企业涵盖面广、针对性强。对于东盟国家企业,除现场参加企业外,则积极通过东盟各国商会,组织当地企业参加海外分会场活动和线上洽谈对接。 2、做好主题推介。在28日上午举行的“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主题推介会”上,重点做好双向推介。届时将请省发展改革委推介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推介我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方案,中国银行推介中国—东盟双边本币结算,建设银行推介新金融构建跨境新业态以及助力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德州市推介深化与东盟投资贸易合作。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将推介东盟各国投资政策。 3、强化对接洽谈。28日下午的企业对接洽谈会,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推进。线上,设立企业对接ZOOM会议室,分别为食品、机械、教育、旅游、贸易投资5间,组织有意向企业通过直播、录播等方式,宣传推介,洽谈合作,同时,省建行“撮合家”平台也组织开展企业线上洽谈。线下,分国别设置洽谈桌,洽谈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将与参会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企业提供投资贸易政策和信息。 (三)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地方对外交往不断强化“云外事”“云交往”模式。本次活动坚持线上线下、国内海外相结合,政府、组织、企业、高校等各方面人士全要素参与,内容全面,方式多样,既有双向推介又有学术交流,既有现场对接又有线上洽谈,既有图片展览又有实地参访,既注重现场效果又重视长远影响,不仅推动了经贸交往更促进人文领域交流,积极展示了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形象,更为下步开展地方对外交往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各位记者朋友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次活动,我省及东盟国家的企业家对这次活动也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一定能办成一次主题鲜明、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的盛会,必将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山东与东盟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三、大会筹备情况。 距离活动举办还有3天的时间,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前期,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先后多次调度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各参与部门单位分工负责,通力配合,尤其是主要承办单位德州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参与筹备工作的同志个个也是精神饱满,高度负责。 1、嘉宾邀请情况。 这次大会邀请的机构组织与各方嘉宾,都具有重要代表性,可谓群贤毕至,嘉宾咸集。中国中央部门单位有中联部、全国侨联,国际组织有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国—东盟中心,华侨组织有中国—东盟商务协会,东盟国家有企业与经贸机构代表,还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驻华使节,菲律宾与泰国前政要,友好省市代表,等等。 2、揭牌签约项目情况。 经过前期对接洽谈,活动期间将为设在山东德州的“山东(德州)—东盟中小企业联盟”及“山东东盟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中小企业联盟秘书处设在德州,将搭建我省与东盟中小企业合作的平台,助力我省及德州市与东盟国家间务实合作;研究中心设在德州学院,已获得教育部批准,将进一步集聚有关学术研究资源,提升我省对东盟学术研究的水平。会上,还将举行德州市与中国—东盟中心《德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双向交流备忘录》以及19项外贸进出口、投资合作、金融支持等项目总金额超过270亿人民币的签约仪式。 3、会务筹备情况。 各参与会务工作的部门单位通力协作,德州市政府、省工信厅、省贸促会、省建设银行组织了我省100余家企业将出席线下活动并参加企业对接洽谈会;组织1200多家企业线上参会,其中参与线上洽谈企业约200家。各单位负责的会议推介内容、会务组织和参观考察活动安排筹备基本到位;省外办也积极协调全省外语翻译力量,保障会议现场同传、交传翻译服务;山东大厦的会场布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等各项已安排到位,确保会议顺利举行。 4、新闻宣传情况。 大会宣传组已经针对大会前期、期间以及会后新闻发布及宣传工作制定了方案,将有来自国内外的30多家媒体50多名记者参与现场报道,充分展示活动的整体风貌。
二、大会组织基本情况。 (一)大会举办、承办与支持单位。 本次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东盟中心共同主办,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承办,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 (二)大会举办方式与规模。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在济南设立主会场,在济南、德州、泰安、济宁组织相关配套活动。主会场线下规模200人,其中外宾约40人,主要包括中国—东盟中心代表、东盟驻华使节、东盟在华企业及经贸机构代表等;中方参会人员主要为中央部委、省直相关部门、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省会经济圈各市外办、中小企业负责人等,约160人;与山东会场同步,在东盟国家设置5个海外分会场,由当地商会设立,组织当地企业代表参加。东盟国家地方政府代表及部分企业代表线上参会,大约1200家中小企业线上参会,大约200家中小企业利用建设银行山东分行的网上“撮合家”平台进行网上洽谈。 (三)大会主要内容。 本次大会,主要设置“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开幕式、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企业对接会、学术交流会、东盟国家图片展、参观考察等活动。同时,运用山东建行“全球撮合家”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组织线上对接洽谈等。 大会共分四个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开幕式。28日上午,在省领导集体会见东盟国家大使、参赞等中、外方嘉宾后,举行“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开幕式,主要包括嘉宾致辞、视频连线、项目揭牌及签约环节。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东盟副秘书长,中国驻东盟大使,菲律宾与马来西亚前政要,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驻华大使,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长将在大会上或致辞,或连线对话,或项目揭牌,并见证项目签约仪式。 第二阶段:主题推介和学术交流。28日上午,开幕式后,分别在主会场举行“中国—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在德州市举办“东盟学术交流会”。贸易投资推介会将由省外办主持,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德州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将推介发布有关政策信息,东盟国家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将推介东盟国家投资政策;东盟学术交流会将在德州学院举办,邀请国内与东盟国家智库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 第三阶段:企业对接。28日下午,举行企业对接会。我省在东盟投资企业及东盟国家在鲁投资企业代表进行投资经验分享和推介;组织开展线下面对面洽谈;分行业设立5个线上企业对接ZOOM会议室,并利用省建行“撮合家”平台开展线上洽谈活动。 第四阶段:参观考察。主会场活动结束后,组织参会嘉宾赴德州、泰安和济宁市参访考察。
一、大会举办背景和重要意义。 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带来的机遇,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打造我省对接东盟国家的高能级平台,山东省政府与中国—东盟中心决定共同举办这次“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本次大会的举办,对于加强我省与东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疫情防控依然严峻。我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支持全球化进程,维护多边主义。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东盟是我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和重要合作伙伴,2020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更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链与价值链的调整融合,为深化我国与东盟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 东盟国家一直是山东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向。双方文化相通,民心相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友好交流源远流长,经贸人文等多领域合作日益紧密。迄今东盟已有泰国、柬埔寨两个国家分别在青岛和济南设立总领事馆。目前东盟是山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20年,山东与东盟进出口总额达30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今年一季度山东与东盟进出口额为84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迄今已有661家东盟企业在鲁投资兴业,投资总额达187.2亿美元;有731家山东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设厂,投资总额达156.4亿美元;山东已与东盟国家地方政府缔结10对友城、21对友好合作关系,并相互多次派遣高级别党政考察团,交流合作硕果累累。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山东与东盟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机构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不仅互相致信慰问、提振信心,而且还捐赠防疫物资、交流抗疫经验,展现了相互间的深厚情谊。疫情也没有阻隔我们的联系交往,我们积极开启“云外事” “云招商”交流方式,推动线上线下双向交流,先后举办了“世界500强连线东盟专场”、第22次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全体会议、“携手东盟”系列线上交流活动、“中泰(山东)教育国际合作与发展对话”、“ 中国(山东)—越南农产食品线上展览洽谈会”等多场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山东与东盟国家彼此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距离。 我省是工业和制造业大省,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41项工业门类,与东盟国家中小企业间务实合作潜力巨大。此次大会将聚焦“RCEP签署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机遇与前景”这一主题,抢抓RCEP生效窗口期,深化我省与东盟中小企业间的务实合作,促进我省与东盟互联互通,并通过机制平台建设,打造亮点品牌,努力推动我省在对接东盟合作中走在前列,助力我省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示范省份,助力德州市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节点城市,进一步推动构建东西部协同开放的良好格局,推动我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山东外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注定是山东外事活动十分活跃的年份,无论是省里还是地市,都会呈现出繁忙而有序、有势而又有为的良好状态,各项外事活动也都会有预期的收获。现在我为大家介绍即将于本月28日至29日在我省举办的“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的有关情况。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委外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蔡先金先生,省委外办副主任、省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李荣女士,德州市副市长范宇新先生,省委外办副主任孙业宝先生介绍“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筹备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蔡先金先生介绍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