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初步建立海洋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

山东成立了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获批成立了沿海省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详细]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
山东省海洋局副局长燕东介绍,由山东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正式发布, [详细]
实施地方标准项目64项
对照《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具体落实意见和措施并按照“急用先行”原则, [详细]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
山东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也正式发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均实现突破,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1-12-29 15:01:15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海洋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1-12-30 10:01:14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省海洋局副局长燕东先生,烟台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祝潜先生,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马晓鸥女士,省海洋局海洋科技与对外合作处处长薛久明先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类彦立女士,通报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对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首先,有请省海洋局燕东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2021-12-30 10:04:21 燕东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山东省海洋局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新闻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关心山东海洋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三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我省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省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 2018年7月,我省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中海洋强省作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海洋强省标准创新工程作为四大工程之一。省海洋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支持下,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021-12-30 10:06:02 燕东

一是建立海洋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获批成立了沿海省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省级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初步建立了海洋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每年安排标准化经费,加大对标准制修订、平台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宣贯培训等的支持力度。强化海标委秘书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制定了海标委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等制度性文件。 二是加快推进综改重点任务落实。对照省政府印发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逐项梳理研究各项任务,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和措施。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快组织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执法、海洋生态、海洋观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共组织实施地方标准项目64项。其中: 制定发布的《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是我省海洋管理领域首项地方标准,为我省海岸线调查、科学规划海洋发展空间布局提供了技术保障。 制定发布的《钢制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玻璃钢海洋牧场驳船式平台设计建造技术要求》为我省海洋牧场平台建造、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海岛保护执法检查规范》等地方标准即将发布,将为科学评价海岸线质量、规范海洋保护执法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首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地方标准--“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程”2021年获批立项。“海洋传感关键技术标准化攻坚”项目,将推动新型国产化全深海传感器校准技术,实现海洋传感技术和测试数据的自主可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标准化试点”将为我省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统一规范区县海洋经济核算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

2021-12-30 10:07:27 燕东

三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实现突破。由驻鲁科研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制定、我国主持的首项海洋调查领域国际标准-《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ISO 23040:2021)日前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是我省实施海洋强省标准创新工程的重要突破性成果。 由我省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正式发布,是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四是组织启动了“海洋强省”标准体系研究。对8个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2815项涉海标准和近80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梳理、研究,并充分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目前已基本完成体系框架搭建、体系明细表编制。海洋强省标准体系将突出我省海洋的优势和特色,聚焦海洋产业、海洋科教文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公共服务、海洋管理等五大领域,涵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优化标准供给结构,为全省海洋标准化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2021-12-30 10:09:24 燕东

五是强化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应用。采取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普及标准化理念、学习标准化方法,共组织标准化政策、标准化文件编写、标准宣贯等培训600余人次。组织已实施海洋领域地方标准的评估、复审。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标准化试点等工作,推进标准实施、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六是强化海洋标准化管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海标委秘书处和专家委员的作用,建立项目申报查新预审、专家论证机制,严把项目进口关。对立项实施的标准化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项目明确一名首席专家,对项目全周期具体负责,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建设了海洋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并正式运行,实现了标准制修订全流程管理、标准数据库、信息发布等功能。

2021-12-30 10:11:23 燕东

我省海洋标准化工作有优势、有潜力。下一步,我们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契机,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强化推进措施,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一是建立海洋强省标准体系。按照“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清楚”的原则,重点在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管理等领域,建立海洋强省标准体系及各领域子体系,为海洋标准化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导和遵循。 二是建立海洋标准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涉海相关部门参加的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定期会商沟通,合力推进海洋标准化建设。 三是强化海洋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强化标准实施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管理中的实施应用。鼓励海洋领域企事业单位、产业联盟、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推广海洋标准化经验,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推进海洋标准的实施应用。对海洋标准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 四是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完善海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在标准编写、标准分析研究、试验验证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海洋标准的质量和水平。鼓励有能力的涉海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海洋标准化服务。加强海洋标准化宣传,普及海洋标准化知识,营造海洋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五是开展海洋标准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海洋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化计划和活动,推动海洋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走出去”。 谢谢大家!

2021-12-30 10:11:36 主持人

下面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1-12-30 10:11:59 中宏网记者

立足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山东省在海洋标准化工作领域有哪些基本考虑和创新举措?

2021-12-30 10:15:34 马晓鸥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我省自2018年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实施海洋强省标准化创新工程,加快制定一批覆盖海洋牧场、海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重点方面,支撑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近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实施,《纲要》提出了新的历史阶段下,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四个转变”“四个目标”和“七大任务”,不仅为标准化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更对加快现代海洋领域标准化建设明确路径。下一步,我省海洋标准化工作的考虑和措施包括: 一是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将聚焦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海洋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加快先进标准制定供给,支撑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立足服务全球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实施新一轮的的科技创新标准转化专项行动,加快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标准制定到产业实现的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标准转化工作系统,特别要在海洋领域布局一批国际、国家重大标准化建设项目,设立一批战略性重点研究项目,聚焦现代海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实施技术标准创新突破,推动一批首发型标准,支撑我省海洋领域技术创新向规则主导转变。 三是服务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在智慧港口、港产联动、自动化装卸、贸易协同便利等方面,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急需标准研发。 四是在支撑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重点围绕海域、海岛、海岸线集约利用,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建立更加严格的标准。 五是在海洋国际标准建设方面持续支持和发力,争取将我省更多的海洋优势技术贡献到国际标准体系中。 总之,我们将与海洋部门密切合作,形成部门合力,在推动山东海陆高效联动、协同发展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标准化工作作用。

2021-12-30 10:15:58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烟台市主导制定了海洋牧场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请介绍一下该项国家标准制定的意义和实施后将产生的影响?

2021-12-30 10:19:11 祝潜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已于11月26日正式发布,这是我省主导的海洋牧场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制定《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是落实“建设海洋强国、做好经略海洋文章”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措施。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国家标准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功能协调”的基本原则,聚焦满足我国沿海海域生境差异性、规范海洋牧场建设全过程要素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规划布局、生境营造、增殖放流、设施装备、工程验收等一系列指导意见,部分技术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可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指导,有效提高海洋牧场生态与经济功能的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山在全国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话语权,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建设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标准可为全国范围内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直接指导,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共性技术流程,为后续海洋牧场相关的行业、团体和地方标准(规范、规程)的制定提供指南。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对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发挥重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为海洋牧场建设企业、实施单位与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确保海洋牧场建设质量,提高海洋牧场生态与经济功能的稳定性。 下一步,我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会同行业部门做好标准的宣贯、实施和推广工作,带动引领我省海洋牧场建设更加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2021-12-30 10:19:37 齐鲁晚报记者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牵头制定的首项海洋调查领域国际标准发布。请介绍一下这项国际标准的有关情况。另外,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应用于哪些领域,对国际社会有什么贡献?

2021-12-30 10:23:10 类彦立

国际上在海底区域已经开展了很多国际综合研究计划。但迄今为止,由于缺乏国际标准,各国在对海底区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中使用了不同的规程和技术,给国际合作中的数据对比和成果校准造成了障碍,对科学评估海底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评价造成了直接影响。2017年,中国在海洋调查领域ISO国际标准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提出了该国际标准的提案,并获得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通过,同时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2019年5月通过草案,2019年9月通过国际标准大会审议,2020年10与通过询问阶段国际投票,历时四年,于2021年12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 该国际标准涉及的海底区沉积物间隙生物,是指沉积物颗粒间栖息或沉积的底栖生物群,通常体型微小,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才能获取和研究,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油气资源勘探、海洋碳循环、全球变化、季风降雨、长时间尺度海洋酸化和深海生物资源等相关领域科学问题的关键载体。 该标准规定了海底区沉积物中的间隙生物群调查的要求、技术方法和规范,原理系统化、技术更新化、操作简洁化。该国际标准将应用于海底区域海洋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估、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综合勘探、生态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等。此外,在涉及共同关切的国际事务方面,基于国际标准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更具说服力,可作为国际相关谈判数据来源的技术基础。 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海洋调查技术的科学认识,为开展海洋调查领域多边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强有力的标准保障。也有利于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促进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同时体现了山东充分发挥海洋国际标准化的基础优势,积极分享中国海洋调查经验智慧的责任和担当,也将带动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走出去”,为全球海洋治理作出山东贡献。

2021-12-30 10:23:33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才在介绍中提到即将发布《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请介绍一下这项标准的相关情况。

2021-12-30 10:25:10 薛久明

《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是2020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由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持制定的地方标准项目。该标准规定了山东省海岸线质量评价的内容、因子、方法、质量分级、工作流程和主要成果,建立了科学、可靠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划分了符合公众认知和海域管理实际需求的质量分级标准。 海岸线是海洋开发活动的前沿阵地,也是海洋开发活动最直接的利益区域。海岸线不仅提供岸线资源和自然生态景观,还载负着丰富的环境信息,对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及近岸海洋环境等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该标准建立了适用于我省实际情况的全类别海岸线质量评价标准,弥补了将自然岸线保有率作为海岸线监督管理单一考核指标的不足,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海岸线开发利用强度、健康状况、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等,为科学评价海岸线质量、加强海岸线节约利用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和完善海岸线保护布局提供标准化支撑。

2021-12-30 10:25:41 山东综合广播记者

发布中提到,要研究制定推动我省海洋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请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2021-12-30 10:29:13 马晓鸥

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我省要将推动海洋领域标准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性重点推进。目前,我省已拟定海洋标准化建设指导性意见,其主要思路是,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部署,坚持“抓改革、促创新、推融合、强基础”的海洋标准化建设基本原则,以支撑现代化海洋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海洋科技创新标准化为驱动,全面优化健全我省海洋标准体系,夯实海洋标准化工作基础,增强科技创新标准化能力,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标准动能。 具体来说,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健全海洋标准体系,按照“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清楚”的原则,建设海洋标准体系及各领域海洋标准体系,注重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间协调配套,强化标准间内容协同,重点识别可以总结提升国际、国家标准的优势技术资源。二是加强海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开展海洋标准化创新服务机制研究,重点开展国家重大海洋科技成果向海洋标准转化的工作,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海洋技术标准,推动形成海洋“科技、专利、标准、产业”协同研发的新模式,促进海洋创新技术加快向标准转化,向产业生产实现。三是强化标准实施。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海洋标准化推广工作机制、标准宣贯培训机制和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推动标准实施。

2021-12-30 10:29:33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海洋局办公室尤强,联系电话:86942994。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