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做到“应开尽开”“好进快出”

“好进快出” 山东统筹做好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 [详细]

中医药特色优势有效发挥
“一患一策”!山东省本土确诊病例中医药方法参与治疗率达到100% 中医药特色优势有效发挥 [详细]
“点对点”接送
“点对点”接送、送考上门、跨省跨市借考 山东体育单招文化考试这样为考生保驾护航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2-04-14 13:10:39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下午5:00举办2022年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六场,邀请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同志以及疫情防控专家等介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2-04-14 17:01:1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办山东省2022年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六场,邀请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连三先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牟善勇先生,省教育厅总督学仲红波先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司家军先生,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丁淑军女士,介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连三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2-04-14 17:03:34 张连三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2022年4月13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主要来自隔离管控人员。近日,我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支援外地工程建设的务工人员,从外省闭环转运至我省集中隔离点,在集中隔离期间检测为阳性,社会传播风险较低。 4月11日至12日,省委书记李干杰到烟台市,就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坚持“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做到精准防控、兜底防控,严格落实省委“5+1”工作要求,持续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4月13日,调度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对货源物流保通保畅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4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到东营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着力做好疫情应急准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做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物流运输、民生保障等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4月13日,调度济南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紧盯新增病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巩固疫情稳定向好形势。

2022-04-14 17:05:37 张连三

交通物流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防止疫情通过公路交通环节传播扩散,切实保障物流供应链畅通。着力加强路网监测调度,科学合理设置防疫检查点,依法依规制定防疫通行政策,及时统一对外发布,确保交通主干线始终畅通。着力加强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保障,通过设置跨省运输服务点、实行闭环接驳、提前发放电子通行证等方式,安全便捷运输重点物资。着力加强司乘人员的服务保障,特别是做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车辆人员的如厕、餐饮、加油等工作,做到“应开尽开”“好进快出”,让司乘人员在奔波路上感受到“好客山东”的温暖。 防控实践告诉我们,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我们必须慎终如始、精准精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5+1”工作安排,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发展不动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022-04-14 17:05:51 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2022-04-14 17:06:18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医疗救治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请介绍一下目前进展情况?

2022-04-14 17:10:59 山东交通广播记者

疫情防控条件下,请问如何做好货物运输保障,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04-14 17:10:32 牟善勇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最精干的救治力量,按照“分层分类、中西医协同”原则,全面做好救治工作。截至4月13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3986例。现在院确诊病例中,轻型137例,普通型29例,无重型病例,在院患者均病情平稳。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开展救治工作。统筹全省医疗资源,及时调配呼吸、儿科、妇产、中医、心理等相关专业共533名省级专家支援各定点医院,建立省市两级联动救治机制。指导各地组成专门医疗救治队伍,针对高龄、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不同诊断分型患者采取不同救治策略,“一患一策”,分层分类精准治疗,确保病例治疗的个体化、系统化、科学化。 二、坚持中西协同,确保最佳救治效果。优化中医药治疗方案,选派省级中医药专家巡回指导和远程会诊,组织中医药专家进驻定点医院指导,实行“每日中医查房”,确诊病例“一人一方”,规范化开展中医药诊疗,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1+1〉2”的救治合力。我省本土确诊病例中医药方法参与治疗率达到100%,中医药特色优势有效发挥。 三、加强能力储备,不断提高救治水平。持续扩大救治床位资源,全省共设置定点救治医院261个,总床位数38325张。制定《新冠肺炎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试行)》,加强方舱医院建设,目前,全省已建设方舱医院11个,床位总数10884张,最大限度满足收治患者需求,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做好省内救治工作同时,我们1101名医护人员火线驰援上海,目前山东援沪医疗队所在方舱医院累计收治病人3524人,第一批521名患者已出院。 四、强化日常保障,满足日常诊疗需求。多次以省指挥部办公室和省卫生健康委名义印发文件,对加强疫情期间群众医疗服务保障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各地通过分区管理,分类服务等措施,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组织各市、县(市、区)确定“一点两区”人群定点救治医院,承担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内群众的紧急救治任务,重点保障“一点两区”内急危重症患者、需要维持定期治疗的特殊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孕产妇、新生儿等重点人群诊疗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提升救治能力,争分夺秒开展救治工作,不惜代价加强患者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切实保障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04-14 17:17:38 司家军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要求,即: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确保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确保公路路网通畅和重点物资运输顺畅,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交通运输保障。 一是确保路网运行顺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交通运输厅对各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逐市逐站落实开放情况,督促各地确保“应开尽开”,要求各运营单位对已关闭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逐一排查分析,凡不符合关闭要求的,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立即恢复开放,同时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如因疫情原因确需关停的,应严格按程序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关停信息。截至4月11日,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除因施工原因关闭的以外,已全部开放;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的服务区(不含因施工封闭的服务区)共169对,其中全面开放168对,因疫情影响关闭部分功能1对。国省道、农村公路没有阻断交通的现象,全省路网整体运行顺畅、通行有序。 二是做好运输通行保障。进一步强化路网运行监测,做好疏堵保畅,对交通缓行和排队拥堵情况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未堵先疏。优化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防疫检查工作流程,提高查验通行效率,及时增派人员力量、增设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对重点物资实行通行证制度,保障优先快速通行。截至4月13日全省共办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60.93万余张,其中通过网上办理电子通行证30.12万余张,单日网上办理已超过2.3万张,占办理总量的80%以上。全省各级交通运输系统日均出动运输保障人员4000余人次,服务保障持证车辆正常通行,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7万余人次,服务保障持证车辆44.8万余台。根据路网监测情况,全省货车开行率已明显上升。 三是优化核酸检测服务。为给全省货运驾乘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核酸检测服务,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卫健和疾控部门,在公路疫情防控服务点、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运输机场、进出港口主通道路口等交通场所设置核酸采样点,对持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且有需求的货运驾乘人员免费优先检测,实现车辆快速通行。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共设置核酸采样点321个,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00个,农村公路共设置核酸采样点87个,运输机场共设置核酸采样点34个,港区及周边区域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1个。 四是严格落实督办机制。为保障疫情期间全省交通运输畅通,与省公安厅一起提请省指挥部建立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保障工作督办机制,对阻断国省干线公路、硬隔离或挖断农村公路、无故阻碍符合通行条件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擅自关闭公路服务区、国省道干线待检车辆排队超过500米或高速公路排队至主线严重影响安全和社会稳定等6项情况,由省指挥部负责督办。前期根据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24小时值班电话和重点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电话等渠道征集到的问题线索和反映诉求,已书面督办1个市4个问题,电话督办7个市18个问题。省交通运输厅建立了包市督导机制,由厅领导带队分别对16市进行督导,对各市交通场所疫情防控及运行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导调度,对发现的拥堵缓行、查验效率不高、检查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都提出明确整改时限要求。 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为司乘人员做好服务,协调解决运输受阻问题,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顺畅,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22-04-14 17:18:00 大众日报记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公众很关心学校安全工作。请问教育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安全健康?

2022-04-14 17:22:29 仲红波

为维护广大师生员工安全健康,坚决守住在疫情防控中不出现其他校园安全问题的底线,省教育厅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扛紧扛牢校园安全责任。全面落实《2022年全省学校安全整治实施方案》,我厅从4月中旬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做好预防学生溺水、校园消防、交通安全、欺凌霸凌等十大领域的校园安全工作,坚持校内校外统筹、部门地方联动、治标治本并举、短期长期结合,加大学校安全考核力度,集中曝光典型问题,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全省学校安全工作“双下降”“双确保”目标。“双下降”即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双确保”即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确保不发生校园重大舆情和聚集性失控事件。 二是扎实做好教育考试安全工作。体育单招文化考试将于4月16—17日进行,涉及考生5300余人。我们将采取正常组考、“点对点”接送、送考上门、跨省跨市借考等方式,建立考试疫情防控绿色通道,保障考务车辆、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点对点”正常通行。各个考点严把入场关,规范考生“两次安检”流程,做好入场体温检测,核查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纸质证明,妥善处置异常情况,坚决守住“不因疫情影响考试组织,不因考试造成疫情传播”的工作底线。 三是不断强化多病共防和校园食品安全。春季是流感、肺结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高发多发季节,多数症状与新冠肺炎症状相似,学校人员聚集,一旦在校园内出现,容易引起焦虑和恐慌,因此做好多病同防至关重要。省教育厅将持续督促指导各地各学校加强传染病症状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学校要第一时间组织就医,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四早”要求,并加强师生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水平。同时,联合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校园食品、饮用水安全专项督查整治,针对发现的问题,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统筹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安全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密切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提高精准防控水平,全力保障教育教学秩序,为全省师生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2022-04-14 17:23:05 人口健康报记者

在核酸检测中,目前主要采集标本的类型有哪些,各自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022-04-14 17:25:23 丁淑军

新冠肺炎病例诊断时可采集多种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等;也可以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包括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取物等;还可以采集便标本/肛拭子、血液标本、血清标本、尿标本等。 目前核酸检测常用的标本类型是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和痰液,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咽部,在鼻子和嘴的深处,从外向内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拭子采集就是咱们常说的“捅鼻子”,是将采样工具插入鼻腔采集鼻咽部的标本,检出率和准确率会高一些,但是操作比较复杂,难度比较高,有些人群不太容易适应,人们的接受度稍微低一些。口咽拭子采集就是咱们常说的“捅嗓子”,通过口腔采集口咽部的标本,采样人员可以看见所要采样的咽部位置,但采样时对口咽粘膜的刺激性较大,可能导致被采样者出现咳嗽、恶心,甚至呕吐等反应。采集痰液标本特别是深咳痰液标本也能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还比较高,但深咳痰液标本不是采集唾液标本,如果采集不到合格的深咳痰标本就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相对于鼻咽拭子和痰标本,口咽拭子采集速度快,简便易行,检出率也能达到要求,通常情况下,对于低风险人群,采集咽拭子做检测就可以了。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比如说: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为了采集到病毒载量更高的标本,提高阳性检出率,在隔离观察期间应该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 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时,采集咽拭子标本效率高,人们容易接受,容易组织和开展,能够较快筛查出可疑阳性人员,迅速采取隔离管控措施,有助于聚集疫情的快速处置和有效控制。

2022-04-14 17:25:39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苏建光,电话:51766290。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