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发布会

发布会新闻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山东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 打造“无证明之省” [详细]

优化流程 减少环节
优化流程 减少环节 精简材料 山东政务服务助力“无证明之省”建设 [详细]
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 “一码通行” 山东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 [详细]
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
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 山东从这三方面提升电子证照供给能力 [详细]
日均服务量20余万人次
累计提供亮证服务5800余万人次 日均服务量20余万人次 山东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建设应用 [详细]

文字实录

<<点击更新
2022-06-08 14:57:51 齐鲁网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2年6月9日(星期四)上午10:00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大数据局负责同志等解读《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齐鲁网、闪电新闻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2022-06-09 10:06:08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越男女士,省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鲍彩耀先生,省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总队长刘伟先生,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宫钊先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之祥先生,省大数据局副局长顾卫东先生,解读《深化数据赋能 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马越男女士介绍有关情况。

2022-06-09 10:06:57 马越男

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深化数据赋能 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起草有关情况。

2022-06-09 10:07:22 马越男

一、为什么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 首先说明的是,“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通过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的纸质证照证明材料。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加强数据共享、推广应用电子证照,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压减企业和群众办事所需提交的材料,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目前,证明材料多头提交、重复提交、携带不便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和群众办事还不够便捷。 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数字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并纳入今年的数字变革创新重点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拓展电子证照证明应用范围,提高“无证明服务”水平。同时,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也对推动电子证照在更多领域应用提出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深入推进数字惠民,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省大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深化数据赋能 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分别经省委常委会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

2022-06-09 10:08:54 马越男

二、“无证明之省”建设干什么。 为找准“无证明之省”建设的堵点痛点,前期我们在全省范围开展了“问需于民”活动。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这项工作高度关注、期望值很高,活动共收到调查问卷30余万份,意见建议5万余条。我们对这些意见建议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 总的思路是,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 在工作目标上,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力争通过三年多时间,全力打造“无证明之省”。2022年,重点推动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证明电子化,建成全省统一的“居民码”“企业码”并开展试点应用,推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0项电子证照证明广泛应用。2023年,拓展“居民码”“企业码”应用,常用的前100项电子证照证明实现全面应用。到2025年,电子证照证明、“居民码”“企业码”在各领域全面应用,企业和群众“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成为常态,“免申即享”“精准服务”全面推开,数字赋能惠民利企水平达到全国领先。 在实施范围上,聚焦惠民利企,重点围绕个人出生、教育、就业、就医、养老等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开办、经营、投资、清算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全面推行身份证、结婚证等个人证照证明和营业执照、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企业证照证明的电子化应用。在深化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同时,将电子证照证明应用范围拓展延伸到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社会化服务领域。同时,加强线下实体证照证明服务兜底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 在推进路径上,区分各种应用场景,逐一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升“无证明”服务成效。一是推进“减证办”。通过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全面消除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从源头上减少证照证明材料。二是推广“免证办”。全面推进证照证明电子化和数据共享,用电子证照证明代替纸质材料,实现办事材料“自动填”“免提交”。三是推行“一码办”。建设全省统一的“居民码”“企业码”,加强码证关联,推进“一码通行”,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亮多证、扫多码的问题。四是探索“主动办”。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主动感知企业和群众需求,精准提供服务。

2022-06-09 10:12:06 马越男

三、“无证明之省”建设怎么干。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这项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对此省里建立了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局、省司法厅等有关部门参与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制定行动计划,细化工作台账,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将目标任务细化到季度,以工程化方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对外发布免证可办的事项清单。第一批免于提交证照证明的服务事项清单将于9月底前发布实施,之后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每年至少发布2批。 二是坚持双向驱动。在业务上,全面推进“无证明”服务标准化,通过开展事项梳理、规范数据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同要素管理、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支持表单自动整合、信息自动调用、证照证明自动关联。在技术上,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提升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服务能力,规范电子证照证明制发,补齐历史证照数据,开展数据源头治理,分级分类推进各领域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服务,着力提升数据共享的时效性、精准性。 三是强化安全管理。电子证照证明相关数据隐私性强,敏感度高。我们坚持最严格要求,采用最可靠技术,全面加强电子证照证明签发、归集、存储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并探索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手段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严格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安全。 同时,我们还从完善标准规范、开展评估监测、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无证明之省”建设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社会各界多关注支持、多参与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馈。让我们共同努力,合力构筑共建共享的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2022-06-09 10:12:28 人民网记者

建设“无证明之省”需要政务服务提供有力支撑,请问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2022-06-09 10:15:38 鲍彩耀

首先感谢您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助推“无证明之省”建设。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为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今年,我们计划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压茬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按照“标准规范、四级统一”的要求,修订完善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实施清单、办事指南,建立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工作机制,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探索推出更多“白话版”“图例版”“视频版”的办事指南,让申请人轻松掌握事项的办理流程,让“无证明办事”更加好办易办。 二是推动办事服务集成化。我们将立足企业和群众需求,通过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压减一批证明材料。今年,继续大力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两个全生命周期,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按照“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收件、一网流转”的要求,优化业务办理流程,通过系统整合对接和数据共享,减少办事环节、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场景,细化办事情形,对已落地的主题集成服务场景,全面支持表单自动整合、信息自动调用、证照证明自动关联。 三是加快电子证照应用便利化。根据去年试点情况,我们梳理出了5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今年的电子证照应用重点推广范围。在办事过程中,通过直接关联电子证照及相关数据资源,实现申请材料“自动填”“免提交”。我们将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组织各市、各部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省直部门网站开设专栏,动态发布可使用电子证照事项信息。同时,省政府门户网站也将开辟专栏,汇总展示各市、各部门电子证照用证事项,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参与度。通过积极推动用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2022-06-09 10:16:02 中新社记者

请问“无证明之省”建设过程中,将如何发挥数据赋能作用?

2022-06-09 10:20:01 顾卫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无证明之省”建设,数据赋能是关键,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发挥电子证照证明和数据共享作用,实现企业和群众“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提升数字赋能惠民利企水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的应用。围绕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聚焦高频事项、重点环节和典型场景,分类推进“无证明办理”,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深化“免证办事”。个人领域涵盖出生、教育、就业创业、置业、婚育、退休、救助等方面,企业方面涵盖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退出等方面。在合同订立、人员招聘、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社会领域,同步推动电子证照应用,今年,计划在部分市开展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对于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方式进行查询、核验和调用的,不再要求个人和企业提交实体证照或纸质复印件。 为确保责任落实,我们组织省级相关业务部门,梳理形成全省可免于提交证照证明的服务事项清单,指导各市县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形成本地区任务清单,逐一推动落实并及时向社会发布。计划每年至少2次更新发布“用证”事项清单。 二是大力推进“一码通行”。建设全省一体化“居民码”“企业码”服务体系,以身份证和营业执照为个人和企业的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关联企业和群众各类常用电子证照,推动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应用系统与“居民码”“企业码”平台对接,实现统一亮码、多码融合、涉企许可电子证照联动应用。围绕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办事需要,在交通出行、疫情防控、健康医疗、教育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产品溯源等领域,打造一批“一码亮证”应用场景。 三是积极探索“主动服务”。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间,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开展企业和个人的“数字画像”,提前感知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今年年底前,在出生、入学、就业、退休等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后续在具备条件的各领域逐步推开。

2022-06-09 10:20:32 大众日报记者

请问我省在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和告知承诺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围绕建设“无证明之省”、推进“减证办”,下一步有哪些新的举措?

2022-06-09 10:23:04 宫钊

近年来,山东省司法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减证便民”行动,连续四年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全面推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破解“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的同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事项中都能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据统计,全省共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事项168.9万件,累计减少证明材料1840万份。一是注重协同推进。省政府印发《实施方案》,明确5大类16项重点任务,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建立15个省级单位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适时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注重标准统一。组织省直单位编制形成包含29个单位、410项证明事项的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用清单,全省统一适用,进一步明确事项范围。制定印发《山东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规程》,规范告知内容、承诺内容、核查要求、办理程序等,为各级行政机关落实提供统一的操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办事流程。三是注重久久为功。在连续四年开展证明事项清理的基础上,36个省直单位统一在省政府网站发布《证明事项通用清单》,全面实现证明事项清单制管理,方便群众查询。四是注重创新探索。省人社厅将17项社会化考试全部纳入告知承诺,退休金领取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静默认证。全省体育系统实现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证书办理“公示前置、一次申请、邮寄到家”模式,同步实现“全省通办”“全国通办”。荣成市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支撑,将信用与承诺进行有机结合,实行信用分级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下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无证明之省”建设,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进一步扩大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范围,推进“减证办”。一方面,抓实抓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继续全面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围绕政务服务事项、设定依据、国家取消事项、省级取消事项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6月底前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照类证明事项。同时,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案卷评查,依法实施动态调整,坚决杜决证明事项边清边增、变相增加。另一方面,全面深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对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且风险可控的事项,以及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核查的事项,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将更多具备条件的与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证明事项纳入告知承诺范围,2022年11月底前,再推出一批实行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清单,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办事负担。

2022-06-09 10:23:29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刚才提到了电子证照的建设应用,能否介绍一下我省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的建设应用情况?

2022-06-09 10:27:30 刘伟

感谢您对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工作的关注。居民身份证做为全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频繁的证件,在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基础性。为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年底,省公安厅联合省大数据局建设了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并进行了推广应用。截止目前,已实现了400余项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场景应用,累计提供亮证服务5800余万人次,日均服务量20余万人次,切实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建设应用中,我们注重“管用”。为明确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效力,拓展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省公安厅和省大数据局报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广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与实体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以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全省互通互认、全社会共享共用。立足“实用”。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公安部行业标准,依托山东人口数据库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对外服务,具有身份核验、文件调用和证照校验等功能。 其中:身份核验功能主要应用于群众出入公园、图书馆、购买车票、寄取物品等场景证明身份;文件调用功能主要应用于群众办理婚姻登记、营业执照、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政务服务场景,调用证照文件存档备查;证照校验功能主要应用于对电子证照在线进行核验,以防篡改、伪造。突出“好用”。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与相应的实体证件一一对应,同步制发、变更和注销,群众只需通过手机“亮证”,即可证明身份办理相关事务,无需再出示实体证,提交复印件。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需要,我们在推广电子证照应用的同时,也保留了必要的实体证件服务方式。 近期,我们将在深入推进居民身份证电子证照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陆续推出全省居住证和居民户口簿的电子证照,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警务改革带来的红利,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2022-06-09 10:28:07 齐鲁晚报记者

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省电子营业执照建设应用情况?

2022-06-09 10:35:01 郭之祥

省政府同意印发的《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明确,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实现电子化。对企业来说,最常用的证照就是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在“无证明之省”建设中居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东省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我省开展营业执照电子化起步较早。2014年,山东省被确定为全国“省级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先期建设与示范应用”九个试点省市之一。2015年,建成了山东省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向市场主体实时发放智能IC卡版的电子营业执照。 第二阶段,功能提升阶段。自2016年起,逐步升级山东省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构建起了山东省“一库、两系统”的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应用平台,并成功发行了移动版电子营业执照,依托微信和支付宝身份认证、人脸识别比对等功能,提高了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率先实现省市两级全面部署电子营业执照前置系统,将电子营业执照数据接入“爱山东”政务服务APP,为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全面应用阶段。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工作实施方案》,对电子营业执照全面应用做出全面部署。2021年4月,省政府印发的《开办企业创新突破行动》,明确申请人扫描“企业身份码(企业码)”即可通过全省证照库调取相关信息,无需人工核验,取代纸质执照证明材料。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推进,我省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帮助257个部门(单位)的204个涉企业务系统接入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全省已为现有的1376.6万户市场主体全部生成电子营业执照,居全国第二位(广东1566.1万户、江苏1370.3万户、浙江890.5万户);下载电子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达372.6万户,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为浙江765.1万户,第三为广东219.6万户,第四河南203.9万户,第五江苏178.4万户);扫码登录应用量(即,扫描电子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即可登录涉企业务系统)829.9万户次,居全国第三位(第一北京744.8万户次,第二上海209.8万户次,第四浙江677.4万户次,第五广东675.6万户次)。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配合省大数据局,推进建设全省一体化“企业身份码(企业码)”服务体系,以营业执照为企业的身份信任源点,全面并联企业的各类常用电子证照,推动电子证照一体化、便利化应用,推进各级政务服务应用系统逐步与“企业身份码(企业码)”平台对接,实现统一亮码、多码融合、涉企许可电子证照联动应用。

2022-06-09 10:35:24 记者

电子证照高效供给是推进“无证明之省”建设的重要前提,请问如何提升电子证照供给能力?

2022-06-09 10:36:56 顾卫东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一步,围绕提升电子证照供给能力,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方面,规范电子证照制发。制定电子证照建设和规范制发工作指南,明确电子证照发证、持证、用证、共享、留存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各级各部门对各类证照进行全面梳理,开展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系统对接,推进线上开具协查、跨层级签章、多部门联合签章,做到实体证照与电子证照证明同步生成和制发,并将电子证照数据全部汇聚至省电子证照库。省市两级定期发布电子证照“发证”清单,逐个明确电子证照证明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制发周期等服务能力情况,切实为电子证照应用做好供给。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归档标准规范,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办件归档全程电子化管理,确保形成的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2022年年底前,企业和群众常用的100项证照实现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2023 年年底前,现行有效的证照证明基本实现同步制发。 另一方面,提升证照数据质量。省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电子证照数据质检规范,明确实体证照要素缺失、颁发机构调整等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组织补齐历史证照数据,不断提高电子证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数据资源规范化梳理,统一元数据标准,实现全省政务数据“一本账”管理。各级各部门依托“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政府网站等渠道,及时处理异议投诉,并对数据进行快速校核更新。持续推进存量证照证明档案电子化,2022年年底前,完成婚姻登记、公安户籍等领域的阶段性试点任务,逐步推进不动产登记等历史证照电子化。 同时,我们将结合“无证明之省”建设要求,持续做好基础系统平台支撑。深化国家、省、市三级电子证照系统对接,更好的支撑电子证照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调取使用。组织各级各部门加快制发各类电子印章,鼓励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加快创新,实现不同形式的电子证照证明与电子签名、电子印章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基础平台的服务能力。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用证单位,因地制宜改造系统、配备机具,真正把电子证照用起来,切实保障“无证明之省”建设各项任务落地。

2022-06-09 10:37:49 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大数据局办公室马唯硕,联系电话:51785068。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往期视频更多<<

分享到: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